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7254|回復: 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池釣浮標(止水型浮標)的秘密(一) ── 理論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18 22:37: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野釣雜談     池釣浮標(止水型浮標)的秘密(一) ── 理論篇
一、前言
    有關浮標的理論與實務,談論的人很多,只要對釣魚有經驗的人,其對釣魚的研究,最終的焦
  點,也必定走向浮標理論的探討。浮標是池釣釣組的組成之一,且與魚獲息息相關,因此,瞭解
  浮標原理,是進入池釣的第一步,對浮標瞭解愈深入,其境界愈高。在此,提出個人對浮標的心
  得,提供新進入池釣界釣友參考,也希望諸君先進不吝指教,相互切磋。
二、浮標的功能
     探討浮標理論前,讓我們先確定浮標的基本三功能,測知水深、餌料狀況、魚就餌的動態。
     並非不具備上述功能的浮標或釣法就不能釣魚,例如不用浮標的沉底釣、漂流釣、直感釣、
   拖釣,或者是使用浮標的浮釣、拖鉛釣法等,都與功能的其中一項或多項逕庭。不過,同時具
   備上列三項功能的浮標釣,是一種比較精準,具高效率,且針對刁嘴魚的垂釣方式,那是不能
   否認的。也因它的精確性,所以就有它的限制性,例如水流急、風力大、距離遠等,就較不能
   適用了。
三、何謂浮標的敏感性、穩定性
    浮標的性能,最常為人所提到的,是它的敏感性與穩定性。
    一般性的定義,敏感性是指反應魚訊的能力,穩定性是指減低非魚訊等雜訊如水力、風力、變
  動的浮力等能力。只要材質適當,如目前通用的馬魯沙輕木、孔雀羽根、高密度保麗龍、通草、
  空心塑膠、芒花桿、蘆葦桿等比重輕的材料均甚佳。通常浮標的外型具有圓弧狀者,其敏感性就
  不至於太差。而在穩定性方面,首重浮標的防水塗裝。
    大家都知道,浮力的大小是物體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浮標的標體以鉛錘、釣組零配件
(轉環、魚鉤等)的重量壓入水中,也就是標體的浮力和鉛錘的重量抵消,而達到一個平衡的狀
  態,當魚鉤加上魚餌後,因魚餌的重量破壞了原來的平衡而向下沉(當然也包含魚餌本身所承受
  的浮力),當浮標標示桿多沉下的那部份所產生的浮力能抵消魚餌的重量時,它又產生一個新的
  平衡而停止下沉。如果標示桿下沉所產生的浮力小於魚餌的重量,浮標就一直下沉到魚餌貼底。
  當魚來就餌時,由於魚嘴碰觸魚餌所產生的力量或位移,影響浮標的平衡,而產生動作或變化。
  這就是浮標的基本原理,釣者藉由浮標的動作變化來決定揚竿的時機。
四、浮標標示桿和垂釣的關係
    現在,我們來思考浮標的三項功能,測知水深、餌料狀況、魚就餌的動態和浮標標示桿浮力的
  關係。
  1、測知水深


調整鉛錘重量,將浮標標體壓入水中,標桿浮出水面,空鉤不能碰觸水底,此時即完成浮標
   的基準點調整。魚鉤加上一顆魚餌後浮標標示桿勢必受魚餌重量影響而下沉,下沉的目數因標
   示桿本身產生的浮力大小及魚餌重量的大小而不同。魚餌輕下沉少,魚餌重下沉多。標桿粗浮
   力大亦下沉少,標桿細浮力小則下沉多。如此測試完成後,再以二顆餌測試,記取其相關位置
   的目數,將浮標往上移,加深浮標以下母線的長度,在雙餌的狀態下浮標標桿目數顯示和單餌
   測試時目數相同,則水深即等於下鉤子線長度加浮標以下母線長度再加浮標水面下長度。
     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1)浮標以上的母線不能被釣竿繃緊,避免將浮標以下的母線拉斜,否則測出的水深是不正確

的。

   (2)確定測試過程中,魚餌的大小應相同。
   (3)控制水流及風力對浮標造成的影響,會把水面下的母線拉斜。
   (4)避免測試過程中,魚來索餌的干擾。
   (5)定點拋投(水底可能凹凸不平)。
   (6)浮標標桿浮力不能比魚餌重量大很多,如果一顆魚餌的重量只能只能拉沉標桿的長度(目
        數)極短,測試的精確度誤差比較大。

