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171|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濾材及圓筒的使用原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8-13 01:2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754320 於 2016-8-14 23:27 編輯

        在養魚前都會考慮要使用什麼樣的過濾系統,一般水族館通常都會介紹上部過濾或底部過濾,為何這麼做,因為利潤高,先從這兩種過濾方式,將消費者搜刮一次後,再叫消費者使用圓桶。讓消費者一次成功培菌,消費當然就少了,可以藉此一層層叫消費者消費,經營者何樂不為。

        當魚養不起來,上部過濾是教消費者越疊越高,馬達越換越大,一直更換沒有效果的濾材,結果導致硝酸鹽越來越高。使用上部過濾沉水馬達將水往上抽,水流過濾材表面,並無法通過濾材內部,如何利用濾材培菌或吸附的效果。底部過濾也是同樣的情形,而且底部過濾容易造成有機物堆積在底部,更換濾材時,如果動作太大,揚起有機物造成擾動,這會讓細微的有機物卡在魚的鰓部,造成鰓部受傷,細菌黴菌寄生蟲進而感染魚鰓,造成魚隻呼吸困難死亡。這就像人類的肺炎,當嘴巴吃的東西跑進氣管內,就容易將口腔內的細菌帶入肺部,造成肺炎。使用底部過濾者清理過濾槽就容易造成擾動揚塵,那乾脆不要清理底部的有機物,這反而會造成有機物過度堆積,硫氰化物就會產生,也一樣會造成魚隻的死亡。

        這時就會有人說使用白棉來過濾有機物,白棉是有毒性存在,會傷害魚隻。如果要使用也是使用SERA羊毛絨,但是將有機物累積在羊毛絨上,不經常更換也是成為腐生菌、異營菌的培養皿,區區一天就會造成數億的數量。魚缸需要的是大量的硝化菌,而不是會造成腐臭味的腐生菌、異營菌或什麼光合細菌。硝化菌的培養需要時間,以及良好的水質,所以在培菌期間需要長時間監測水質數據,一有異常的數據,就使用吸附性濾材將硝酸鹽、亞硝酸鹽、氨、磷酸鹽、矽酸鹽吸附掉,減少這些毒性物質影響硝化菌的成長。硝化菌的分裂時間久,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才會進行分裂,而坊間流傳一天就可以培養出硝化菌養魚是因為那些瓶瓶罐罐裡裝的是那些腐生菌、異營菌、光合細菌,那是每幾分鐘就分裂一次,根本不是魚缸需要的硝化菌。

        硝化菌是穴居,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濾材,一般的陶瓷環並沒有連通的孔隙,水流根本無法通過,沒有水流攜帶養分氧氣,硝化菌無法生存。只有SERA呼吸玻璃內部孔隙是連通的,水流可以進入孔隙,硝化菌就可以在裡面生存。網路說:「硝酸鹽是氨的最後產物,無法清除只能依靠換水清除。」換水可以清除硝酸鹽,但魚還是會有排泄物,換水根本來不及清除硝酸鹽的產生,所以最後硝酸鹽爆表,魚隻生病死亡,而高濃度的硝酸鹽一樣會毒死硝化菌。硝酸鹽的濃度最好要低於5mg/L,如果高於10mg/L,魚隻久了也是會出問題,甚至死亡,更何況爆表的硝酸鹽會造成硝化菌的死亡,沒有硝化菌那就更不用說了,結果一定是倒缸。硝酸鹽是氧化的最後產物,我們需要的是厭氧菌的還原效果,讓硝酸鹽還原成氮氣及氧氣。為何要使用SERA呼吸玻璃,就是要這些流通的孔隙培養厭氧菌,厭氧菌是低耗氧,也需要依靠水流攜帶養分,呼吸玻璃的深處可以造成緩水流,可以成為厭氧菌的培菌環境,緩水流攜帶少量的氧氣及厭氧菌需要的養分,讓厭氧菌得以成長。坊間的陶瓷環沒有孔隙,連硝化菌培養就有問題,更何況是厭氧菌。

