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大冒險家 於 2008-12-28 23:03 發表
缸長7.5尺寬高各為2.5尺
前幾天缸換水一半.因為加入了隻魟魚
隔天又換水四分之一.溫度保持28度昨天一切都還是正常無異今天下午才有狀況
缸中有龍.月光鴨嘴.魟.’共三隻魚
目前月光鴨嘴.魟進食正常無任何異狀
只有龍的外表變成這樣. ... 非常對不起,因為我每星期日皆不能上網,所以現在才看見冒大的圖文,請版大見諒。
以下是個人一點小小的建議,不一定正確,請參考看看:
換水一半.個人認為有一點太多:因為水質變化過劇,有可能會傷害到您魚隻的皮膚黏膜及鰓部;也有可能會傷害缸內本來完整的菌相。
就魚隻部分:舊水的TDS[總固體含量]一般會比較高;新水則比較低:從太高的TDS.突然間降低,有可能會傷害魚隻的鰓絲[須知魚的鰓絲相當細且脆弱,魚的呼吸及進食,都會通過鰓部,一旦鰓部受損.可是會影響進食.呼吸的]。甚至造成滲透壓失調.休克。您可以先以加入進口水質穩定劑來做好保護鰓及黏膜的工作,它也會幫您慢慢提高一點TDS的。[也有可能您的舊水有加鹽[tds破千];新水則在兩百左右,掉得太快,造成損傷]。
在菌相的部分:除了TDS的劇降會傷害[好菌喜歡生活在稍為高溫.且溫度穩定的情況下],最近的寒流也會傷害,再加上換過多的水,其中的氯氣.重金屬,也會對菌相造成傷害。菌相受損.水中的有機物.無人分解,它的毒性.也會傷害魚隻。此時另外的有機物分解者[霉菌]可是會趁勢坐大的。寒流及溫度振盪還有菌相受損.污物無人分解,都是霉菌坐大的原因之一。您一樣可以加入優質水質穩定劑來消除氯氣.重金屬.有毒藍綠藻,保護您的好菌,它的蘆薈成份還可以修補魚隻受損傷口及形成黏膜。[避免皮膚遭受病菌及霉菌的感染]。還有如ttnkaasy大所提:慢慢的將水溫提高至穩定的30度。如確定是霉菌感染,可以德國sera抗霉菌寄生蟲藥水搭配抗霉菌外寄生蟲藥鹽使用。[它們也會提高水中tds降低滲透壓失調的衝擊]。
建議版大注意以下問題:1.魟魚尾針可用軟管套住,避免傷人及魚體。
2.不要一次大量換水,採更少量更常換水,換水後照換水比例.添加進口水質穩定劑。
3.避免溫度變化.避免水質劇烈變化。
4.從圖片看來,有一個鱗片怪怪的,好像掉鱗.避免病菌感染.發炎,有時候發炎後,鱗片可是不會長出來的。
5.鰓好像一邊比較突出縮減,這是最值得關切的,一般細菌.霉菌.寄生蟲.都會對鰓部造成影響。也是最危險險的。
先檢測水質.維持良好水質。
後審慎觀察.確定病症.對症下藥。
水的參數多.變化大.須小心謹慎。
誠心誠意提供冒大參考,如須進一步分析,最好找國家級一些教授以專業儀器做分析。
希望有幫到冒大您。
[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08-12-29 19:5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