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jingiming 於 2007-11-2 11:15 發表
" p- Q# u8 I4 p1 v! F5 d用裸缸飼養水質較好照顧.................... ; n4 c, C1 [, [0 @1 s2 z S. J
$ x: g2 a2 R. c* |
這種方式個人很支持尤其是改用兩缸來用3 W: d% l# I5 U% \4 C1 n' S7 @
上缸:::養魚區 裸缸===只養魚/ x/ Q: y. W h
下缸:::過濾區 底線放置 珊瑚石跟咕咾石.....等等過濾性器材
# V+ \8 R+ _! n% M5 A- B" C$ W% q- ^" u) c; n9 a0 H: _
上缸上進水下排水 或是 下進水上排水 水由下缸底層抽起0 B" Y6 X8 |0 b* A) V/ p9 g, I9 v
如此的做法水質較穩定 而且抽便便 也不用連紗一起抽出 而且換水也方便 換上不換下 洗下不洗上 v( k2 M5 ~6 Z' Z+ m- p+ F
若養多缸者 更省空間 換水也不怕 若能再加上紫外線殺菌燈 (可以自己做) 那就很完美ㄌ, P2 ]. L }0 \! J
; w: e9 i2 L3 P2 E) C
& s3 T* ?* p. U; L0 e5 K* g3 E- A+ R | X
4 N# H; z1 h! W/ L
8 _1 A7 W) t( e9 I7 ]" D6 E6 w過濾及吸附器材到底是用意何在 需要思考一下 若變成永久保存髒東西 倒不如不要用 N& X8 i, f$ h) Z0 k
. W. s* ]( P! a9 \0 N% h/ t2 e' l
6 s! f! Y( T D0 c- ~0 @# h8 e
" k) X0 s& E, {1 o一般養魚者 都會很再意水中那種物質飆高 啥東西怎樣 H6 Q+ i3 Y+ X) N
其實~~~~4 u0 f+ |% x4 T
我有個例子大家參考參考* M+ j4 y- k9 N/ V% g. Y- O* R* _
七年前自己做ㄌ一套水質觀測回報機 紀錄為半小時即時回報記錄 並在電腦內 做線性表現/ k/ }) `- J& y* z1 S$ n( L
實驗後發現:::::9 Q- p$ Z& q" s# c7 v ?+ D
很多質數的變化為~~~這池的生物因為活動性很高所以拉高 ~~~~結果是比較健康 因為活動量大 水質污染反而高
+ q m" o. p" f# l' u K一些質數變化不大的~~~~質數都在安全範圍內的 結果~~~氾池 \ T" f, R( ~
3 @* T6 H7 r6 k+ G0 X0 G: v: l* X. O" q9 S9 ~1 D! W9 V
於是忽~~~全部不用ㄌ 還是多觀察水體內養殖物的變化 而做水質的改變來的比較穩定
, c4 B: R& Z Y( W! ]/ ?# I然而 這對學者來說 就是最衝突的地方 他們也解釋不出來 為何1 z3 W6 ]7 @7 \1 O7 g( u7 P
7 {" u- T# _2 u現在~~~還是多看看它 (不代表要多換水) 觀察多一點 愛他多一點 或許是最好的方式0 _5 u% n3 \+ E3 g, G7 f) C: E, B
3 M" l% J4 |9 z6 U/ g; B: |" A& ]( L1 m[ 本帖最後由 花蓮123 於 2007-11-2 11:5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