        培養硝化菌及厭氧菌需要時間,一般硝化菌是半年才有足夠的數量,而厭氧菌需要更長的時間,半年甚至是一年以上,如果水質有異常,先死亡的都是厭氧菌,因此如何維持良好的水質,就是這半年甚至一年需要努力的地方。如何維持良好的水質呢?這並非每天測水就可以成功的,一定需要良好的濾材以及適當的過濾系統,而我要推薦的就是圓桶,各家的圓桶都是良好的過濾器材,雖然比上部過濾或底部過濾貴,但效果卻是其無法比擬的。圓桶是封閉的系統,在吸水的過程有強制力讓水流通過濾材,使濾材可以達到利用的效果,水流才能進入濾材的深處,達到有效的利用及培菌,才不會浪費濾材。圓桶的水流強制力可以讓SERA呼吸玻璃的深處獲得緩水流,如此外層就可以培養硝化菌,中層培養分解脂肪的細菌及嗜酸細菌,深處培養厭氧菌。當厭氧菌不斷的分裂增加數量,還原的效果也就更強,水質當然就會好,這樣就可以逐漸增加魚隻。套一句頭A的說法:「水質對,魚缸養到魚擠魚,魚隻都不會有問題;水質不對,即使是十尺缸養一隻魚,魚一樣會死亡。」

        一般圓桶上都有說明適合魚缸水量,但還是要選擇適合水量以上的圓桶。過濾系統不嫌多,以測水的結果來增加圓桶量,大型圓桶或多個圓桶才有足夠的空間放置負擔魚缸內有機物的濾材或呼吸玻璃。在完成培菌前,就要頻繁更換吸附性濾材以降低硝酸鹽、亞硝酸鹽及氨的濃度,以免硝化菌、魚隻中毒死亡。放置濾材時,使用網袋將濾材分裝成數包並將濾材的粉塵沖洗乾淨,粉塵會讓魚鰓受傷,放置時要將濾材弄得鬆鬆的,水流才會通過濾材。濾材放置太滿太緊,水流會無法通過造成阻塞。一般以生物過濾及化學過濾為主,機械過濾則不需要使用,使用羊毛絨或生化棉阻擋有機物只會造成阻塞及孳生腐生菌那些不需要的菌種,惡化水質。有機物的體積大並不會因此阻塞呼吸玻璃的孔隙,會阻塞呼吸玻璃孔隙的,就是腐生菌、異營菌的生物膜。

        假設以裸缸養魚的話,有機物一般都會沉積在圓桶底部,因此需要時常清洗圓桶。圓桶不像底部過濾無法移動,將進出水管分離後,就可以拿起圓桶清洗。在此要特別注意,清洗呼吸玻璃時,請使用魚缸內的水清洗,不管是使用RO、自來水或其他魚缸的水都與原本魚缸內的水質不同,水質不同會造成硝化菌及厭氧菌的死亡,這樣之前的努力就又白費,又要重新培菌、測水及換吸附性濾材,因此要特別注意。呼吸玻璃一定要使用原本魚缸的水稍微沖洗一下,將腐生菌的生物膜洗掉,讓水流可以進入孔隙來培養硝化菌、厭氧菌。圓桶桶身內含有機物的水就可以倒掉,清洗桶身內的有機物及腐生菌的生物膜。當清潔完成後,就可以更換新的吸附性濾材。在未完成培菌前,吸附性濾材很容易就飽和,所以要經常更換,一星期就要更換一次,如果是硝酸鹽破表的甚至要兩三天就要更換吸附性濾材。

        濾材放置的順序並沒有一定,我通常將呼吸玻璃放在水流最先通過的地方,因為要有足夠的水流強度才可讓呼吸玻璃的孔隙充滿水流,水流最先通過的地方水流最強,所以我把呼吸玻璃放在那,之後才放吸附性濾材。再來是圓桶引水的過程也要特別注意,不要排氣進入魚缸內造成有機物的擾動。如果環境允許,必須要將出水端取下,起動圓筒時將殘留的氣體及帶有有機物的水排出,直到沒有有機物後,再將出水口放回去。如果無法這麼做,那就多準備一條軟管,在啟動圓桶前接在出水口,讓殘餘的空氣及有機物排出,等出水乾淨後再將軟管移除。

        目前使用過的圓桶,我覺得最好用的是伊登(EDEN),新的設計改善過去圓桶清洗拆卸的不方便,EDEN 522將原本附的生化棉拿掉後,空間大清洗又方便,在引水時,要打開放加熱管的蓋子讓氣體排出,才不會讓氣體跑進魚缸。相對於另一個伊牌圓桶,拆卸麻煩,引不到水又要重新拆開重裝,更重要的是買一個同樣流量的伊牌,可以買兩個EDEN 522,那為何不用呢!另外,該伊牌所推薦的前置桶,只是增加圓桶的阻力,造成水流變小,無法通過濾材,且孳生腐生菌,根本不適合用來放置濾材。

        坊間及網路的錯誤作法讓台灣水族一敗塗地,都只為了利益,真正喜愛水族的又有多少人,如果發表這些文章能拯救一個愛魚者,慢慢累積這些人,讓狂熱的水族知識給更多人知道,花時間打這篇文章也值得了。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16-12-28 15:54:44 | 只看該作者
j0917632478 發表於 2016-12-27 22:53
我的缸25公升  燈魚5隻 異型12隻 乳牛豹鯨2隻 短鯛2隻 只用一組過濾器  前置桶+動力桶  前置桶內放濾材( ...

