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Rhinobatos schlegelii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41) 棲息深度 5 - 230 公尺
中文名 薛氏琵琶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琵琶鱝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47 Rhinobatidae 食用魚類 否 大陸名 許氏犁頭鰩
模式種產地 Nagasaki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飯匙鯊、魴仔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
最大體長 100 cm 棲息環境
同種異名 Rhinobatos schlegeli, Rhinobatus natalensis, Rhinobatus schlegel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典藏標本 ASIZP0059353. ASIZP0060045. ASIZP0070203. FRIP01269. NMMBP02470. NMMBP03191. NMMBP03330. NMMBP06189. NMMBP06404. NTMP1241. NTMP1381. NTUM06681.
英文俗名 Sand skate shark; Sand shark; Shovelnose; Yellow guitarfish; Brown guitarfish; Beaked guitar fish; Guitar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扁平,體盤長度大於寬度。頭長,前端尖,後端寬。吻長,眼間隔窄,鼻孔距口近,口腹位,較小,有唇褶。牙小,排列為鋪石狀,兩頜牙均相同,背部中央線之顆粒狀突起僅存痕跡,體被細小盾鱗。背鰭兩枚,胸鰭窄,後緣圓,尾粗大,兩側有側褶,背部間褐色無斑紋,體盤週圍之色
棲所生態 暖水性底棲魚類,喜棲於近沿海沙泥底質水域。卵胎生,雄性有細長之交接器。以底棲之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活動力不強。活動深度在5~100公尺。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及東印度洋,亦曾記錄於莫三鼻克。台灣各地均可發現。
漁業利用 本種體型較小,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夏季產量較多,肉質佳,可作生魚片或煮食等不同料理。常見,產量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