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有益身體健康,今天的養生好簡單,請來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的遺孀譚敦慈,教大家怎麼挑魚、什麼魚最營養,還有一些魚容易有藥物殘留、重金屬汙染,像是大型的鮪魚最好少吃為妙。
多吃魚可以變聰明,很多人認為這種現撈的最好,但其實有些魚最好少碰,鮪魚拍賣年年上演,老饕們就等這一刻,但這被視為生魚片最上等的TORO卻是專家眼中最好少吃的第一名,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其實大型魚我們擔心的是甲基汞的問題,過去有很多研究證實,小孩子或者是孕婦吃到大型魚造成腦部神經的問題,如果真的吃的話每個禮拜不要超過1次」,就因為鮪魚這類的大型魚在食物鏈中位居最頂端,體內的重金屬累積最多所以建議最好少碰,另外還有些魚容易有禁藥殘留吃了會傷肝,還可能引發貧血影響胎兒健康。
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金線魚幾乎都是從珠江三角洲過來,珠江口這個地方比較多的汙染,然後在運送過程中,他們常常用藥水取代冰塊去保存,不要吃魚頭、不要吃魚皮、不要吃魚內臟」,魚頭、魚內臟重金屬跟藥物殘留最多,能不吃就盡量別碰,挑魚除了看眼睛、看魚鰓新不新鮮,還要注意大小問題,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想像你家盤子的大小,你這條魚可以放進去是完整的,還有一個最簡單是巴掌,你的手的巴掌大,這麼大的魚是最ok的」,不吃小魚吻魩仔魚、珊瑚礁魚種,為的是漁業永續生態,要吃就吃當季的最青。
毒物科醫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我喜歡吃魚油含量高,其實最多的就是鯖魚,林醫師以前常常會講,多吃鯖魚會上台大醫科,多吃大型魚會考不上大學」,重點就在大型魚容易累積重金屬,譚敦慈建議可以多吃鯖魚、秋刀魚、竹筴魚等等,能攝取到好的魚油吃進真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