真是很好的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於 2016-12-27 22:53:41 | 只看該作者
caesar0128 發表於 2016-12-21 20:17
謝謝兩位學長分享,我是三尺缸222公升,目前燈魚13與異型9隻,一天喂食一次,共兩個圓桶,原本是3~4天就換 ...


我的缸25公升  燈魚5隻 異型12隻 乳牛豹鯨2隻 短鯛2隻 只用一組過濾器  前置桶+動力桶  前置桶內放濾材(羊毛絨 活性碳 磷酸鹽吸附) 動力桶內只放呼吸玻璃(陶瓷環)   洗的話是固定一個禮拜清洗一次呼吸玻璃 羊毛絨是大約2個禮拜換一次(每天吸魚便 如果沒有每天吸 一個禮拜要換一次) 但是我的是水量少 出水量用到 600/H 所以出水量和過濾器內的水流不會太小(老闆不建議我這樣用 可是我沒辦法新增第二個圓桶 所以只好這樣了)  出水口我調整好久 總算找到一個角度 可以讓水流自然的把魚便帶到一個角落集中(異型在移動的時候魚便飄起 就會被帶過去) 所以每天吸魚便的時候 比較不會有太大的擾動發生也很省時間(大約1~2分鐘就可以吸完) 換水頻率跟菌象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除非一次變動太大 前陣子我的KH也掉到5 最後發現是自來水本身就是5  一開始是直接把KH提升劑加到我補水的滴流桶內 慢慢滴 可是滴流桶太小(1L) 換一次水 要補3~4桶 一次加 會讓某一桶KH特別高 其他的又只有5 測水以後 發現水變動的太快了 想了很多方法 現在我換水的時候 都先用一個小桶子 裝自來水(我換掉的量) 然後直接加KH提升劑 調整到7(可以用秤的 要把用量記錄下來 以後就不用每次加每次測)  每天都加3~4公升 GH7 KH7的自來水進缸內 前幾天我測水 KH已經爬回到6了 盡量拉長時間去改變你的水 我KH5升到6 花了兩個多禮拜 不然之前水質震盪太誇張 魚都褪色....真的超對不起他們的 現在拉長時間之後 也有慢慢的恢復了   
至於降GH 就要請教其他大大了 因為我運氣很好 自來水的GH就是7 所以這方面我不用擔心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16-12-26 07:31:01 釣魚聯合國 | 只看該作者
恩,我有好好想一下,有時太心急反而不對,謝謝學長與老師,我會跟著你的的道路,把魚養對養漂亮的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6-12-25 19:20:18 | 只看該作者


狂熱 發表於 2016-12-24 19:22
不行;你還是要一百分

這真是太嚴格了,可能要買個幾百罐漂白水跟滅菌特重重消毒才可以啊。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於 2016-12-24 19:22:00 | 只看該作者
JOJO 發表於 2016-12-24 12:14
z754320 同學說得好  
飼養與管理的方式每個人都不同,前提是觀念與方式正確就是好的(就是60分,及 ...

不行;你還是要一百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於 2016-12-24 12:14:24 | 只看該作者
z754320 同學說得好  
飼養與管理的方式每個人都不同,前提是觀念與方式正確就是好的(就是60分,及格);再來就是如何精進以及提高分數
觀念或方式可以參考與吸收,重點是 如何把正確的/好的 吸收運用,不好的錯誤的排除掉 看看就好;不用太刻意鑽牛角尖
蘇大的觀念是要求100分,而我自認有60分就對得起他老人家了.....,畢竟我只是單純的愛養魚(不搞繁殖/炫耀與比賽的)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6-12-24 10:13:11 | 只看該作者
caesar0128 發表於 2016-12-23 21:22
謝謝學長,我會把洗圓桶時間拉長,想說若變為每月第二週與第四週各洗一個,這樣時間會太長嗎?因為養異型多 ...

