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210|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人隻到海蝦虎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6 19: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大安出海口掉到的ㄧ隻小小隻的
烏漆媽黑
跟淡水的蝦虎長的差不多
只是顏色跟體積不同而已
哪個可以吃嗎??
摸起來肉肉很嫩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9-6 19:34:05 | 只看該作者
類似這種東西嗎?
品種很多,有些無毒有些有毒,
以前有報導海產店沒有注意,
把有毒的跟無毒混在一起煮,
造成死亡的案例,
所以還是別亂吃比較好.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9-6 19:48:52 | 只看該作者
炸一炸還不錯內...很下酒...可是不知道有毒死人事件....我還蠻常到苗栗邱茂園後方的池子釣回來炸....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9-6 20:19:06 | 只看該作者
自己都說小小隻了...還要吃他..不解!?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9-6 20:30:05 | 只看該作者


找不到台灣之前發生的新聞.
參考一下.對岸的.
不認識不要亂吃比較好.
近日傳媒報導,內地湛江市有市民誤食有毒魚種「雲斑裸頰鰕虎魚」,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

「雲斑裸頰鰕虎魚」,又稱雲紋鰕虎,學名Yongeichthys nebulosus,為鰕虎科(Gobiidae)。與之同屬鰕虎科而在本澳出現的魚有俗稱為林哥的綠斑細棘鰕虎魚(Acentrogobius chlorostigmatoides)及巴布亞溝鰕虎魚(Qxyurichthys papuensis)。

「雲斑裸頰鰕虎魚」,體長可達12-18公分,體色略呈黃棕色,體側有3~4個大形黑斑,背鰭透明,帶有一些灰黃色的斑點。多棲息在沙泥底質的環境中,偏肉食性,以有機碎屑或其他小魚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本魚種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和澳洲等海域,中國南部沿岸及台灣海峽較常見。性喜棲息於砂泥底之沿岸、河口或紅樹林。其肌肉、皮膚和內臟皆含有毒,屬河魨(豚)毒素,過往其他地方均曾偶發因食用此魚種而引起之食物中毒事件。故「雲斑裸頰鰕虎魚」一般被列為有毒魚種,而不予食用。

河魨(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 及Anhydrotetrodotoxin),為非蛋白質毒素,對熱很穩定,即使經過高溫烹煮亦不能破壞。相信是某些魚種食了會產生河魨毒素的微生物(一般相信為雙鞭毛藻或藻類中的微生物,如 pseudomonas sp.)後,因為該魚本身具有高度河魨毒素抵抗性,不會產生毒害,反而會把毒素蓄積在體內。河魨毒素中毒主要以影響神經系統為主,症狀多於食後10-45分鐘產生,但亦可延至3小時才產生。常見症狀為嘴麻、手麻、腳麻、眩暈、嘔吐;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呼吸衰竭,但症狀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很少超過24小時)。腹瀉、腹痛等腸胃症狀亦可能產生,但少見。

所以作為入口商、魚欄及魚販,應選擇可靠及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水產,並要清楚了解水產是來自安全的養殖捕獲區,應清晰了解進口或出售的水產的品種及正確名稱,如對某種水產的類別及名稱有所懷疑,應向供應商查詢及要求證明。

而消費者亦應該向信譽良好的店鋪及攤檔購買水產,對魚的類別有疑問,應在購買前向店方查詢及了解。如仍有懷疑,就不要購買。應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魚類,同時注意,保持飲食均衝。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9-6 21:06:46 | 只看該作者
大安的出海口附近的野塘這種蝦虎很多.還有比這更大的呢.這種可食用的.沒事.不用怕.只是一隻太少了吧.......呵呵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9-6 22:31:49 | 只看該作者
這隻為點帶叉舌蝦虎可以吃請放心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9-9-7 00:55:01 | 只看該作者
太小隻~~~還是放生讓牠再長大吧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4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