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們一則新消息 :
: i: \) Y6 K5 T L2 ]2012-05-09 01:14 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 L3 _; x. w, w8 h# q
日前傳出烏來桶后溪因環保團體連年放流香魚,導致當地的苦花族群大減,農業局七日派員前往現地了解,發現香魚威力不若外傳誇張,目前桶后溪中的九成魚種,仍是苦花。 俗稱「苦花」的鯝魚,在台灣不少溪流都可發現到它的蹤跡,魚長十五至廿五公分,由於對水質要求頗高,養成時間至少要一年以上,在不少溪流的數量已減少。 3 G4 v X/ g3 B0 ~% I
上周傳出烏來區公所向市府表示,愛魚團體連年放流香魚苗,導致苦花魚幾乎消失,為此區公所還先在桶后溪畔設立禁止放流香魚苗告示牌,成為全台第一條禁止放流香魚的河川。 / ^/ s; }. `% G2 s8 U
農業局對於地方民代說法半信半疑,七日派員前往桶后溪了解,發現桶后溪中的魚種大部分仍以苦花等魚種為主,香魚數量並不多。
, b% V4 J; v# T! L- F7 [; n/ L 農業局表示,愛魚團體放流的是體型較小、容易遭到其他魚種掠食的魚苗,並非成魚,在當地河川生態原本就無法全數存活;但盡管地方反應有點誇大,農業局仍呼籲民眾切勿隨意放生外來魚種。
) Y2 B9 r* @. c2 n# P 有民眾抨擊,民眾以漁網在桶后溪捕撈香魚情形嚴重,和侯硐地區相較,烏來當地的警方執法不力,網友「ㄚ翔」也質疑,「烏來市場賣的香魚都是大家辛苦募資放流的成果」。對此農業局強調,桶后溪為封溪護漁河川,違規捕撈一經查獲即可依「漁業法」裁罰三萬元至十五萬元罰鍰,也將加強取締。
! z- q3 b E- G3 t$ n0 L) A, q( G去過桶後溪的釣友應該都知道,最大的 問題是濫網濫毒,香魚從放流開始再那條溪一年也不會超過5ˋ6個月,如何排擠苦花????
! O: ` s9 G2 x/ w' l( A2 I* A1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