其實也不用刻意把清洗圓桶這件事釘死,像JOJO大說的,養魚要輕鬆,但方法要對。阿慶如果確實照著老闆的方式前進,水質會越來越好,畢竟自己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總不能因為要清洗圓桶,顧魚缸而把自己的生活忽略了。方法要對,原則不變,注意細節,把這些養魚的知識變成你的知識,而不是看我們寫這麼多,你就照這麼做,而是要吸收變成你自己的知識。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於 2016-12-23 21:22:25 釣魚聯合國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學長,我會把洗圓桶時間拉長,想說若變為每月第二週與第四週各洗一個,這樣時間會太長嗎?因為養異型多,有時就怕糞量太大水質變差……,而換水就是每天把糞便抽掉後,把水補滿,約水總量的1/10,我之前爬文看學長分享的,就對要不要棉一直看不太懂,後來跑去問老師才得到正確解釋就是不放棉,圓桶不串聯,還有好多細節都矇矇懂懂的,還望跟老師及各位學長指導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16-12-21 20:59:40 | 只看該作者


我也建議圓筒的清洗時間可以拉長..但仍然可以維持少量常換水的習慣..
(我會傾向至少兩個禮拜才洗一次圓筒..每天換水1/3~1/4..)
一次換太多水容易造成震盪有風險..少量換水可以加速新陳代謝..(補水過程盡量採取緩慢滴流)
而為了保持圓筒內部的有機物不會太多定期清洗還是必要..

白棉..生化棉這類的濾材我會建議可以拿掉..
避免因為濾材阻塞讓培菌的水流不易流過..
(過去實驗過雖然羊毛絨可以濾掉很多髒東西..但水流不流通仍是弊大於利)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16-12-21 20:17:28 釣魚聯合國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兩位學長分享,我是三尺缸222公升,目前燈魚13與異型9隻,一天喂食一次,共兩個圓桶,原本是3~4天就換1/3水量,圓桶是一週洗一個圓桶,目前是NO3過高,kh有到6了,GH還超標14以上,PH7.6(自來水也是),.NH3/NH4+與NO2都是0,只是因為之前KH都拉不上來,有請教老師,應該是我水換太多又頻繁,以及菌象還未良好,我是怕自己連基本換水頻率都導致菌象不益培養,所以想聽學長的意見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6-12-21 19:37: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754320 於 2016-12-21 19:46 編輯

那是JOJO大的水質好,才可以這麼久才清洗圓桶。基本上,在高汙染的狀況下,建議還是要多清洗圓桶,因為有機物累積在圓桶,清洗後當然會減少,只是累積速度快,所以才要頻繁清洗,當水質穩定後,清洗的時間再慢慢延長。目前阿慶缸子的汙染物多,測水有問題就該做清洗。我是兩個星期就清洗圓桶,畢竟下完藥沒多久,菌相是重新開始培養,所以清洗的頻率多。我也是有空才換水,如果每天換水就1/6,三天以上就1/3-1/2,添加水不要太快就是,慢慢滴水入缸子裡。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16-12-21 12:55:26 | 只看該作者
清理過濾器的週期應該是以魚缸的條件下去做評估:1.飼養魚隻2.排泄與汙染程度3.餵食習慣(量)4.過濾方式
不要沉溺在經常或很久這種字面上的意義!
以我的條件來說:
1.超高密度飼養 (4尺缸內 魚隻數量有3xx隻;燈魚類/南美短鯛/異型/神仙魚)2.排泄與汙染程度高3.餵食習慣 (1天1次/飼料量約吃飯的湯匙1杓)4.過濾方式 (有3組過濾器);我是平均2~3個月清理一次,很多人說太久 也有人說太頻繁;重點是 魚缸管理很輕鬆 魚隻也沒出現問題
換水頻率的話 我的理想是每天換水1/10,但這是理想....;實際上 我是每3~5~7天,看我本身的時間 有空閒才換水;但絕對不超過7天!!! 而每次換水量是2/3....
希望有幫助到你

評分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16-12-21 01:16:28 釣魚聯合國 | 只看該作者
Z大真的很厲害,這篇我看了好幾次,也看了其他學長的發表文章好幾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只是還有些問題想請教各位學長.1.洗圓桶的頻率為多久才叫經常洗?2.換水的量與頻率是多少才是好3.各位學長的頻率是否可分享?謝謝各位學長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於 2016-8-13 18:40:53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功在水族!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3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