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表於 2009-4-28 21:41:58
|
只看該作者
學名 istoechodon tumirostris
中文名:圓吻鯝
俗名:更魚、憨魚、甘仔魚、鯃魚、阿嬤魚
棲息環境: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側扁,尾柄較長。頭小,吻鈍。眼小,吻長大於眼徑。口下位,橫裂,下頜前緣具有發達的角質層。咽頭齒2列,6.(2)3-2.6。鰓耙數90-100。無鬚。體被細小的圓鱗,腹鰭基部有一狹長的腋鱗;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略下彎而延伸至尾柄中央,側線鱗數66-74。背鰭前鱗30-3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背側呈灰黑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胸鰭和尾鰭為淡黃色,尾鰭的邊緣微黑。胸鰭和腹鰭有時呈橙黃色。成熟雄魚的頭部及胸鰭有顯著的追星。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在河川或湖泊的中下層水域,常會成群游動,具群聚性。利用下頜刮食附著在石頭上的藻類,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地理分布:分布於台灣和中國。台灣分布於台灣北部以及宜蘭地區河系的湖沼,但是現存數量並不多。 漁業利用 食用魚,小型者宜油炸;大型者煎食或清蒸皆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