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 2014年1月22日 上午8:40
〔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台中市葫蘆墩公園昨天驚見大批魚群暴斃,死掉的魚多數是溪哥與石,農業局與環保局到場化驗水質,沒有重金屬、氰化物等毒物反應,農業局人員懷疑是「寒害」;不過,附近民眾卻認為上游有人排放毒物,前天就死了一批魚群,市議員謝志忠希望兩單位人員能化驗水質釐清魚群死因。 謝志忠昨天接獲民眾通報,於葫蘆墩公園的入口處大圳內,發現成群的魚屍,種類多數是俗稱溪哥的粗首鱲,以及俗稱石斑的石,體型都在廿公分以下,公園入口橋樑下,就有上百隻魚屍。
市府農業局海岸資源漁業展所人員懷疑是寒害,因溪流較淺,半夜氣溫下降之後,水溫也迅速降低,小型魚隻承受不了劇烈溫度變化而暴斃,亦即俗稱的「寒害」;環保局人員現場用試紙測試,並無重金屬與氰化物等毒物反應,昨天中午水溫攝氏十七度左右,算是正常水溫,環保局人員並取水帶回化驗。
不過,對於寒害之說,附近民眾持反對意見,他們宣稱,以前寒流來襲,也沒有魚群集體暴斃現象,他們認為上游有人排放有毒物品或廢水,才導致魚群暴斃。前天就死了一群魚,昨天又成批暴斃,內情恐非「寒害」如此單純。
現場無法確切釐清魚群暴斃之因,謝志忠說,希望環保局等單位能仔細檢驗水質,釐清暴斃之因,也避免當地民眾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