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篇文章是談過濾系統水流的關係
這篇文章主要就針對濾材的問題做討論
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
培菌的空間就是一定要塞滿濾材
越多越好 越多越有效
這樣培菌空間才會多
水質就一定讚
是這樣嗎?
簡單講一句話
要是水流不進去
再多的濾材都是白搭!!
濾材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拼命塞
我自己也曾經如此
但後來發現水質卻沒有跟著比較好
尤其像羊毛絨這些濾材
一旦塞住了水都流不過去了還要怎樣培菌
不只是羊毛絨
陶瓷環.呼吸玻璃的使用也是如此
過滿的濾材在中間部分根本不會有水流進去
我們在探討培菌的濾材常常會談一件事
就是濾材的好壞取決於濾材本身的設計
一個好的濾材會有些特點
輕 因為孔隙多 培菌的空間才會多 水流才能流通
舉例來說 狂熱店內相同容量的呼吸玻璃就明顯比陶瓷環輕很多
陶瓷環當然也是很好的濾材
其他濾材好不好 也是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去檢視
濾材是要有縫隙的
非常光滑的表面可能就要研究到底有沒有孔隙
要沒有就只能靠表面積培菌
那這樣的濾材再大也沒有用
因為能培菌的空間只限表面
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而且厭氧菌的培養就容易出問題
以呼吸玻璃來說
因為濾材的孔隙足
深層的部分水流還是會通過
造成了微氧環境就是要培養厭氧菌
而外層還是需要足夠水流來推
使好氧菌得以存活
但要是小空間塞的太滿
可是會導致水流根本進不去
不能阻塞
絕對是濾材最重要的條件
所以濾材也需要經常清洗
不用太擔心會洗掉硝化菌
反而塞住的濾材只會讓腐生菌進駐
剝奪培養硝化菌的空間
對水質還有魚病的產生跟危害都是很大的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