2
、餌料狀況


經過上述測知水深的過程,記取空餌、單餌、雙餌時標桿的目數,即能掌握餌料在水底的狀
   況,得以掌握換餌的時機,避免無餌空等魚訊,浪費時間。如果標桿浮力太大,而魚餌的重量
   拉沉標桿的目數很少時,有餌無餌的判斷較為困難。

3
、魚就餌的動態


釣組與魚餌在水中保持平衡的狀態,當魚就餌時,必定破壞原來的平衡而引起變化,浮標可
   能下沉、可能上浮,亦可能斜拖或抖動,這跟魚種、魚的大小、魚的食慾、魚的警戒心、釣組


的搭配調整及浮標的敏感性等都有關係。每位釣者皆希望能有漂亮的魚訊而揚竿中魚。何謂漂
   亮的魚訊?就是較大、較快速動態的浮沉變化。大體來說,較細標桿的魚訊動態較大。
五、池釣浮標的基本認識


池釣浮標,通稱止水型浮標,顧名思義,其使用的場合,在水流的要求條件上,限制性較大。
   其外型都差不多,都是兩端略尖的長圓柱形。不像溪釣的浮標,小小的一點,變化多端,名稱
   取的迷死人。
     不同池釣浮標較大的差異性包括

1
、標體圓徑的大小及長短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浮力。一般皆以浮力的大小而授予它一至十二
      之不同編號等級,號碼小浮力小,號碼大浮力大。不過,不同廠家生產的浮標,編號雖然相
      同,浮力大小的差異性還蠻大的(溪釣浮標這一點就做的比較科學化,希望釣具商能夠改進,
      造福廣大的消費群)。浮力大的浮標吃鉛重,適合長竿(易拋遠)、深水(沉的快)、風大(比
      較不會在拋投時被吹偏方向)的場合,或是使用大鉤釣大魚的釣法。

2
、標示桿粗細、節目長短、節目顏色排列的不同。粗標桿浮力大適合遠看及大鉤浮釣,細標
      桿浮力小魚訊敏銳。節目的長短配合餌料的大小重量。而標桿其節目顏色的搭配組合,應配
      合不同的背景及天色,尤其是上端浮出水面的幾節,否則瞇著眼睛也看不清楚。這是否也應
      列為浮標敏感性的因素之ㄧ呢?故可知,由於不同標體大小、不同的標桿粗細、以及不同的
      標桿色目,相互搭配組合,也就造成了多采多姿的浮標世界。
六、影響浮標穩定性的因素
    讓我們先思考產生雜訊的原因。浮標立於水中成平衡狀態,除了浮標變形、破裂滲水及外表塗
  漆的吸水,如果沒有外力影響,它就不會產生動的變化(為了分析的單純化,餌料的逐漸溶化在
  此先不予考慮),也就是沒有雜訊。因此,雜訊的產生,必定是來自風力及水流。
(一)風力的影響:風只能在水表面吹,它還不至於在水裡吹,所以露在水面以上的釣組才受風
      力的影響(當然風吹水會動,在此歸納為水流的範圍)。而露出於水面上的,只有浮標的標
      桿及浮標以上的母線(所以稱之為風線)。如果標桿細、露出水面的長度短,且將竿尾及母
      線壓入水中,則風力的影響就大大的降低了。只是風力影響拋投的準確性,其引起的波浪,
      將使微弱的魚訊,更難以提早發覺及掌握。
(二)水流的影響:說到水流,這真是垂釣的大敵,水流會帶動所有的釣組,水阻大的流的快,
      水阻小的流的慢,而且又彼此相互牽制,好像舉行二人三腳賽跑似的,情勢大亂。水庫垂釣,
      幾乎沒有水流問題(在此所說的水庫,是指曾文、翡翠等大型水庫,非小型的蓄水堰堤,如
      青潭堰、直潭壩等)。池釣呢?竿短、水淺,問題不大。影響最大的是河川釣,每當颱風、
      暴雨過後,以及水壩洩水時,水勢洶洶,釣組根本無法固定,跟溪釣急流沒有兩樣,故垂釣
      需慎選天候及釣點。
七、池釣浮標的敏感性重於穩定性
    池釣浮標為何都做成長圓柱形呢?為何不像溪釣浮標有的作成圓球形呢?這無非是為了儘量
  提高浮標的敏感性。
    前面提到,浮標敏感性的定義為反應魚訊的能力。魚吃餌時改變了浮標的平衡而造成浮沉變
  化,這就是標準的魚訊。如果我們不考慮浮標標桿浮力的影響,而僅就標體下沉這一動作變化考
  量(一般釣友稱為破水性,而正確的稱呼叫流線型),由於水會對運動物體產生水阻力,而阻力
  的大小和物體運動方向的截面積成正比。圓徑大的其下沉阻力也大,也就是說敏感性較差,因此,
  相同容積(浮力相同)的圓球形浮標和長圓柱形浮標,其敏感性之優劣,明顯可知。
    前面亦提到,風力、水流會造成浮標的的雜訊,其實,風力、水流應只會對浮標造成水平位移
  的橫向運動,這還稱不上是雜訊,但為何會形成浮標下沉的假魚訊(雜訊)呢?因為,浮標受風
  力、水流影響產生的位移快(移動距離多),而水底下鉛錘、魚餌產生的橫向位移慢(移動距離
  少或沒有位移),相對的就使浮標受到垂直分向力量的影響而下沉,這才成了雜訊。一般釣友的
  概念中,皆認為圓球形浮標之穩定性較長圓柱型浮標為優,實際的情形如何呢?等速水流對物體
  施力的大小(也就是水阻力的大小),和物體迎向水流方向的截面積成正比,經過計算(有興趣
  的釣友可以自行演算),同體積的球形浮標還是略大於長圓柱形浮標(除非長圓柱形浮標的直徑
  縮小到圓球型浮標直徑的五分之ㄧ以下),也就是說,就此理論觀點而論,圓球形浮標比較會受
  水流的影響,但在前述受向下的垂直分向力量,以及長圓柱型浮標的長度較大,比較會產生傾斜
  效應(浮標斜倒),故圓球型浮標的穩定性,其綜合表現還是優於長圓柱型浮標。


