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6/7)早上一陣傾盆大雨,本想今天大概沒什麼魚可釣了,可是又找不到什麼事做。於是抱著必摃的決心去7-11買件雨衣往呆呆潭出發了。途中到釣具店補充一些裝備,剛好看到店裏剩下幾條泥鰍,就跟老闆ㄠ了過來。到了潭邊雨忽然停了,心想天助我也,趕快將裝備傳好,照著書裏講的沈底直感釣把泥鰍鈎上。
釣了一下,忽然看到二條大約六七十公分長的泰國鱧旁邊跟著上百條小魚沿著岸邊悠閒的游著。原來這就是書上寫的泰國鱧的護幼行為,而且是夫妻共同的行為,看到這景象真令人感動。
這時靈機一動把線掛上浮標調到大約3尺的深度離岸約2米的地方丟了下去,大約過了20分鐘,浮標真的沈下去了,慢慢把魚拉回來,一條約60公分長的泰國鱧。
此時想到的是該把牠放回去繼續照顧牠的孩子呢?還是為本土魚類生態除害呢?
此時大雨又傾盆而下,在大雨中腦裏一直想著這件事,最後還是決定將魚帶回,因為泰國鱧已為本土生態造成嚴重的危害,再讓牠把上百條的幼魚養大,其他的魚類豈不是遭受更嚴重的威脅。
回到家腦海還是一直浮現那幅二條大魚帶著小魚的溫馨畫面,其實各種生物間為了求生存彼此弱肉強食,也不能說誰的錯,只是某種生物過度強勢會造成生態失調。
所以我把魚帶回來,但是對這條負責盡職的父母(我不知牠是公的還是母的)還是發自內心的一股敬意。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