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18-8-22 21:39 編輯
這裡我要分享的是KH對魚及水草健康的關係:
KH為碳酸鹽硬度,在水族箱中相當重要,會直接影響PH〔酸鹼值〕,
KH值是測量水的緩衝能力,足夠的碳酸鹽硬度可以預防PH值產生致命的降低與水質產生過份的酸化。
在許多地區,自來水的碳酸鹽硬度小於4,
而淡水水族箱之最適碳酸鹽硬度在4-6之間,甚至到10都沒問題.
非洲慈鯛魚則需要更高的碳酸鹽硬度.
但當碳酸鹽硬度太低時,對水草,海草或無椎動物生長會有不良影響,
碳酸鹽硬度會決定PH值的穩定性,有時PH質無法控制,
就是由於碳酸鹽硬度太低,當水中碳酸鹽硬度低時,對PH質的緩衝能力就越小,
因此PH質就越不穩定.且當碳酸鹽硬度越低時,水中CO2的飽和溶解量就越低,
因而造成水草所需的CO2不足.
以生物學角度,構成動物體植物體主要元素為碳,
若RO或黑土或草泥丸等行使離子交換,微量元素會降低,包含碳.
這也是為何不鼓勵人喝RO的原因,想試問同好們是不是使用RO而死魚或菌相倒(水濁)的經驗?
應該很多,我也是親身體驗過,草缸為了得到較低的導電度或是KGH,所以想到的是加RO,
但是死魚總是發生在加太多RO後,屢試不爽!
現在除了繁殖缸我都只用自來水加上簡易過濾.
其實PH,TDS的重要性遠不如KH.GK,水草缸中所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可以從KH中取得.
其中一個造成KH過低的原因是很多玩家會狂加RO(逆滲透水),
自來水已不足,KH還需要拉高,怎會加RO呢?
RO水是可以提供極低導電度的水,但是也因為自來水經RO膜後,
幾乎所有雜質都被濾光光,當然也包含了極重要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所以除非要繁殖否則RO能不用盡量不用.
我現在只有短鯛繁殖缸在用,因為TDS要求20~40,沒RO不容易達到,
但是很重要的是要常換水而且要持續下黴菌藥!
此外,市面上很多人用黑土作為底床,
其實黑土跟草泥丸一樣都具有離子交換的功能,
KH會因此而下降,等降到太低就是災難的開始.
而且據我在大部分水管的經驗,大多數人都沒設計底抽,試想看看沒底抽循環過濾,
日積月累,會有多少壞東西在裡頭可想而知,
所以有些店家會說需要一年翻一次缸,這可勞民傷財呢!
我的草缸2年多了,草一樣長的很好,我只有用矽砂加上底抽,偶爾虹吸管吸吸,就這樣.
而且黑土的成分也很重要,如果成份有問題或是含有重金屬等,魚再健康也頂不住.
有很多人喜歡在養魚的缸子種植一些水草,而不給予CO2供應,
此時植物所需碳源不足.自然會重碳酸鹽硬度去拉,
此時若在加個黑土.碳酸鹽硬度又更低了,如果再加個RO逆滲透水,
那緩衝水質所有一切的KH[碳酸鹽硬度],會嚴重的不足,
此時您的魚隻與水草將處於一個極危險的狀態.死魚倒菌就是結果.
可能有人會問,一些魚的原生水域TDS,KH等也是很低,為什麼沒有問題,
其實大自然中有源源不絕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一天 24小時的無限量供應,
水族箱只能靠我們添加,KH提昇錠則是不錯的選擇.
再來,太低的KH也會無法陪菌,4~5以上是培菌的下限,
硝化菌無法在太低的KH下存活繁殖,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水濁或是水面有油膜.
坊間有些錯誤提升KH的方法,比如說佳珊瑚砂,粗鹽,
大家可以做個實驗KH是會降低還是升高,GH會如何變化,TDS,PH….,
其實百害無一利,最好不要這麼搞~
所以簡單說,除非搞繁殖,否則不要用RO,草泥丸等,KH要維持一定水準4~10,
有底床建議設計有底抽,否則裸缸可能更安全 ,
黑土小心使用,定時定量提升KH,彈源充足 ……
一點心得分享~
[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09-6-3 18:4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