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舉報
原帖由 惡魚王 於 2006/12/09 11:12 發表 :lol ......嘻嘻嘻.....冒大.....這圖.....還真的 湖掉 了內.... .....哈
原帖由 林口廖仔 於 2006/12/09 06:59 發表 志嘉大叔叔好厲害唷 把他變大了ㄋ.以後有需要的都可以來找志嘉大大了.不用去找整型外科了
原帖由 瑞琪馬丁 於 2007-1-31 21:37 發表 細細長長的是"鶴鱵",也就是俗稱的"鶴仔" 應該墾丁海域才有吧 牙齒鋒利,強而有力,拉到後是滿場飛啊 很過癮~~~ 當天有五斤級的扒皮,三斤級的鸚哥,一斤多的臭肚陸續出水 不過都是身旁他 ...
鶴鱵魚北部俗稱青旗,顧名思義外型就像是一尾縮小型的旗魚,長長的嘴,細細長長的身軀.夏季為釣此魚的旺季,通常出沒於水深超過20米的礁岩區,以釣浮游魚的方法來說 ,鶴鱵魚應該算是最標準的浮游魚了,因為牠們永遠都是貼著海面悠游著,不像其他的魚種,水面釣不到,放深點也許就釣到了,鶴鱵永遠都放一尺深左右,放深了反而釣不到,這種魚異常貪婪,見到餌毫不猶豫的就衝過來吃,常常可看到牠們在遠遠的海面上凶猛的搶食 ,有時甚至將魚餌或浮標搶到飛出海面,可見其兇悍性,但是因為牠有一隻長長的嘴,所以有魚訊時不要立即揚竿,稍待一會,你將會看到浮標很快速的往旁邊移動 ,或是完全沉入水中不再浮現時,此時大力揚竿,就手到擒來了,垂釣時機一般以小潮,長潮較恰當,因為浪一大魚就不進來了,天一亮就可下竿,天一黑就消失無蹤,所以垂釣時間必須瞭解。 鶴鱵魚的魚餌易以魚類為主,如秋刀魚,苦蚵仔,青鱗仔.....等,以整尾鉤上效果較佳,所以買餌時最好選擇大小適中的為宜 ,此種魚上鉤後會跳出海面在海面翻滾,或者像旗魚般的在水面上扭動身軀,極具美感,是非常有趣的磯釣魚種。 知名釣場:龍洞,鼻頭角,澳底,瑞濱,水湳洞,和平島,八斗子,......等等!! 鶴鱵的釣組,釣法及釣場與白帶魚幾乎完全相同,其相異處為: 1. 白帶魚為夜釣,鶴鱵魚為日釣,因此釣完青旗接著釣白帶魚正好銜接,由於夜釣所以必須加裝夜光棒。 2. 釣白帶魚以大,中潮較佳,釣鶴鱵魚則以小潮較合適。 3. 鶴鱵魚釣棚較淺約1~2尺,白帶魚則吃水較深,通常由水面到10尺或20尺都可釣獲。
原帖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1-31 13:30 發表 感謝分享 我來把圖變大些 不過圖片來源太小 也不能變太大會糊掉
原帖由 瑞琪馬丁 於 2007-1-31 13:23 發表 上週六墾丁核三廠亂釣成果 當天雖然風強!天冷!浪大!加上毛毛細雨...... 但是手癢心更癢......好 ...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8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