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404|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磯釣 - 晃餌大作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2-1 05:0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述http://tw.myblog.yahoo.com/g-0003423/article?mid=16


磯釣 - 晃餌大作戰


第一, 我在文中並不是輕視用幼線的釣人, 也絕無此意. 我認為幼竿細線釣大魚是一個大部份釣人所嚮往的釣道之依歸, 釣魚其中一個樂趣就是會斷, 竿會斷,絲會斷, 如何利用會斷的釣具去釣與你生死相搏的大魚(它輸了很多時會沒有性命, 你卻不會, 故此公平原則為首要之事!)正是公平原則及樂趣所在.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更加需要在踏入此階段前增加對磯釣的各種知識, 藉以尊重你的對手, 單單利用魚因飢餓及生存而必須進食的天性, 而選擇使用上幼線只為令魚兒較易就餌就變魚釣人而不是人釣魚, 從魚上鉤的一刻你並沒有贏了它, 如果魚入了扣就更加…….試想想一條入了扣大幅減低戰鬥力的大魚被你用細線釣上來又如何? 可能你會問為何魚會入扣? 魚訊遲緩是一個主因, 為何魚訊會遲緩? 有些人歸咎於線幼, 有些人歸咎於全漂釣組, 有些人歸咎於魚食餌太狠或太龜毛, 我則認為歸咎於釣人控制釣組不佳所致, 如何做到每逢揚竿皆正吃(* 註1)呢? 下文將會一一提到.



註1- "正吃"為日文釣日鯽之用詞, 日鯽為日本小數一種只供釣游不作食用之釣游魚, 釣人均十分愛護魚體, 釣後放生. 此魚吃餌十分輕巧, 從不入扣, 故此釣人十分注重揚竿後釣鉤勾在魚唇上的上方才為之"正吃", 於釣日鯽之比賽中只有正吃才予以計分, 其他因魚身著鉤勾上的方式將不獲承認.



第二, 我在文中並不是提倡釣人只應使用粗絲, 也絕無將此強加於人的心態. 粗幼定義難分, 用8號布線(大約100磅)於重磯釣磯鮪(*註2)或1號碳子線(大約4磅)溪釣溪哥(*註3)屬於是粗是幼? 正如前述, 幼線雖然是大部份釣人依歸, 但我認為粗線是進階過程, 利用粗線較容易掌握及察覺控竿控線晃餌的優劣, 從而明白水中魚兒因何要吃你的餌而不是其他, 魚一上鉤, 你贏了, 而且贏得乾淨俐落. 當然, 大部份情況下, 上鉤後用幼絲上魚的技巧是較高的. 但為何利用粗線較易掌握及察覺優劣? 下文也將為你一一揭示.



註2- "磯鮪", 日文"ISO-MARKURO", 通常出沒於日本重磯釣天堂小笠原群島, 為重磯釣愛好者除超級大石班外之重磯夢幻魚, 屬鮪科(即吞拿魚類), 但身形較細長, 最長只有2.5-3公尺, 最重百多公斤, 但平時於水中巡戈速度為60公里, 上鉤後發力時速最高可達160公里! 上鉤時不單在水面飛馳, 也會下潛穿插於岩礁及珊瑚礁間, 極難應付!



好了, 正式開始磯釣晃餌大作戰, 首先我想講講因為晃餌為磯釣技巧其中之一, 故此未講晃餌前, 有很多其他磯釣概念及技巧是釣人需要於事前弄清楚的, 否則釣人就算明白了晃餌的原理及技巧但並不能配合其他基礎技巧同時使用, 只會事倍功半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嚴重者越晃越差, 到時又有人話晃餌無用, 名不符實! 所以此篇乃系列性文章, 依照次序為 1)魚類覓食生態與條件, 2)魚類覓食形式, 3)釣組伸展之重要性, 4)釣組適度打斜之重要性, 5)釣餌在海中之實際形態, 6)晃餌之手法與技巧. 希望各釣友體諒要多篇文章才會寫完.



先講魚類覓食生態與條件, 一般魚類例如黑毛及臘魚在茫茫大海中主要靠以下感官覓食: - a)視覺, b)嗅覺, c)聽覺, d)由身體側線感覺的水中震動波及水壓變化, e)味覺(味覺與嗅覺是不同的).



