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樓主 |
發表於 2009-6-26 12:18: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的帖子
嗯,相當同意小黑人大大的看法,本來這條溪的生態是達一個平衡點的狀態,物種的數量會達一個定數,相信大家如果沒忘記國中的生物課有教過吧!!!但是因為人為的刻意放生,放生特定族群,而導致原本該有的生態食物鏈失衡,進而某些弱勢族群相對減少,是否也是另一種破壞??大家對於原生種與外來種的區分不該只單單區分於國內或國外來的物種來區分,而要以該地生態圈原本棲息的物種族群來區分,就以我們這邊的八寶圳來說,鱉算是少之又少,鱸鰻也算是少之又少,但是他存在於這個生態圈達到平衡,不會導致食物鏈失衡,但若刻意將這些物種大量放生,他也要覓食阿!!那覓食的食物來源,不外乎就是將這原本的生態圈的物種下手,而再導致整個生態圈的食物鏈失衡,又必須再度慢慢建立起新的食物鏈平衡狀態,那這個過程是不是有些原本在該地生物種類要犧牲了??我記得6年前我們這有大量的牛屎鯽跟土鯽仔(俗稱粗鱗鯽魚,最大一斤多),後來因為某些宗教團體放生吳郭魚,一開始不以為意,後來漸漸的觀察到,一兩年內,這些物種從減少到消失了,甚至連蝦子也減少了,幾乎快滅絕了,後來才發動鄰近的釣友一起去釣吳郭魚,搞了許久才把他搞完,當吳郭魚消失後,溪裡的蝦子以及溪哥石賓才又大量的繁殖,但失去的牛屎鯽魚以及土鯽仔已失去了只能留在回憶裡,這是最令人惋惜的....以上觀念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與小黑人大大略同,在此提出來跟大家討論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