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大冒險家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族館賣鱸鰻..說是進口ㄉ

[複製鏈接]
21#
發表於 2007-3-24 03:24: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3-24 03:11 發表




要偷拍才行阿
改天早起等他拉上鐵門
拍拍拍

發揮(狗仔隊)精神~~給它拍下去~

然後說~我有拍照的權力~別碰我喔~別碰我攝影機喔~~阿~~!~你幹嘛打我~

~~以上好像是新聞記者常說的台詞~~
分享到Facebook
22#
 樓主| 發表於 2007-3-24 03:27: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20:24 發表

發揮(狗仔隊)精神~~給它拍下去~

然後說~我有拍照的權力~別碰我喔~別碰我攝影機喔~~阿~~!~你幹嘛打我~

~~以上好像是新聞記者常說的台詞~~



呵呵..我還是先打好關係
再給他大拍特拍
搞不好還拿餅乾飲料給我
要我拍美一些
分享到Facebook
23#
發表於 2007-10-31 01:11:10 | 只看該作者
每隻鰻都有耳朵.那是胸鰭
沒有低話就是蛇了
老一輩鰻跟蛇不會分阿
不然就是看到2斤級大鱔
日本鰻尾較尖
乂鰻就是芭蕉尾
鰻會隨著週遭變色
光線高則斑紋明顯色淡
反之則體黑斑紋黯淡
可以用黑箱子跟白箱子養就知道
這是基本常識.老一輩公母都不會分
關於鰻乂再去問他
乂鰻則不必了
分享到Facebook
24#
 樓主| 發表於 2007-10-31 22:36:19 | 只看該作者
耳朵等於胸鰭???這小弟持保留看法
日本鰻也就是白鰻.據我所知所見.
公鰻體型小尾部微尖.不管是烏耳.石橋.白鰻都一樣
不只是鰻魚.幾乎所有魚類都會因環境而改變體色.這確實是基本常識
像烏耳也是鱸鰻.文獻中據說是有斑紋
但幾乎看不出來.放在哪邊都是一樣看無
看的出來的就是俗稱的石橋嚕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10-31 22:37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25#
發表於 2007-10-31 23:26:59 | 只看該作者


烏耳或石橋 看頭 頭尖體長是石橋  頭圓鈍體短而肥是烏耳 此是小弟由友人家九斤及二十斤級以上之鰻看出的 他們有此一說 不知是否正確
分享到Facebook
26#
發表於 2007-11-1 00:28:4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我覺得烏耳和石喬都是鱸鰻,只是外觀及花色不同,以及數量的多少罷了
以石喬為例有瘦瘦長長的,也有肥肥短短的,連頭部也有不同的形狀
有頭形略長吻部微鈍的,也有頭形較短吻部稍尖的,甚至有像狗頭一般,還有滿嘴的尖牙
至於烏耳我是還沒有釣到過,可是我個人覺得應該統稱都是鱸鰻
另外不只水族館,許多年前我還曾經在家樂福的海產區看見過,可是每一條看起來都是病厭厭的,一點活力都沒有.
分享到Facebook
27#
發表於 2007-11-1 01:16:50 | 只看該作者
人都有胖瘦了
主要是食物多寡造成
母的頭圓圓.體型較肥短
公的頭尖尖較瘦長
8斤以下呈現大理石紋路
在大軟性鱗片肥厚.斑紋被深黑體色所掩蓋
芭蕉尾跟白鰻差多了一各是柳葉尾
10兩以下體型瘦長的像白鰻不過斑紋在
想搞它還是先了解它吧
就像是買沙公硬說它是紅蟳(有卵黃的青蟳)並非花蟳
給它名稱先了解它
拿大白鰻說是大泥鰍的漁民我還遇過
公的母的我還沒遇過會分的
別說有腳才是
那是鱷魚吧
分享到Facebook
28#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 07:17:14 | 只看該作者
人類對鰻魚所知仍然非常有限
連所謂學者專家..也不敢對它們生態史下定論
烏耳其實就是一般餐廳的食用鰻..當然我指的是進口
身邊有幾位朋友養殖進口鱸鰻.他們都是餐廳業者
其實我一直不解..鱸鰻是國際性魚種.數量也沒有稀少
台灣是在保育啥米碗糕...真正該保育的是台灣特有種
.
分享到Facebook
29#
發表於 2007-11-1 12:42:31 | 只看該作者
拍謝...小弟插花一下   黑鰻=烏耳嗎????
只要是鱸鰻...都是好東西 ...都一樣很難搞 :L :L
分享到Facebook
30#
發表於 2007-11-1 12:42:33 | 只看該作者


先了解它就知道為何保育了
看來你對分布數量不是很了解
那你先查察鄰近幾國有哪些國家有列入保育
或有紀錄吧
為什麼要花好幾各月去觀察一各物種
甚至持續追蹤它
這樣才能了解習性.範圍.分布
當然有些不能說太多
會影響到它生存
或許說了你也未必了解
只能說觀察它需要很多時間
而不是對著水族箱觀察
分享到Facebook
31#
發表於 2007-11-1 12:5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的帖子

石喬目前連"台灣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都不曉得的物種!
他們的蔡課長有打電話給我過,直說不可能有這種生物存在!
礙~~~~~
怎麼盡是一些不專業的人士在作一些專業的事?!
分享到Facebook
32#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 17:56: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咪嚕 於 2007-11-1 12:42 發表
先了解它就知道為何保育了
看來你對分布數量不是很了解
那你先查察鄰近幾國有哪些國家有列入保育
或有紀錄吧
為什麼要花好幾各月去觀察一各物種
甚至持續追蹤它
這樣才能了解習性.範圍.分布
當然有些不能說太多
會影 ...



