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各位大大建議,就像大大提到的有些很強勢的掠食魚種存在的蓮池潭,苦擇阿也能生存,那馬口這類適應力比較強的是否也能存活呢?因我不是生物學者,我也不知道原來蓮池潭或其他湖泊原來就沒這類魚嗎?還是因為太多外來種讓他們被迫消失於原來湖泊?只能存活於沒有外來種的生態未汙染溪流?那些不是都是台灣原生魚類嗎?不該在出現於這些湖泊中嗎?我想當然放生也要看環境,我也不會拿高山裡的魚來平地放生的,畢竟溫度氣候差異太大,所以只會選擇一些平地溪流較常見適應力強的,有人說我跟放生團體沒兩樣.....這點我不能認同,我放的是原生種不是外來種,跟放生團體一樣在哪呢?我同意幾位大大建議不要不經思考放生,但我想我的本意跟放生團體是不一樣的,我只是想讓本地魚種能出現於更多能生存地方,畢竟南部這裡似乎沒有政府機關重視復育這個議題,雖然我也是門外漢,但如果有機會為何不去做呢?就像香魚的例子,雖然消失了一陣子不是後來又復育成功了嗎?澄清湖以前滿滿是牛屎鯽,現在也消失了,那牛屎鯽已不屬於澄清湖原生種了嗎?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有積極點的想法,就會有多點機會的,如果各位大大覺得不要放生比較好,那我還是少放生吧!!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