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挑戰大尾苦花為樂趣的釣魚高手
更新日期:2009/10/29 22:15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蔡聰挺】
苦花魚就是高山鯝魚,背部深灰色、腹部銀白色,當牠們在吃石頭表面的藻類時,身體一側一側的,在水面看會到銀白色一閃一閃的亮光,很像陸上螢火蟲的尾部一閃一閃的光線,所以有水中螢光蟲之稱。牠們生活的環境都是一些水流較急的地方,因此又有急流的勇士之稱,因為經常運動,所以特別健壯有力,特別是在博魚時的拉力,成為釣客的最愛。
苦花魚大都生長的高山溪流中,為了進行復育,很多溪流都有封溪護魚的措施,每年定期開放釣魚,一群喜歡上釣苦花的釣客,便經常注意相關的規定,在合法開放的時候進入垂釣,享受那一種拉力的挑戰,享受博魚時的快感。因為就如同釣友所稱的葉教授表示,他目前已不是在挑戰量,而是挑戰長度,所釣到的苦花經常在30公分左右,最少也25公分上,曾經釣過42公分長者。
葉教授目前是釣魚聯合國釣技討論區溪釣篇的版主,對溪釣有興趣的釣友可以上線閱讀或參與討論。接觸溪釣已有20幾年資歷,能由溪底的現象判斷魚兒的大小及數量,以及應該選用怎樣的設備下釣。但是首先要注意的,釣魚是一種樂趣,是一種遊山玩水的休閒運動,安全很重要,出門時裝備一定要齊全、不明的水域不要去、太深及水流太急的水域不要過,至少要二人以上同行,以便可以相互照應。而對初學者而言,在工具方面,葉教授建議要有防滑鞋、釣魚背心、21尺至24尺長的釣桿、登山背包、防寒衣/褲、帽子、偏光鐿、手撈網等,人多時還要有對講機、繩索等。之外最好多帶一套衣服服。(圖片/葉瑞鳯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