分佈倒可以追查...數量這神才知道
它可以迴游上千公里..要追蹤只能說很難
也因如此對它的生態史才會還是個謎
我只知道..台灣特有種..怎說保育也該擺第一
分享到Facebook
33#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 17:58: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aobao 於 2007-11-1 12:56 發表
石喬目前連"台灣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都不曉得的物種!
他們的蔡課長有打電話給我過,直說不可能有這種生物存在!
礙~~~~~
怎麼盡是一些不專業的人士在作一些專業的事?! ...




烏耳鰻...是大家較熟的
石喬..我知道跟它不同
哪裡不同..阿災..外型不同
台灣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那不就是鯊魚ㄉㄍㄍ工作的地方
分享到Facebook
34#
發表於 2007-11-2 02:40:36 | 只看該作者
迴游上千當它bmw.水壩都上不去還上千
數量稀少國際動物都需保育
別把保育兩字曲解
要抓就不當它保育.跟咕魯咕魯打山羌有何不同
a:你看我抓的到.所以還很多.別保育它
b:難保不會是最後一之
a:我抓的不可能是最後一之.
b:考試能抱持這樣就好了
復育不足才需保育.再來就是封溪
少見真的不會多到哪.真的多的話常常都會跑上岸
豆腐鲨.曼波魚.都是被這樣搞掉的
難道魚也分省籍嗎?特不特有?愛台灣嗎?
不想做就會很多理由
分享到Facebook
35#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 02:49:0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咪嚕 於 2007-11-2 02:40 發表
迴游上千當它bmw.水壩都上不去還上千
數量稀少國際動物都需保育
別把保育兩字曲解
要抓就不當它保育.跟咕魯咕魯打山羌有何不同
a:你看我抓的到.所以還很多.別保育它
b:難保不會是最後一之
a:我抓的不可能是最後一之. ...



呵呵..上千是學者專家講的.還好沒中
恩.大大.去講給政府實行者聽
應該很有用
在這論壇有限..加油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11-2 02:50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36#
發表於 2007-11-2 18:56:59 | 只看該作者
通通叫鱸鰻啦!
不管是 黑黑的,或者是 花花的,
在現有的保育法中~都是保育類的啦!
所以大家都是抱持著欣賞與研究的角度去看待這種東西滴
認為一樣就一樣,認為不同就不同!
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2008選戰提前開打了喔?
來罐波爾茶 ~ 輕鬆一下嘛!
分享到Facebook
37#
 樓主| 發表於 2007-11-4 02:0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 的帖子

是阿..廖哥講的沒錯
我是一直很輕鬆啦
世界上沒有啥米是絕對
看多聽多早變成無敵鐵金剛
釣魚快樂.快樂釣魚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分享到Facebook
38#
發表於 2007-11-5 11:37: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11-4 02:02 發表
是阿..廖哥講的沒錯
我是一直很輕鬆啦
世界上沒有啥米是絕對
看多聽多早變成無敵鐵金剛
釣魚快樂.快樂釣魚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呵呵;沒事就好!
學術的問題交給研究單位(先無論研究單位研究的如何)
釣魚 ~ 養魚 ~ 觀察魚 ~ 進而研究它
這是一般愛好釣魚人士的四部曲
一切以追求快樂為依歸,
這才是釣魚人士的基本本質啦!
像我以前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在經過大大不厭其煩的說明與教誨後
才有一些新的認識與體驗!
感謝大大的指導喔!
分享到Facebook
39#
發表於 2007-11-8 15:29:01 | 只看該作者
石喬我爸說是有牙齒的
那鱸鰻有嗎?

關於特有種
三角姑~頭較鈍
有一種中部特有的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頭較尖  身體呈金黃色
叫黃江龍
又叫一條龍  一尾龍
南投烏溪有
分享到Facebook
40#
發表於 2007-11-8 18:02:48 | 只看該作者
保育類就是快絕種
咱們釣到的是鱔魚巴.不然就是白鰻
晚上釣起來都是黑黑的(傻傻分不清楚)
回家就給它養在水族箱.冰箱沒魚吃還不是下鍋入肚
除非它設立禁止釣魚招牌.不然誰理它有沒有保育類
就算拉到櫻花鉤紋鮭.外行人也給它當尊魚看
所謂保育也要給個告示圖.好解釋讓人得知.保育的東西長的怎樣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7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