今次因為主題環繞晃餌, 故主要集中講魚類的視覺及側線器官的功能. 大部份魚類的首要覓食感官為視覺, 黑毛與臘魚也不例外, 但是魚眼(以下提及皆以臘魚為準)的基本構造是和人眼不同的, 最大分別是視野, 人的水平視野最大只有180度, 但是魚類眼睛的水平視野卻有270度(見圖1),




所以魚眼視野某程度上可說是全方位, 那樣你會說水中只要有臘魚我又何需晃餌呢, 只要將餌放下海它就看到了! 其實除某些完全依賴視覺覓食的魚類, 其他魚類的視力並不是太優秀的, 而且水的透明度很多時比空氣差, 如果你說臘魚可以看到水中30尺外的一角有一隻南極蝦, 我就覺得有些存疑.



另外魚眼視野雖然廣闊, 但它也有其弱點, 就是判斷距離的能力, 眾所周知, 距離感是需要用兩隻眼同時看一件東西作出比較才能在腦海中計算出距離感的, 可惜魚不像人, 它的雙眼是分別生於頭部兩側的, 這樣它的有效判斷距離視野(簡稱判距視野) 就比人差得多了(因為雙眼視野交疊的區域有限, 請見圖2).







但偏偏進食是需要有距離感的(你試試單著眼將筷子上的菜放進口中便知道)! 在圖中你會發覺臘魚的判距視野是很有趣的 , 它的有效垂直判距視野為水平向上60度及水平向下40度, 而更有趣的是越向下其有效水平判距視覺便越闊! 為何我說有趣? 看到這裡如果你習慣一邊看一邊思考的話便會對臘魚大部份進食的某一種進食行為有了一個解釋, 是那一種行為? 就是頭部向下的進食的行為(請見圖3)。





其實臘魚也會向上或水平進食的, 但因為向下的有效判距視野較闊, 較容易發現食物及確定距離, 當發現後很自然會頭部向下進食, 同樣道理出現在黑毛身上(見圖3), 不過剛剛相反, 因黑毛眼部角度不同, 黑毛的有效判距視覺是向上闊於向下的, 所以黑毛通常是游向上方大約40-60度頭部向上進食. 為何要講這些生態? 因為對之後所講的磯釣技巧是有密切關係的, 請各位釣友留意.



好了, 可能你會問那樣魚類在其判距視野之外, 即用單眼觀望事物時, 它又依賴甚麼呢? 它是依賴視覺與側線的配合, 先說視覺, 水下的環境與地面不同, 因為有水流的關係, 水下面充滿著晃動的東西, 晃動的珊瑚, 水草, 微粒, 這樣晃餌又有何用, 不是不動更加容易被發覺? 錯了, 魚類擁有一種動態視覺, 它會把水中隨著節奏晃動與不動的境物化為靜態畫面, 這時任何事物與水中節奏有分別的話便會立刻發覺被發現, 也解釋了晃餌的重要性, 可是你又會說我將餌放進水中它也會自動晃動啊, 又何需晃餌! 請記住餌在水中晃動是跟隨水流節奏性, 結果如何自己想想吧(*註4).



註4- 近年來日本因為使用誘餌已久, 因遺傳因子關係令某些黑毛因習性較難上釣而衍生出部份新一代黑毛只會撿食在水中自然晃動並自然下沉之誘餌, 故此導致日本方面發展00號, 000號, -0號浮波專攻此類黑毛, 以期將釣餌模仿誘餌自然下沉晃動之動態令黑毛上釣, 證明磯釣技術必需經常改進才能適應環境之變遷. 但此種技巧非本文主題, 故有機會將另文詳述.


註1- 日本釣具廠通常對二萬日圓或以上的釣竿會發出免責保證書, 用者憑保證書無論何種情況下折斷任何一節竿身, 只需用保證書加二千日圓便可低價換取任何竿節零件一節/一次.



註2- ADVANCE磯只有2號5.3M以上才是二萬日圓或以上的, 請留意!



