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表於 2009-3-19 18:43:2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兩位大大精闢的解答,小弟實在感激不盡!!
綜合大大們的開釋,歸納如下:
1.不要有將自然界的青苔帶回來培養的想法,將之前用的底石再煮沸1HR以上消毒後讓青苔藻類自行長出!惟先前放流後魚缸整個大清,缸璧上綠藻已被我刷掉,且目前是裸缸,飼養密度低,又擺放在日照很少的地方(因高中時開始養溪魚,當時魚缸正對太陽照射處放,藻類生長旺盛,又沒有養水,也沒有檢疫與對水,經常倒缸,最長養不超過一年....直到這兩年才會注意那些細節,也盡量不放在日光旺盛處,為了避免驚嚇溪魚,更沒有設置人工照明...) ,因此綠藻生長雖較緩慢,但也發現似乎較不會影響水質...更何況現在有爬岩鰍&苦花也都是綠藻的直接消費者...
2.繁殖缸可適量的使用進口水草肥含量元素,但目前想到的是,觀賞魚如燈科魚類同缸的水草,與溪魚在野外環境中似乎有相當大的落差,是否適用?且水草若不另設人工照明,僅以"微弱的"自然採光應會影響光合作用&其他水草生理運作?以及如何確認購回來的水草是否健康?水草檢疫方面版內應該有相關貼子可以閱讀,我找一下~^^
3.可採用進口防黴菌藥以保護魚卵不發霉
4.過濾永遠不嫌少,甚至可以過濾取代打氣~^^
爬岩鰍部分,沒錯正是流鉛釣苦花時在水花四濺的激流處釣獲,狂熱大大推薦的異形飼料,我會買來用用看(呵呵這幾日再找個空跑一下狂熱水族~XD),但會不會丟下去先被苦花吃光?苦花也是底食性的~@@
另外關於沉木,之前我用的是....應該不算是沉木,那是從深山裡漂下來的梢楠&紅豆杉,其實放在水裡是會浮起來的,我是將他們用螺絲鎖好造型,再鎖在不鏽鋼底板上以獲得下沉性能,放在水中幾天水色會變成深色,水色變深應是無妨,但木材本體局部(特別是凹洞處)常常會長出薄薄一層白色棉花狀藻類(不仔細看還看不到...),刷掉後過幾天會在長出....直覺那不是好東西,就移除採全裸缸,若再放木頭且經煮沸消毒後是否會再長出白色狀物?且經加熱後會不會破壞原先木頭的養分?
以上是看完兩位大大的解惑後新想到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ggwo621 於 2009-3-19 18:49 編輯 ]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