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不足的危機
《失眠》
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曾為此困擾。睡不著、睡不好,都是失眠。
依型態,失眠可分為「不易入睡」及「入睡容易但睡眠無法持續」兩種:
※「不易入睡」:是指沒有明顯干擾睡眠的外在因素,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
※「淺眠」:為入睡之後睡眠無法持續,容易驚醒。
依發生時間長短,失眠也可分為「暫時性失眠」及「慢性失眠」。
※暫時性失眠:通常會持續幾天,成因多半與生活壓力有關,這類病人原本睡眠型態是正常的,通常壓力消失後就不會再失眠了。
※慢性失眠:則會持續一至三個月,可能是因為日夜節律障礙、睡眠環境不良、內科疾病、神經或精神疾病、藥物等引起,也有少數人原因不明。引起慢性失眠常見的內科病因包括:心臟疾病(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內分泌疾病(甲狀腺亢進、庫欣氏症候群)及腎衰竭等;容易引起慢性失眠的藥物包括:抗癲癇藥、抗憂鬱藥、乙二型阻斷劑、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興奮劑等。
《睡不飽的健康危機》
長時間的睡眠不足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生活品質及工作表現變差,更危險的是,可能會因為精神不濟而易發生意外事故。許多研究已證實睡不夠會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經美國癌症研究院研究指出:每晚睡少於7小時者,得到癌症機率比睡飽充足者高47%,可見擁有充足睡眠一直和健康有關。
睡眠不足也會大大刺激食慾,使你胃口大開,進而破壞減重計劃,想瘦也難!睡眠不足者的血中葡萄糖濃度會上升,體內需及時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代謝較高的血糖濃度,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標記--胰島素抗性--的發生。胰島素會把代謝的血糖帶到細胞,製造脂肪。一旦胰島素分泌過多,身體跟著增加儲存體脂肪,肥胖與高血壓的風險就升高。學者把這種現象稱為「通往肥胖的忠誠之途」。這些睡得少、目前還沒有過胖危機的年輕人,已先埋下日後肥胖的種子。要想體態穠纖合度,甩掉惱人的肥胖,除了少吃、多動、有恆心外,現在還要加上『睡眠充足』。
《睡半飽比完全沒睡更糟》
長期睡一半造成的睡眠剝奪,會造成免疫系統改變而容易生病,也會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使自主神經受損,產生心悸、盜汗的症狀,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世杰指出。
大腦需要時間甦醒,從清醒到睡著需要一段時間,同樣的,要讓大腦甦醒,也不能操之過急。即使大腦中掌管睡眠的生理時鐘,也就是下視丘的神經核醒了,但掌管其他學習、分析等部位的功能卻不一定在能「同步」清醒。而睡一半的人,可能是睡眠已經進入深睡期,此時大腦可能正在進行記憶的吸收、重整,卻在「不該醒時醒來」,此時大腦需要更多時間恢復意識。如果想要擺脫睡後遲鈍的不舒服感,或者一起床就需立即解決問題的人,睡眠專家們給了以下的建議:
1.不要馬上起床,多躺5~10分鐘,想一些愉快的事情,讓大腦慢慢回神。
2.慢慢起床,許世杰醫師建議,「享受一下東摸摸西摸摸的樂趣,」大腦其他功能會隨著漸漸甦醒。
3.深呼吸。先緩緩吸氣、彷彿吸到頭頂,再將所有的氣吐出來,停兩秒鐘再做一次,會感覺神采奕奕。
4.喝點水。讓身體知道新的一天要開始了。
5.用冷水洗把臉,會讓頭腦清醒一點。
6.簡單的伸展操,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喚醒身體其他部位。
7.如果起床後得馬上操作機器或判斷事情,喝杯咖啡,至少能保持2~3小時清醒。「但下午4點以後儘量不要攝取咖啡因」
許世杰呼籲, 因為可能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8.做適量運動。許世杰建議,運動能提高免疫力、恢復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也能幫助工作時的清醒。
9.培養工作的認同感及責任感。聽起來似乎很八股,但醫生及119救護隊員就是憑著這股強烈的使命感,在生死關頭搶救性命。
《想長壽每天都要睡七小時》
有人只睡4~5個小時就精力充沛,有人睡8~9個小時,卻還睡眼惺忪,到底睡多久才夠?「睡多睡少,因人而異」。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宇宙指出,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雖沒有一定,但他建議,最起碼不要低於7個小時,偶爾睡少於7小時倒無傷大雅。另外,他提醒,絕不能熬夜!如果非熬夜不可,也要避免徹夜不眠,最好不要睡少於4~5個小時,因為一個人少於基本的睡眠需求,發生意外的機率將提高。
~本文摘自:康健雜誌2006年3月號、2008年12月號、長庚醫院衛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