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天公布淡水河系上游新店溪的魚類生態調查結果,共發現38種魚類,比去年增加11種,創近年新高。其中絕跡逾20年的日本禿頭鯊再度現蹤,顯示淡水河流域水質確大幅改善。 ' c, y. m, |( ~2 g! q% N) X * L y) O/ [; ^* N台北市環保局今年4月曾公布,淡水河因水質提升魚種攀升,民國96年僅48種,去年達89種。環保署表示,北市環保局檢測範圍較大,涵蓋基隆河、大漢溪等整個淡水河系,環保署這次的調查主要以新店溪為主。 * C+ `' f8 ]4 z9 s* y! J( w3 W% x- O; f ~2 k$ `4 {
$ }# O9 x; h( m. l8 p; W/ O5 t$ d環保署環境檢驗所長在記者會表示,魚類常做為河川整治成功與否的指標,除日本禿頭鯊外,代表水質佳的洄游型眼斑厚唇鯊,以及消失多年的翹嘴紅(魚白),均現蹤淡水河中下游。# y# ^/ P" i( R% e
4 L$ t: |3 X( g$ }2 i% r0 Z% w 1 N# z. x& Q, R2 V# ^. K ; ^" t; i) H' k" f; F) I1 A E* S& p9 k# F' k7 x9 E5 N
淡水河逐漸擺脫臭名,民眾也可以在淡水河看到愈來愈多的魚類,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最新針對淡水河系新店溪的魚類調查,發現代表水質佳洄游型的日本禿頭鯊、眼斑厚唇鯊等魚類,都可在中下游看到蹤影。至於何時可以看到香魚蹤跡?環檢所估計約須40年。0 T7 a, e! \, |6 B
, x; f) C' c2 O * T/ Q4 S5 ^- `環保署約19年前開始針對淡水河做持續檢測,環檢所課長表示,淡水河系新店溪的魚類生態調查較2005年發現的27種,大幅增加了11種,日本禿頭鯊、眼斑厚唇鯊以及翹嘴紅鮊都可以在中下游看見蹤影。 - m- F" D4 _( {: ~ % c V) ~1 U! _) h% ?& Y - e* a1 }, G# I, V+ B環檢所認為,淡水河大幅減少來自家庭的直接廢水是某些魚類再度現蹤的主因;每天處理50萬噸的迪化廢水處理廠,利用生物處理方式消耗家庭廢水的糞便,排放出來的水源耗氧率降低,所以慢慢可以看到魚類洄游至中下游。$ c i, }) o& h8 f' n4 {8 s
2 J0 G7 c- F. \* M9 d7 t/ L
0 L: p' H) C' d+ L& m過去由於水質惡化與大量捕捉,淡水河已經看不到香魚的蹤跡,淡水河整治到香魚能溯溪上游,可能與英國鮭魚重回泰晤士河所需時間40年差不多。 3 _4 D, Q3 e4 r; Z8 `8 O 8 N. _ D5 N8 n) V; Z. F1 }; G : U* K/ _& k3 g* F Y @8 m$ I另外,近年歐美國家水質分析除了利用化學方法,還使用生物毒性檢測,檢測水質樣品中毒性對生物體的影響,該檢測方法未來將公告標準,利用在光電廠業排放的放流水檢測上。 7 m; O- c. r; S1 ^0 ` ; [5 K+ m/ j+ y r+ b& q4 d- ?7 ^8 S! s& Z, R
生物毒性檢測利用6種生物,包括魚類(鯉魚、羅漢魚、溪哥)、甲殼類(米蝦、水藻)及藻類(小球藻)放在水裡,最多觀測4天,就能知道工廠放流水是否對生物具有毒性;魚類可檢測重金屬,甲殼類可檢測殺蟲劑,藻類則可檢測出殺藻劑,殺藻劑最常運用在農業活動裡。1 J; j! S% S* B+ k4 V% \+ [4 S
2 o0 f6 f0 {/ ]. l
$ D ~9 O) W# r0 b6 y( ~
來源:奇摩新聞 8 ^* a9 z$ L2 y: I t. V6 d7 ]/ T; m: R9 @水質佳,加上野研社的同學不斷培養釣客隨釣隨放的觀念! 0 k: W9 A) v! Y& P. l$ l看來野研社的同學們,有源源不絕的釣魚好地方囉~0 o1 Q, p" @0 D* K; `
- E9 I. W' S. O* c8 f, ]- h5 x 3 v4 R9 \: M: i 7 H+ j5 l/ Z6 a: b& a, h# ?#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