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竿力道制衡要訣﹔
4 C. J4 c. T; G7 H& V# {: d' v0 S! A
揚竿力道究竟多少才算及格,每個人定義不同,有人說鉤子不離水面就可以,有人說不超過3呎高,不管哪個對因為因人而異
" D6 i- W: G& t8 R,其中也牽扯到釣竿的軟硬度,及拋竿遠近因子,還有釣場水域深淺,我們排除釣竿硬度因素,就談談水域深淺問題,深場如果
9 j/ C" V3 i8 B- e6 E9呎水深拋竿9分滿,便可以制服福魚,那水深4呎呢,是否也拋竿9分滿,答案確定是不行,原因有二﹔1﹔深場水域的魚通( C8 F2 n& `- r+ \7 v2 Q- W
常自認處在安全地帶無危險,忽然被鉤中第一時間反應不是很暴衝,但是淺場的魚便不是那樣,他是懷著警戒心態就餌,一有風! Z1 f1 f4 _, o1 k' X; f2 }
吹草動即會驚動流竄,何況是被鉤中,一但被鉤中魚只有往池中心逃逸,且暴衝極快,故而有此一說,越是淺場竿子越長,便是
4 p% x; x# _) z- i& Y此理,那第二因素呢,其中牽扯到弦長問題,設水深8呎,竿長12呎調組同長12呎,總計24呎減去水深8呎,拋線9分滿+ V9 W" K: k I) |5 O$ L
實際釣點離岸邊約14.5呎,24呎減14.5,由數據中可知有9.5呎的緩衝距離,但是淺場如水深4呎卻只有5.5呎0 D2 F- Z& @' p, h- E
的緩衝距離.
4 b- _8 k# c0 l$ }! y7 [% S! o4 h了解深場與淺場不同之處,相信您已知到該如何處理,其次談談揚竿力道,除了您拋線幾分滿需要視釣場調整控制之外,揚竿力
; [4 |+ H [% L9 X4 v道確實是一門難以控制的動作,人類每個人體能不同腕力臂力,竿子輕重長短不同,神經系統反應不同,那也安捏,又牽扯到哪
3 b) q5 K6 S, v5 o去了,又不是談醫學,呵呵...稍安勿躁,相信您在池邊見過新手釣魚吧,他們揚竿的力道幾乎使出全力,但是他們並不故意* | p5 J4 }7 G! K- U5 T8 Q/ i2 Z
的,當我們將調組拋入水中,兩眼緊盯著浮標看,此時內心期待著魚訊,以至於精神緊繃,當視網膜傳導詢息給大腦,並由大腦
3 }/ ]' D2 G5 p下達指令給手臂,此時因興奮加上緊繃的肌肉,我們便會以過度暴衝的力道揚竿,細小的子線當然不堪一扯,那麼我們該怎麼應* W, H F3 P9 {0 l1 ]& J
對,因為這中間牽扯著每個人的體能狀態,精神狀態,我們能說揚竿要多高或多少公斤為準吧,心理因素由心理克制,跟在我身
; [+ z% t* G0 ?: R邊學釣魚的同學,我常會要求他們反向思考,當您的調組餌料確定沒餌的時候,您該不會咻一聲用力揚竿提起換餌吧?,相信您
* b1 Z0 }' o1 J* @% m/ i* z會輕輕的提起釣竿,嗯~~是的這便是我們要的揚竿中魚的力道,如何夠輕了吧,當然聽起來就那麼簡單,不過實質上人卻很難. c+ c+ v' T/ [) a& L9 l
戰勝心理因素,如果您注意一下身邊的一些釣魚怪胎,經常殺魚於寂靜無聲中,現在開始練吧將心態反轉,當浮標訊號傳導出來2 N7 p! L2 y- Y% U, X- G# i
時,不要心理一直想著快中魚了,而是想著快沒餌了,當浮標下頓的一瞬間您就當他是沒餌料了輕輕提竿吧,不過您或許會很不
7 a1 j5 @9 ]$ \$ f- _6 H自然需要時間去適應,不管您用什麼方式只要能克制您那緊繃的肌肉,興奮的心理,揚竿力道盡量要求平順柔和便可.
