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希克德(Shushendu Shikder)說,過去每戶漁民都會養15或20隻水獺,可以維持家計,也能把水獺照顧好,現在他們只能養個3到4隻,因為養不起那麼多隻了。該國賈罕吉爾納加大學(Jahangirnagar University)動物學教授費洛斯(Mohammad Mustafa Feeroz)認為,原生魚類數量銳減的原因是牠們難以繁殖,河流嚴重淤積、石油與農藥造成的水污染,以及過度捕撈都是影響因素。費洛斯過去25年來都在研究孟加拉水獺捕魚的狀況,他見證了這些變化,捕魚的人數逐年減少,從500戶減少到150戶。他說:「若從50年前算起,大概少了九成。」菲保並不看好水獺捕魚工作的前途,他擔心這唯一的飯碗即將不保。事實上,他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馴養5隻水獺身上,每天總共要餵食3到4公斤的魚。如果魚沒了,水獺捕魚法也沒有存在的意義。菲保說:「就像我家,我的兄弟姐妹都想去讀書,不想下水捕魚,如果他們去讀書,以後必然會搬出村子,去找更好的工作或是去批發魚貨來賣。」另一方面,野生動物專家也擔憂水獺的生存問題,孟加拉這種短毛水獺是瀕臨絕種動物,而漁民飼養水獺捕魚有利於這個物種的存續,如果這項傳統消失,水獺會滅絕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