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獨特的撈網,網路查資料發現的!
轉貼一下,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試試看唷!
製作一個撈網,最困難的便為網框部分,本文將特別針對網框部分進行詳細說明,至於撈柄部份就隨便啦,自己想辦法。
材料說明
外框部分:
不同的釣遊方式,採用的撈網大小寬窄、粗網細柄不盡相同,不過在材質與製作上卻是大同小異。一般接採用可塑性高、韌性夠的材質為主,而籐條的硬度及韌性高於貴竹根,採用的人較多,但相對價格較為昂貴。
目前台灣所販賣的籐條都是進口加工籐,也就是表面已經經過處理者,外表較為毛糙,價格低廉:另外一可選擇目前有行無市,得自己上山採集的本土籐條,這種籐條經過人工處理後,表面光滑而且可塑性及韌性都遠高於進口貨,但由於處理時間實在太長,單單乾燥就得花上個把月,賣方也不知該如何標價,因此此類籐條大多直接拿來製作利潤較高的高檔網框,鮮少於市面上販賣,不然辛苦半天,還鬧個血本無歸不就得抱著棉被哭嗎?
環柄部分:
環柄部分可供選擇的素材就相當多元化,可用檜木、葫蘆竹、杉木、桂竹甚至不鏽鋼都可以,青菜蘿蔔端看個人喜好。一般而言檜木製品顏色深沉,給人較穩定的感覺;葫蘆竹及桂竹較為活潑多變。選材上得多費心思,至於耐用度上幾乎完全相同,因為一旦塗上快乾膠,保證可用五年以上。
網具部分:
此部份對於池釣釣客可能有點困難,因為磯釣所採用的網具(磯玉網)幾乎各釣具店都買得到,台製品在150元上下,但池釣專用的則鮮少有人販賣,所以若欲製作池釣撈網,勞您駕,多跑幾家店吧。
繩具部分:
說到DIY,最大樂趣就是自己動手黏來綁去,而在撈網製作上,所用的繩具量相當大,單將網具與外框固定所需的繩索便得消耗24尺以上棉繩,加上編花、補強的皮繩或籐線,著實得花上不少時間準備才可使工作更為順暢。
其他輔助材料:
除上述物件外,此DIY不可或缺的輔助器材還包含水電用膠布、三秒膠(大瓶的)、衛生紙、鑽孔機(電鑽)、銜接撈柄用公螺絲、細砂紙、美工刀以及表面塗裝用厚之漆(或其他相同面漆)等等,數量還不算少。
製作流程
有一點要事先聲明,本DIY並無任何速成方式,由製作到完成需花費十天半個月以上,蓋因單單讓籐條固定為圓形便得花上十天以上,紮網(利用棉繩將網具固定在網框上)亦得花費二至三小時,若加上塗裝、乾燥等工作,沒有半個月....很難。
或許有人會想利用火烤方式將籐條定型,但基本上不建議,除危險性高、易發生火災外,沒有一定技術所做出的外型一定會歪七扭八,因此強烈建議各位利用籐條本身的可塑性來完成定型的工作。
首先,將籐條材成所需長度,此長度需配合網具寬度大小,也就是做出的網框有多大。其計算方式相當簡單,僅要將網框直徑乘上3.1416即可,例如網框寬度為36公分者,即為36 X 3.1426 大約等於113.8公分,亦由於網具有一定的伸縮能力,只要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