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在養海水魚
希望可以提供點淡水魚的經驗參考
魚類顏色的維持主要來說還是在必要元素的有無
然而這得去思考到底原生地有的是什麼?沒有的是什麼?
以淡水魚來講
亞馬遜黑水域而言..固然酸軟是特色..
但是也需要思考造成酸軟的原因..
黑水裡擁有的是很多植物造成的酸
這樣環境下也得在毫無污染的環境才能讓魚類有辦法生存
如果只是表面的酸軟
卻忽略了造成這樣水質的本質
模仿了形卻沒有抓到該擁有的環境
魚還是沒辦法養久
我想海水魚微量元素的需要是必然的
但至於是不是天然海水就一定有用?
如何長期維持所需要的物質
就是需要考慮的地方
足不足..還是可以透過測水了解
KH?GH?
當然硝酸鹽.磷酸鹽這些海水魚可能比淡水魚要求的還嚴苛
該有的有..不該有的就去除..
甚至海水還需要考慮矽酸鹽的部份
(例如坦湖慈鯛的黃金比例是KH=7 GH=7 pH=7 這需要沒有污染的水質控制
微量元素要充足 也不能有營養鹽的存在造成水質的汙染)
再來考慮的就是食物的選擇
當然一般蛋白質的食物是魚類主要需求的
但其實藻類食物也對魚類的顯色很有幫助
畢竟自然環境下魚類的食物是很多樣化的
以我自己淡水魚的經驗
有些營養是無法從單一食物取得
我也常用兩三種飼料交換使用
也會完全避免使用活餌
避免體內蟲的問題
不知道上面的回覆有沒有幫到大大
要不然可能要找其他有海水魚經驗的大大才行
PS: 大大的海水魚很漂亮 謝謝分享 ^^
[ 本帖最後由 rl0711 於 2010-9-21 22:2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