註3- 那是一個日本組織, 用作公證日本釣具廠所出產之釣竿, 釣具廠必須要符合議會所規定之釣竿規格才可作出相對之聲稱, 以維護消費者之權益


上次講到魚類覓食生態及條件, 魚類覓食形式




跟著再講的是魚類進食時的模式, 魚類並沒有手, 所以並不能像人類般將食物用手拿起放進嘴內, 那它們究竟如何將食物"放"進口內? 答案是除了小數擁有高泳力的掠食性魚種是衝向獵物並同時用口部咬著獵物外, 大部份魚類均是用吸的! 而且很多時是逆著流而吸的! 它們會將食物吸進口腔然後用嘴部咬著食物固定. 為何要逆著水流而吸? 這是因為逆著流時如果是本身沒有游泳能力的食物它們只要用很小的吸力便可以把食物吸進口腔進食, 如果是本身有泳力的例如小魚群, 當其中有一些生病體弱的魚兒當被大魚從流尾逆流追趕它們也只能逆流而逃, 大魚很容易便能捕捉它們, 所以總結以上, 希望各位先記住:-



A) 魚群順流而游時多數是行進模式;

B) 魚群逆流而游時多數是覓食模式;

C) 大部份磯釣的對象魚均是採用吸吮的方式將食物帶進口腔尤其是沒有泳力或泳力較差之的食物;



請記住上述要點, 因這些基礎概念於磯浮釣中十分重要. 全系列文章尾聲之時來個總結各位釣友便會清楚明白……


以上所講如有任何冒犯之處, 敬希各界友好多多包涵及見諒, 多謝.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7-2-2 03:42:19 | 只看該作者
嗯..又吸取了一些相關知識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7-2-3 16:47:13 | 只看該作者
大大謝謝,看完後受益良多.........。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7-3-21 02:31:19 | 只看該作者
拜讀大作有些想法可請大解惑
晃餌與a-sa的並存時機
晃餌與鉛位置的相互關西
晃爾與自然界變化的一些互動因應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7-4-30 13:56:26 | 只看該作者


感恩阿  真是收穫良多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7-5-11 23:12:19 | 只看該作者
真是收穫良多看完後受益多多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7-7-30 00:07:39 | 只看該作者
大大謝謝你阿!
寫的那麼仔細
感恩喔!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7-7-30 19:50:1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看過文章
收穫很多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7-8-18 23:09:24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  受益良多  我會謹記在心  謝謝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7-8-22 16:28:53 | 只看該作者


好文一篇
推..............................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7-9-22 17:55: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用心去體會 於 2007-2-1 05:00 發表
轉述http://tw.myblog.yahoo.com/g-0003423/article?mid=16


磯釣 - 晃餌大作戰


第一, 我在文中並不是輕視用幼線的釣人, 也絕無此意. 我認為幼竿細線釣大魚是一個大部份釣人所嚮往的釣道之依歸, 釣魚其中一個樂 ...

門外漢 只吸收一點點而已 謝謝ㄋ!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7-10-16 00:06:0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無私努力的張貼喔.我真佩服你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7-10-16 10:16:09 | 只看該作者
磯釣版越來越熱鬧了....
感謝大大的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7-10-16 11:34:05 | 只看該作者
寫的不錯..
但似乎能更深入些...
期待後續...^.^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08-11-1 11:21:53 | 只看該作者
大大謝謝你阿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8-11-18 00:24:34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篇好文章學習ㄌ~感謝大大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8-11-18 07:18:3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大的分享  我又上了一課!!! :kuei07: :kuei07: :kuei07: :kuei07: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08-11-18 18:07:38 | 只看該作者
很棒的心得分享
感謝樓主啦 ~

不過磯釣這東西還真的..
越學越覺得要學到會真的有難到
學無止盡學無止盡
分享到Facebook
19#
發表於 2008-11-19 06:25:13 | 只看該作者
文章淺顯易懂....對我這個磯釣入門者..可真是受益良多
多謝大大真誠發文
分享到Facebook
20#
發表於 2008-11-30 02:18:02 | 只看該作者
細鈎\細線鱼易吃入口、卻不一定釣得到魚。
常聽一堆釣鱼人吹說、今日斷了上百下或斷到好恐佈!
結果只上來巴掌大或斤級的小魚。
如果大家都能拜讀此文\而從中體會鱼之習性、想必再斷時就會自我反省了!
目標何種鱼‧何體型就該挑選合適号數之竿子、幾号竿配幾号線、鈎的號數大於線﹔這樣的装備就不會一再放鱼﹔才能幔幔體會釣大鱼的感覺與經驗!
吃得多~斷得多~不如吃幾下~釣幾條!如何用粗線讓魚就餌才是更高的學問。
大大的經驗分享~受益良多~期待下文。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6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