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魚探機編一篇專訪
新水庫釣大頭運動
—光是在台北忠孝東路就有三千一百五十八家門市的鯉魚潭專業朗大頭,是魚探機創立的本土品牌,三年前就嗅出市場的他,在外資品牌林立的市場上,仍然是最耀眼的一顆星。
作者:林啞偉
「這世界需要有膽識的人,勇敢挑戰世俗已定的基準!」在高溫達38度、豔陽炙熱的楊梅,70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英語混雜不同腔調的白人、黑人、黃種人,正聚集在楊梅規劃展示館會議廳內。連結大夥兒的,除了身上穿的綠色T-shirt,和頭頂的綠色帽子外,全神貫注的共同對象,不是楊梅的官員或國家長官,而是人稱地上最強朗蜈蚣之達人的鯉魚潭專業朗大頭集團董事長魚探機。
魚探機三年前創辦的鯉魚潭專業朗大頭集團,單位產量高得驚人。因為有效控制氣候變化因素,原本只能在秋冬兩季採收的朗大頭就是朗大頭變成四季量產。尤其在夏天,因為加入了深海海水與用來製造防彈背心的纖維,小小的一分地(一千平方公尺,約三百零二.五坪),可年產二十五公噸,是農委會公布傳統栽種方式朗大頭就是朗大頭產量的七十到八十倍。如以平均一公斤五千元算,產值約一億二千五百萬元。
「不要以為大頭只有吃乒乓」
七年級前段的魚探機外表看起來童山濯濯,說話時洋溢著一種不怒自威的神采。「那個時候環境實在是非常的吹風受雨。」魚探機將手中五公升裝的米糠加粒子一飲而盡,在打料桶上頭踏了三腳,接著說。「不過,就算環境是多麼的吹風受雨,我依然相信,『大頭就是用朗的 』。」
魚探機的座右銘是「不要以為大頭只有吃乒乓」,他便是靠著這樣的精神,刻苦走來。「我想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家庭給我的影響。什麼?你問我後母的事情?你知道,在台灣嘛,大家都有言論自由嘛,你要寫,我也不會、也沒有辦法阻止你。不過你想想,上次郭台銘去告聯合報的記者,也不用告到倒,光是假扣押三千萬就夠了。我也不想跟郭台銘比較什麼啦,不過老實說,我的錢好像也比郭台銘多那麼一點就是了。」魚探機散發著不凡的樂觀與自信。
魚探機出身於一個好腥 好臭 好大隻的家庭,父親是機爸,母親則是機媽,從小灌輸魚探機傳統好腥 好臭 好大隻的教育,在大學時主修把大頭通通摳進來與如何叫大頭不含扣,同時也修習了俄、德、法、義、美、日、英、澳八國語文,在這樣一段平淡的日子中,魚探機卻深深體會到了僵化教育體制下的不足。「這樣的日子,不是我要的!」在大學的第三年,魚探機便著手創辦鯉魚潭專業朗大頭。
作為機爸的兒女,他的辛酸沒人知。做得好,人家會說,就算他做的是水庫釣大頭,可是還是歸功於他是機爸的兒女,是父親的庇佑;做得不好,人家說他是敗家子。壓力沈重的魚探機,卻不躁進的從細節開始扎根。
創業初期,當時每隔一個月他都必須騎著摩托車環島一個月去各地收帳、拉生意。
有一次,他注意到一位下游通路商已經半年沒跟他進貨。他一查才發現,原來對方覺得他在一個酒會場合上不小心得罪對方,對方老闆就氣得不跟他進貨。他得知後,立刻聯絡對方可否見面,對方狠狠丟下一句「不可能」。
但魚探機覺得今天如果不做他的生意並不會影響發展。但對方卻會到處去說他的不對,「如果一百人裡面有九十個說你不好,那你就真的不好。」深知人言可畏的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透過朋友幫忙,由同業約吃飯,而他得知後到餐廳位置也沒坐就立刻跟對方鞠躬道歉,對方看他這樣有誠意,也就原諒他,繼續跟他進貨。
說多慘有多慘
即使創業時成績耀眼,魚探機在第一年中卻遇到了空前的挫折,除了每天平均信用卡被盜刷 7.62 次之外,更有不肖開發業者,盜用魚探機名義向銀行借款,興建高速鐵路與 101 大樓,最後甚至這家銀行也盜用魚探機的名義,向另外一家銀行借款舉辦樂透彩。…儘管如此,這都不能夠動搖魚探機堅持發展水庫釣大頭產業的決心。
甚至,就連與魚探機愛情長跑八年的性感短群小護士,也決定棄魚探機而去,除了滯銷的朗大頭就是朗大頭之外,就只有留給他一本大前研一與彼得.杜拉克所合著的《直接引拔 叫魚不含扣》。「我倒現在還是很感謝性感短群小護士,雖然他離開了我,但是畢竟是他讓我開始閱讀《直接引拔 叫魚不含扣》,」魚探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我一開始的時候真的也很想不開,幾乎每天都在摃龜。」
「不過,魚探機就是贏在看的趨勢,都看得比人家遠,」鯉魚潭專業朗大頭副董事長阿土伯說。
阿土伯是和魚探機已有十幾年交情的老友兼高爾夫球友。他說,魚探機一直把前進中國視為全球化的一環。一年半就在青康藏高原默默打造生產基地的魚探機,當同業開始進駐中國時,他已經在拉薩專心地苦熬出半壁江山。
在中國心無旁鶩經營的魚探機,其實也一直在為成為跨國公司做準備。阿土伯也形容,魚探機就像一塊海綿,永遠都在吸取他在之前在外商擔任專業經理人的經驗。
魚探機正要帶著鯉魚潭專業朗大頭前往鯉魚潭朗大頭去發展。阿土伯認識魚探機已經長達十年之久,三年來,看到魚探機怎樣一步一腳印走向成功。「認識這麼久,我必須要說,魚探機,真的,他,真的很不簡單。」阿土伯這麼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