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80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釣場攻略---黃(青)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1-14 10:4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各位大大們,小弟想在本版發幾個話題,針對海釣場之各魚種攻略,我相信版上有很多前輩高手,
希望藉由各位大大的經驗分享嘉惠新手釣友們,也藉此可以讓本討論區更增內容



海釣場攻略---黃(青)雞


  • 釣組:
  • 用餌:
  • 釣點:
  • 釣法:


參考資訊:(轉載自 http://www.ntut.edu.tw/~s1331338/new_page_13.htm 郭書凱大作
黃(青)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底食性魚種,用對餌後會狂咬的傢伙,在新豐遇過用小活蝦撥殼鉤蝦仁,往池中央丟,有時候餌還沒到底就被拖跑了.朋友在八里用地上撿到的爛小捲切片一樣狂咬.沉底釣時不要急拉, 甩過池中後慢慢捲回,有反應時兩手持竿,魚自然會拖到你忍不住時再拉.
分享到Facebook
2#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4 18:28:43 | 只看該作者
以下轉載自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main1.asp 台灣魚類資料庫


俗名  黃雞仔、包公雞、貢仔、黃腳佳仔   
中文名 黃擬烏尾鮗
科中文名 笛鯛科


形態特徵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6-2.8倍。兩眼間隔顯著突出。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呈弧形,側線鱗數70-72。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形。體呈淡紫藍色,腹部較淡色;體側上半部具大片黃色斑駁,且延伸至尾鰭上下葉。背鰭黃藍色;臀鰭、胸鰭淺藍色;尾鰭黃色。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擬烏尾冬亞科(Apsilinae)。
棲所生態棲息於岩礁區,水深5-150公尺處。聚集成群游動。以浮游性動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薩摩亞,南自澳洲,北迄琉球群島。台灣主要產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常見之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或底層延繩釣等漁法捕獲。煎食或紅燒皆宜。
分享到Facebook
3#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4 18:32:49 | 只看該作者
以下轉載自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main1.asp 台灣魚類資料庫

俗名  黃雞仔、雞仔魚、番仔加誌、黃公仔魚、黃雞魚、三爪仔   
中文名 三線雞魚 
科中文名 石鱸科


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背緣弧形隆起,腹緣略呈弧形。頭中大。吻鈍尖。口中大,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齒細小,絨毛狀,外列齒大;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頦部具無中央溝;頦孔1對。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胸鰭及腹鰭外側具腋鱗;側線完整,側線鱗數54-57。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II-XIV,第IV棘最長,軟條數17;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硬棘數III,第II棘強大,軟條數8;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背暗綠褐色,體腹白色;體側有三條暗色縱帶,但僅在幼時明顯,成魚則不顯著。各鰭灰褐色而帶黃色光澤。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暖水、高鹽度之岩礁或人工魚礁的外圍寬闊水域。通常成群優游,數量眾多,具有近海-外海洄游之習性。以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中部以南、東海至台灣。台灣四周海域之礁岩區及人工魚礁區皆可常見。
漁業利用漁期全年皆有,以夏季較多,以流刺網或手釣皆可捕獲,亦是休閒船釣經常上鉤的魚種。煮薑絲、味噌湯或炭烤皆不錯。水族館亦常飼養以讓人觀看其群游習性。在日本有養殖及人工放流,台灣則無。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6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