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砂卡礑溪,受到放生等因素影響,外來魚種數量急速增加,危及原生種魚類的生存,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評估後,將開放舉辦釣魚及捕捉外來魚種,希望能保護原生種魚類的生存。5 H3 T+ m$ Y1 C+ P+ F5 c! X9 |; L
# v; Y9 Y N% m( t- E1 b; r- C
5 ^; t" A2 m7 u/ J5 x7 \外來魚種威脅原生種生存3 N# y( K. s/ r" t6 y6 {; e& Z
5 w6 Y- q/ z, S5 @$ s
! A9 o( j! ~" r4 D( c
太管處副處長游登良指出,砂卡礑溪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但近幾年來受到不法電魚、毒魚影響,原生種魚類數量已有銳減的趨勢,沒想到與當地太魯閣族居民合作護溪後,卻發現原生種的魚類數量仍然沒有成長;經委託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曾晴賢研究後赫然發現,原來是受到外來魚種的威脅,數量才會急遽減少。
/ J9 f4 N) J) H" n% v6 d" {3 F q1 d$ }4 z. U' E( N0 T
5 Q( y2 P$ m7 `6 {* \6 E太管處委託的調查從5月份開始,預計至12月底結束,已經完成的2次調查發現,溪中的魚類共計5科10種,淡水蝦2科6種、蟹類2科2種,其中還包含有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鱸鰻,以及台灣鏟頜魚、台灣石賓、大吻蝦虎魚及台灣扁絨螯蟹及太魯閣澤蟹等台灣特有種類。
9 |# N; j1 A; s7 V
0 T3 g6 g7 r% Z, A, d6 g1 f$ o3 b4 P
但台灣石賓、粗首?等2種外來種魚類,在遊客及宗教團體不當放生後,已逐漸成為優勢魚種;尤其是台灣石賓在中下游溪段數量更是驚人,經潛水觀察,到處都可看見牠的蹤影。
& e2 S/ q! D) Z/ v$ _+ O/ s; i6 p
, |% }. _ O1 J: S( q台灣石賓其實就是俗稱的石斑,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溪流,屬於初級性的淡水魚,主要棲息於河川中游較清澈的淺流、深流及深潭中,白天喜鑽入石縫裡,幼魚則穿棲於河岸石頭間;特性為夜行攝食、雜食性,主要攝食石頭上的藻類、水生昆蟲。5 f) l5 U4 ^7 ~2 V4 @' d5 \
. s7 r/ [1 @0 d. _1 w* Y
4 a' b; B5 q, E- w. q6 e& ?- Z
太管處擬定期舉辦釣魚賽4 |3 T- I- U2 W5 @* ]. s3 n2 t
7 ^# o1 N5 Y- p+ Z& f$ ~0 E
^, N2 Z1 b9 S: D5 A' f( G經評估後,「釣魚法」是最適合移除砂卡礑溪外來魚種的方式,移除效率也最佳,太管處將評估針對外來種魚類的移除,定期舉辦釣魚比賽或委請釣魚團體協助移除外來種,讓原生種魚類恢復原有的生存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