|
本帖最後由 三芝草魚 於 2013-7-14 01:39 編輯
上周六7/6 下午3:30 帶國小四年級的兒子去烏石港釣魚,剛進港區時環境真的不錯。
但是走向北堤的釣點時,環境就越來越髒亂,滿地都是菸蒂、塑膠袋、檳榔渣、棄置的魚線魚鉤...
靠近堤防牆邊更不用說,死掉的刺河豚、便當盒、棄置魚餌、小便騷味、大便臭味... 百味雜陳通通都有。
還好有海風,不靠近不會聞到,但是實在壯觀。
因為天氣熱的關係吧,當日的釣友不算多,大約7、8位釣客,位置充裕,
於是找了一個釣點,用濕紙巾將地上的垃圾一個個撿起來,放在自己準備的塑膠袋中
,清理出一小塊區域,開始舒服地釣魚。
可怕的經驗就此開始。
首先是垃圾問題。
幾乎有一半的釣友都抽菸,一根一根的菸蒂就往海裡丟,垃圾就在海面上飄來飄去。
還有兩位在堤防盡頭釣軟絲的釣友,啤酒喝完就將啤酒罐 "吭" 一聲就 "過肩後拋" 響響地摔落在地。
兒子一副緊張,不發一語,看看我,也不敢說話。我只回應我兒子"說不定叔叔等一下就會收拾,我們專心釣魚。"
一直到晚上6點多,約有兩組釣友離去,也有兩組釣友加入釣魚行列。
大家都對自己製造的垃圾視若無睹。
那天烏石港的魚不太好釣,都是小魚,我們父子倆也換了兩次位置,只要有空位,
我們就往堤防盡頭慢慢移過去。每移一次就是先清理環境,不然實在釣不下去。
其次是噪音汙染,
不管是釣到軟絲、被墨汁噴到、釣到小魚、刺龜、餌被吃光、魚拉不起來,
那幾位釣友都大飆一聲國罵,此起彼落的國罵和髒話。
這次換我尷尬,第一次帶兒子到港口釣魚,對小朋友來說算是震撼教育。
第三是不尊重生命,
釣到小魚、刺龜、當時的釣友一律往地上摔下去......!!! 何必呢? 摔得完全港區的刺龜嗎?
有一組(2位釣友)就坐在距離我右手邊約2公尺的地方,就將釣起的彩色小魚(約兩指幅,不是刺龜)往地上扔,
這次,我兒子忍不住了,他說: "魚會死耶",我二話不說過去檢魚,丟回海裡。
我們父子倆像是異類,釣友也沒鳥我們。
照樣的抽菸、喝酒、丟垃圾、飆國罵。
到了晚上7點,我們已經揀了兩大袋的垃圾,
肚子也餓了,就收竿、丟垃圾去,順便高高興興地去吃飯。
整個下午沒有釣到魚。不過,看看海就覺得很舒服。
經過這次的經驗,深有所感,台灣的釣場及釣客文化,沒有進步,或進步太緩慢。
並不想要唱高調或道貌岸然,我很想問,大家有去港口釣魚的朋友們,
是不是都覺得這樣的環境很舒服? 台灣的水準應該是這樣嗎?
應該建議政府推廣 "釣漁證" 辦證前都要先上課,把全台灣髒亂的海岸照片給釣友看,
並宣導整潔的重要,上完課才發證,有證才准釣魚 (但是希望不要收費啦)。
每天24小時都有人在台灣海岸的某個角落作釣,如果我們不製造垃圾,還順手撿垃圾
等於是全民運動,24小時不間斷的淨灘活動,希望台灣的釣場環境會更好。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