因此,浮標為改善其穩定性而作成圓球形,卻犧牲了極大的敏感性,值得嗎?相信溪釣的浮標,
  在那錯綜複雜的急、亂瀨水流情況下使用圓球型浮標,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而池釣浮標也就沒
  有這個必要了。
八、零浮力
    大家應該都喝過茶,可能也都泡過茶(不是目前流行的老人茶,而是用大玻璃杯泡的茶),不
  知您是否曾欣賞過用開水泡茶(第一泡茶)時茶葉在杯中的浮沉現象呢?有的茶葉帶茶桿比較
  重,開水一沖就沉在杯底,只是葉子的就浮在水面,當茶葉慢慢吸收水份後,就緩緩的下沉,有
  的附帶小氣泡的,就在杯中上、下浮沉,而有的在水中間維持一段時間不動。這種在水中間不動
  的現象,稱為自由浮體(TAKE
FREE
BODY,在太空中只要物體本身沒有動力,而又受不到其

  他引力的影響,就是一種自由浮體),目前許多釣友稱之為零浮力。
    也就是說,當物體的重量如果和其產生的浮力相等時,你把它放在水中的哪一個位置,他就定
  在那裏,即不上浮也不下沉。如果浮力多了那麼一點點(釣友通稱為殘餘浮力),物體就會往上
  浮,直到物體浮出水面的那部份體積抵銷了浮力為止。而如果浮力少了那麼一點的話,物體就會
  下沉到底。讓我們的腦力來想像一下,如果一支浮標以鉛錘調整而達到零浮力的程度,只要魚一
  靠近,其引起的水流、水壓的變化,就會影響浮標的平衡,更何況魚就餌時所產生的變化了。這
  是否就是釣者追求浮標靈敏度的最高境界呢?
九、零浮力的運用
    要將浮標調整成在水中成為自由浮體(零浮力),可能嗎?絕對可能。問題是浮標要完全沒入
  水中,溪釣者稱之為潛水式釣法,但連標示桿亦沒入水中的浮標如何讓釣者賴以垂釣呢?如果使
  用不會產生浮力也沒有重量的標示桿,使它能突出於水面上,是否就可解決問題了?那什麼材料
  不會產生浮力且沒有重量呢?沒有。或者使用其浮力和重量相等的材料(其比重和水一樣為1)
  當作標示桿,可以嗎?不行,因為它在水面上只有重量並無浮力的存在。因此,這只是一種理想
  化的狀態。實際上目前所採行的辦法,是儘量接近這一理想而已。除非像溪釣者站立水邊透視水
  中浮標的動態垂釣。例如採用超細標桿或使露出水面的標桿極短等方式,就是追求這一理想中的
  敏感性。不過,在浮釣中,餌不碰水底,因餌的大小很難控制每次都完全一樣大小,因為同質地
  的餌料,大顆餌料的重量必定較重,故一味追求敏感性可能有點鑽牛角尖,但在溪釣、釣鯽魚或
  使用生餌(如蝦仁、蚯蚓、魚蟲)、麥片等釣法時,因其餌料的特性很輕,故尚可一用。
十、底釣法與零浮力 - 論實心標桿浮標
    讓我們的腦力再發揮一些想像力,如果釣組已經調整成自由浮體(零浮力),當魚鉤掛上魚餌
  後,浮標被釣餌的重量拖沉,一直到雙鉤上面那顆餌(較短子線的那顆餌)亦已著底時才停止,
  此時魚餌很自然的躺臥在水底,幾乎沒有力量牽制它,當魚來食餌時,是否比較不會引起戒心呢?
  是否比較沒有阻力呢?是否魚餌一動浮標就跟著動呢?這就是底釣法的精義,廣泛的運用於池釣
  及水庫、河川釣中。
    許多釣界前輩對浮標調整的立論很多,不論是「調幾目釣幾目」的簡單易懂法,或是去掉單鉤、
  雙鉤的調整法,更甚而計算浮標頸浮力的調整法,個人認為,其唯一的目的,都是在「豪豪」計
  較浮標標示桿浮力變化的問題,也就是尋求最佳的零浮力的目標。為了浮標標示桿既要突出於水
  面,又因魚訊發生時其升高、降低的浮力複雜變化,不知白了多少釣友的少年頭。
    其實這一切,都是浮標空心標桿惹的禍,只要諸位釣友仔細回想本文前面的論點,必有所悟。
  因此,實心標桿浮標應運而生,獲得頗多釣友的青睞及使用。
    實心標桿浮標,其標示桿只能當作是一個信號目標,而和浮標的浮力幾乎沒有關係。空餌調整
  時,鉛錘壓沉浮標標體,標桿露出水面,使浮標能達到有餌即沉,與餌料大小無關,無餌即浮的
  地步,充分發揮零浮力的妙用。至於實心標桿太細難以判讀的問題,只要像海釣釣臭肚魚(象魚)
  的浮標一樣,在標桿上端加粗即可(當然使用的材質重量要輕),因為實際垂釣時,比較粗的觀
  看點突出於水面上,並不會引起浮力的問題。
十一、結語
    在眾多的釣魚活動中,池釣,包括野塘、水庫、河川釣,是較安全、舒適、花費時間較短的一
  種垂釣型態。由於其垂釣裝備及垂釣場所的便利性,深為繁忙工商業社會一般人士所喜愛。但是,
  環境生態的汙染破壞,垂釣人口的日益增加,造成魚源的枯竭及魚類食性的謹慎化。以粗糙的步
  驟及一知半解的關念垂釣,已難以達到理想的釣果。
    水中無魚了嗎?以個人的垂釣經驗來說,釣點內的魚絕對比垂釣者想像或感覺到的要多的多,
  問題是如何誘騙魚來就餌,及魚來吃餌時浮標是否能忠實的反映魚訊,將是提升垂釣成果的重點
  所在。
