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聯的大大们.都超專業的,個人以以前在繁殖場的小小經驗與大家分享:
以前觀賞魚場.都是水泥池,因水泥含有強鹼及其他一些毒物,所以我們都會用醋酸浸泡.刷洗,兩三天一次,換水重來,最好持續一個月。[花蓮123版大稻草的做法.較省錢且天然]。
脫鹼後.接下來就是養水了,建議採少量常換水,最好照比例添加優質水質穩定劑.初期在過濾槽中放置好一點.充分清楚乾淨的活性碳,以吸附一些殘存不好的物質,三個月後.改成培菌物品。
不要急於放魚.剛開始放魚.宜採少量,新魚最好用細菌用藥.治療一段時間。
小心大大的ㄖ本禿頭鯊及川蝦虎,被長大後的鱉鱉及後面其他大型魚類吃掉。
過濾器最好放在較陰暗的地方.因為強烈的紫外線不利於ㄖ後硝化菌的生長。
重殖水草的三要素:光線有了.二氧化碳及肥料不足,初期建議放入消毒過後的布袋蓮,以供ㄖ後魚隻躲藏及產卵用。
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