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18-8-22 21:35 編輯
大家參考參考:
濾材需經常以要換掉的飼養水清洗,
洗掉一些有機廢棄物(看的見的雜質)以避免有機物過多,
造成腐生、寄生菌增殖(有一些多細胞害生蟲也會存在於過濾器中)。
使用原缸水清洗對於菌的傷害會降至最低,
常清洗以清除有機廢棄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對於硝化菌的增長也會有相當的幫助,
附帶一提的是經常這樣做,降低有機廢棄物累積的效果將遠優於因過多有機物導致魚生病下藥的效果,以成本效益來看應該相當值得。
附屬代謝產物的堆積不利於菌相發展。
腐生菌雖會分解有機物,但其所轉換的氨會危害魚隻。分解有機物的腐生菌會把有機物轉換為氨,
過量的氨會讓魚隻中毒,而硝化菌的分裂又比腐生菌分裂慢,
因此水族箱最大的課題就是盡量降低有機廢棄物,以干預腐生、寄生菌、黴菌的增殖,並協助硝化菌的增殖,
以避免氨的累積,氨的毒性強,硝化菌可減少其毒害,降低氨對魚隻的危害風險。
雖說腐生菌可分解有機污染物,不過卻是有風險的。
我們可藉由加強機械物理過濾及吸附性濾材來減少有機廢棄物。
經常用要換掉的飼養水部分清洗及更換濾材也會幫助硝化菌的培養(尤其是負責物理過濾的生化棉、羊毛絨)。
生物過濾的前置須先有物理過濾。
分享過濾順序供大家參考:
入水口進水-->>
機械過濾濾材(粗過濾,建議德製大孔隙生化棉,用太小孔隙易阻塞,主要過濾大顆粒懸浮粒子或是殘餌、腐爛水草、藻類等)-->>吸附性濾材(活性碳、去磷酸、吸氨石、、、)-->>
培菌濾材(陶磁環、呼吸玻璃、培菌球、、、)-->>
釋放性濾材(草泥丸、泥炭土、、、)-->>
細過濾(讓出水懸浮粒子更小化,建議羊毛絨)-->>
出水。
有機廢棄物高會促使腐寄生菌大量生長而影響硝化菌的生成,
因此不要刻意的製造污染源,如放入死魚、蛤;也不要刻意製造氨及亞硝酸,
因為太高的氨及亞硝酸也會毒死硝化菌。
硝化菌是處理有機物腐敗所釋出的氨而不是有機物本身,硝化菌並不會分解魚大便、殘存餌料,
放死掉的魚培菌,只會培養腐生菌或病菌。
[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09-6-3 18:50 編輯 ]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