    魚生活在水中,我們看不見,釣者依憑經驗及想像來進行垂釣,這是多麼主觀、一廂情願的一
  件事,因此,垂釣時的缺失,往往不容易發覺改正。
    浮標是偵測魚訊的工具,如何正確運用、精確調整,充分瞭解掌握,正是一位垂釣者需要深入
  探討的重要課題,您說是嗎?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9-18 23:01:54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9-18 23:12:3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分享釣技.......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9-18 23:23:01 | 只看該作者
真是有深入到!!!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9-19 00:31:5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3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9-19 01:21:13 | 只看該作者
...........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9-19 02: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感謝大大提供意見 讓我對如飆ㄉ認識 有更深ㄉ了解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9-9-19 11:12:4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kuei01: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9-10-2 12:20:0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的分享,真是篇好文章.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9-10-30 23:17: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感謝大大分享經驗,可謂受益良多.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9-11-3 21:49:4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10-7-17 19:21:5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獲益良多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10-7-28 04:00:2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於 2012-5-30 16:01:28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表於 2012-7-5 05:45:4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於 2012-12-6 10:47:15 | 只看該作者
嗯嗯~~真讚喔~~~看來各方面考慮到~~~氣候 水流 氣壓 環境等等變數~~不錯文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於 2012-12-9 01:33:00 | 只看該作者
真的是受益良多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於 2013-1-24 02:23:44 | 只看該作者
真是有夠深入.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發表於 2013-3-15 23:41:58 | 只看該作者
受教了...感恩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4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