9 \- @( U4 _+ [. u
& Q: H; {; ?* b1 ~3 Y揚竿力道達到一定水平,柔和平順的時候,您的漁獲也將提升,因為您揚竿的破空劃聲已不再讓魚有警戒心,您斷線機率降低,# f( G1 b. }7 X4 Z
釣點裏的魚兒不會因斷線而受驚嚇不聚,恭喜您已進步更邁上一層., U; n& f/ d* M
9 S6 y( k' l$ f1 M6 y
釣組搭配改進﹔(母線)
1 H; C( b) t5 T9 k Y, K( \
) b+ q, @& l* x V$ t# v: F這一環節較簡單,通常母線我們採用較無延展性的線,子則採用線較有延展性的線,如果母線採用子線材質便會釣越長,需要隨' b3 o& Q# C6 w- Z
時注意標高,不過卻能降低斷子線機率,現在我們來動個手腳,喔!這樣很難聽,換個名詞吧!,動動腦應變一下如何,就將兩
# ]: M9 b, N. @ Z' P8 w者結合一下,一般通常魚池鮮少池深超過8呎的,設釣竿12呎母線我們用8呎上面轉接子線材質4呎,您認為行得通嗎? 如此
9 l) K4 |8 A. ~0 D9 _一來不影響釣棚不需一直注意標高,讓上面的4呎有延展母線去抵銷魚的拉力,這是一種變通方式,對斷子線有些許幫助,不過- p# u8 o n- T3 E9 B
還是練一練基礎才是當務之急.4 u7 R* r% G% i. H
/ E$ {4 Z+ x) U' }
斷線與雙鉤距關聯﹔
Z1 c9 O3 J, y: R- ?* \5 O- M* ^+ C$ |( G- o: _
斷子線與雙鉤距有關聯嗎,答案是確定的,如果您稍注意一下,不難發現斷線機率以下鉤最多,因為台釣法中是以雙鉤為主,/ e A) M1 W: G4 A" s$ J0 m' x
有一問題經常被質疑,究竟是上鉤釣魚下鉤誘魚,還是下鉤釣魚上鉤誘魚,各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有人使用單鉤釣魚
8 P9 O5 n M& `! q W7 v不可否認單鉤便無此一問題,單鉤的優點不容易斷子線,標訊容易判讀,缺點集魚較為不利,由以比賽中更甚,在此我們針對雙
! ` ?5 P1 A& q9 U4 a1 [; X2 ^鉤說明,雙鉤必是一觸一托,觸多觸少是浮標調整決定因子,但托卻是子線雙鉤距因子,托多托少也可藉由操竿控制,為何斷子) s, E' F: ?' i7 P/ S
線都是下鉤居多,下鉤平躺魚池底受浮標引力不多,魚很容易便可以吸食,如果鉤距過大下鉤便容易入魚嘴過深,招到福魚利齒5 j! a8 E+ G* o1 y$ ?& `5 |$ k
磨斷,當您發現一直斷子線請先檢視一下,是否下鉤,如果確認請將鉤距調小,鉤鉅大小與魚就餌意願高底,有極密切的關聯,9 ^* q8 I5 f3 H+ f
順帶一提,魚就餌意願底,雙鉤距加大,反之減少,如果仍是斷線頻率過高,或許考慮將標下調一些,直到不斷線,如果調到極
7 ?5 K4 M4 B7 R7 p7 h8 M點還是斷,建議換一支標選鈍標或大一號標試試看,關於浮標敏鈍,請參閱浮標漫談一章.
! \# H1 i" V& }' q6 l2 h1 J+ {+ W( j9 {( v) @; K2 [/ W
浮標與子線搭配應用﹔, z1 p7 \% N! o* I& d& y
) G$ l$ `$ H2 {( O2 u. M+ E
在做釣的途中,如遇上魚兒歸毛就餌,我們會採取換更細的子線,或換小一號的浮標,由此可見細線小標是專們對付,魚兒就餌
& J" L) }* |( b( k1 z- S5 {' w意願不強烈的時候,當然除漂釣,一般能大就大能粗就粗,因為起魚速度快魚獲多,不過有些狀況不得不換細傢伙,但是細傢伙
5 F" [, `% M O5 V搭配不適當卻會讓您叫苦連天,在同樣的釣場別人0.4頻頻中魚起魚,您也一樣0.4也頻頻中魚,但不是頻頻起魚卻是頻頻
2 D M& Z: _; K6 l8 O$ {0 l斷線,終致魚群散去,這一章中只是提醒您,必須視魚情就餌狀態選用浮標與子線,不要一開始便以最靈敏的調組做釣,除非您$ ^+ W) L# D F9 l# m% w
對天候魚情池性非常清楚,做釣之前先觀察一下鄰座魚兒的就餌意願高底,以下為口訣﹔6 D8 _, ]5 v5 U, x& S
殺咬大標或鈍標配粗線,一般咬度中等標配中等線,歸毛輕標或敏標配細線,但是更換釣組有先後次序,在歸毛中先換標未能達
. ?6 S/ `# C: I; q: E5 G. ^& {到理想再換子線,如果您的楊竿力道已練到無聲無影境界,且能搭配臂力腕力擅用釣竿張力,那您不妨一次將調組調至最敏狀態
: s# q, v6 Y* S+ E. S9 b/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