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1 _/ O) Z" z v) p 3 I" j; a) X+ ?' X' `6 r; s' {4 e環檢所認為,淡水河大幅減少來自家庭的直接廢水是某些魚類再度現蹤的主因;每天處理50萬噸的迪化廢水處理廠,利用生物處理方式消耗家庭廢水的糞便,排放出來的水源耗氧率降低,所以慢慢可以看到魚類洄游至中下游。4 Q2 P0 ~: U) c @" A
9 x b: S+ S; ~* E. X' b
* a0 Z. ?; K* ]! _0 f過去由於水質惡化與大量捕捉,淡水河已經看不到香魚的蹤跡,淡水河整治到香魚能溯溪上游,可能與英國鮭魚重回泰晤士河所需時間40年差不多。2 L! h$ J- J2 U9 }; \2 K% m
: g) o3 r( \/ B& |' k; F, K# J% D Z |3 Z) i" @& A9 ?& R
另外,近年歐美國家水質分析除了利用化學方法,還使用生物毒性檢測,檢測水質樣品中毒性對生物體的影響,該檢測方法未來將公告標準,利用在光電廠業排放的放流水檢測上。 + u9 I% Z6 ]. |0 e( k ) T6 Y7 @. q; V) E; H z" L5 d: T; }$ K
生物毒性檢測利用6種生物,包括魚類(鯉魚、羅漢魚、溪哥)、甲殼類(米蝦、水藻)及藻類(小球藻)放在水裡,最多觀測4天,就能知道工廠放流水是否對生物具有毒性;魚類可檢測重金屬,甲殼類可檢測殺蟲劑,藻類則可檢測出殺藻劑,殺藻劑最常運用在農業活動裡。 " S0 I+ a: f- `2 n! R4 b3 v, M/ e& A$ }7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