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8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溫上升 北海魚類「縮水」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7 13:4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2月6日 上午5:19

相關內容



                                                      本報2014年2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江惟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最新研究,北海部分魚類物種體型縮小可能和海水溫度升高有關。科學家發現,隨著海水溫度升高,北海的魚類物種40年來體長縮水了29%。
        近40年分析 不同魚種「同時」縮水
魚的體長縮小可能也和食物多寡和捕撈增加有關,但是阿伯丁大學漁業科學家認為,許多物種「同時」體型縮小,應和氣候變遷有關,尤其是海水溫度的上升。
科學家發現,北海海水溫度在38年間上升了1℃至2℃,同一期間,黑線鱈、沙鮻魚、鯡魚、挪威鱈、鰈魚和比目魚的最大體型縮小了29%。
研究主要作者、阿伯丁大學生物科學院研究員Alan Baudron說,「我們的分析顯示,大部分我們研究的魚種,尤其是黑線鱈、沙鮻魚、鯡魚、挪威鱈、鰈魚和比目魚,在這段期間內都出現最大體長縮短的現象。」        唯一共通點:海水升溫
研究人員指出,魚在溫暖海水中較早成熟,接著便不再成長。1970年至2008年間,北海北部的黑線鱈和南部的沙鮻魚縮水幅度最大,高達29%。但並非所有當地物種都有體型縮小現象,鱈魚的體型很穩定,比目魚僅縮小1%。
「有趣的是,這個現象出現在攝食習慣不同、棲息地深度不同、捕撈死亡率也不同的多種魚種身上。」而,「這些魚種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經歷海水升溫。因此海水升溫很可能是影響魚體型的諸多原因之一。」
「最大體型縮小的期間剛好和北海海水溫度上升的期間吻合。」
Baudron博士說:「北海海水溫度上升幅度並不特別大,約2℃,但似乎就能在魚的成長率上觀察到變化。全球海水溫度上升幅度不一,我們認為這種跨魚種的體型縮小現象應該也會發生在其他暖化幅度更高的海域。」
該研究由蘇格蘭海洋科學協會資助,分析來自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超過30年的商業魚種年齡和體長等年度資料,發表於全球變遷生物學期刊。阿伯丁大學研究團隊希望藉此研究,帶來更多氣候變遷影響漁業生產力的深入研究。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14-2-7 14:21:3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14-2-7 15:28:29 | 只看該作者
跟人是一樣的.....
天氣熱就吃不下....
海裡面可以吃的東西相對的...也長不太出來....
要吃就比較少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14-2-7 18:56:08 | 只看該作者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14-2-7 19:43:0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7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