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02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造成新設魚缸魚隻跳缸、死亡之新缸症候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6-12 22:5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754320 於 2017-6-12 23:42 編輯

       新缸一定會經歷(新缸症候群):也就是新缸因腐生菌,寄生菌一隻每10-15分鐘就會分裂一次,一隻可在一天分裂為一億多隻,這麼大量的寄生菌腐生菌很快就會把缸中的有機物部分分解為銨(pH越低,金屬離子的銨所占比例會逐漸增高)或氨(pH越高,氣體分子氨所占比例會逐漸增高),硝化菌中的亞硝酸單苞菌,只會吃分解氣體分子的氨,所以ph不能太低;但ph也不能太高,因為ph太高,氨太高,硝化菌會無法分解,甚至被氨給殺死。新缸裡的硝化菌數量少,加上硝化菌分裂的速度相當慢,在合適的環境下一兩天才分裂一次,一隻分裂為兩隻,所以新缸(包含空缸)必須兩三天抽靠近缸底比重較高的髒水及有機物約四分之一,然倒入等換水量比率的德國品牌水質穩定劑(Sera、Tetra),水質穩定劑能降低自來水中氯氣,有毒藍綠藻,重金屬,及老舊銅管鉛管所加入的防鏽劑,避免硝化菌被這些物質殺死。當硝化菌的數量達到足夠的數量時,可以控制腐生菌,寄生菌的快速分裂。台製雜牌的硝化菌不能倒,因為他們並不能將所加入的任何硝化菌學名講出來,也不是微生物學的教授,如果打開瓶子卻散發出惡臭,就更不用說了,瓶子裡一定不是硝化菌。如果真的要加硝化菌,最好加德國品牌的,且注意日期,越新進口越好。硝化菌培養的時間,最少要三至四星期以上,且因硝化菌的量少,所能處理的氨也少,因此新缸養水一個月後,只能放入最健康的兩三隻檢疫結束的野生魚,來啟動氮循環。
       新設缸如果要種水草都會鋪砂或黑土,黑土不是不能用,而是壞處比好處多太多,黑土為了防止發黴會使用含銅離子的防黴劑,銅離子會殺死硝化菌,且勢必會降低pH,KH,缸中KH每下降一度,缸中任何毒物的毒性會百倍化,培養好菌不容易。鋪底砂如果沒有使用底抽,讓砂底有循環的水流動,日後砂底將會藏汙納垢,最後會變成硫化氫,這在缸子裡可是比氨更恐怖,如果清底砂將硫化氫擾動出來,勢必讓缸裡的活體菌相死光倒缸。
       缸子的狀況無法目測,必須使用試劑來測試,才知道水質的變化,新缸更是要注意水質的變化,測水的次數要更頻繁。使用試紙在顏色的變化上會有誤差,且容易受潮,在辨識上會造成錯誤,因此必須使用試劑。試劑的使用一樣使用進口的才不會有誤差,目前測水的試劑是以魚博士(API)及Tetra為主。測試項目有Ammonia、亞硝酸、硝酸鹽、磷酸鹽、銅離子、鐵、pH值、GH、KH 缺一不可,新缸的水質問題通常不是單一問題,因此一定要全套測水來將問題找出來解決。
      在培菌三至四星期後,下缸的魚不能多,只能放入最健康的兩三隻檢疫結束的野生魚,來啟動氮循環。剛下缸的魚不要馬上餵食,魚隻不會因為沒有餵食餓死。千萬不要餵食任何形式的活餌,這些是駝形線蟲的帶原者,無藥可醫,明明可以活五年以上,接近十年,卻因為餵食活餌,又變成外面所稱呼的(短命鯛)。新缸可能因為水質不穩定或氨中毒,食慾會不好,所以要少量餵食,千萬不要有殘餌。殘餌在水中放太久,腐生菌,寄生菌,可是會大量激增,進而製造更多的阿摩尼亞,而讓魚隻毒死或跳缸。想想如果是你自己一直處在高阿摩尼亞(尿騷味很重的廁所)的環境,自己會不會想要趕快離開。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17-6-29 00:38:28 釣魚聯合國 | 只看該作者
Z大講的很細,受用無窮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13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