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864|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大便是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5 14:1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有進了新的野生魚, 箱子打開結果死到剩下沒幾隻.] 待在狂熱最常聽到的除了測水 (因為真的很重要),再來就是這一句話了. 在廣大的南美洲野採隊要補獲一隻稀有的野生魚, 需要經過群山峻嶺, 驚滔駭浪(廣大的亞馬遜流域), 氣候轉變, 躲避掠食動物, 部落及部隊的攻擊, 才能抵達原生地, 就算抵達原生地, 是否能捕獲野生魚也是未知數.(消費者:我要野生ooo短鯛, 野生xxx燈魚, 野生@@@異形. 店家:我目前店裡沒有, 我可以幫你訂魚, 你三到五天後再來抓魚->在台灣南美野生魚怎麼這麼好抓?????????) 捕到魚短暫的開心後, 便要從原生地返回出發地. 回到出發地後, 分裝配送, 經過美國海關, 上了飛機到達台灣海關, 再回到狂熱. 這些歷程只需要三到五天, 我是不會相信啦, 看過這樣的敘述後, 你仍會相信嗎? 為了滿足我們這些消費者, 魚隻由原生地千里迢迢地來到狂熱, 所經歷的時間實在無法評斷, 絕對不是三五天可以到達店家的. 打開箱子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甚至整箱全倒(這樣大的風險, 誰還敢進口野生魚). 敘述過進口魚隻的過程後, 接下來要進入主題了.   魚隻的運送過程, 造成魚隻的死亡, 剩下幾隻沒死, 再來就要經過狂熱超級無敵仔細的檢疫了!(檢疫必須經過白點, 細菌, 黴菌, 體內蟲, 甚至需要病毒治療, 完整檢疫至少要二至三過月<-->店家:這些魚已經檢疫一個星期, 魚隻沒有什麼問題????????->濫用抗生素的情況下, 缸子裡的病原體已經產生抗藥性, 下再多藥也沒用, 如何檢疫, 就算有下藥物, 也只是暫時壓抑, 停藥後, 病情就會再度出現, 通常停藥時間就是你把魚買回家的那一刻. 舉例來說, 仔細想想, 你生病嚴重時, 醫生開抗生素給你使用, 一定是三天以上, 回診後依症狀繼續投藥. 抗生素需要定時吃, 維持體內的藥物濃度, 如果沒有定時吃, 那你的身體就是抗藥性細菌的培養皿, 細菌在分裂繁殖很快, 10-15分鐘便可以進行分裂, 一隻細菌一個小時便有16-64隻後代, 要產生突變有抗藥性的菌種很容易. 之後, 你現在用的抗生素就沒用, 必須要用更強的藥物, 藥物越強也代表越容易傷害身體, 所以重感冒時醫師有開抗生素給你, 請按時服用) 這些剩下的ˊ魚隻在相同的情況下被分裝, 很多同伴都死了, 剩下這些還有呼吸的身體狀況會好到哪裡去. 魚隻的病況就會很多,  病況多, 投藥的劑量就會大, 治療的時間也變得更長. 藥物不會分辨什麼是好菌, 什麼是壞菌, 通通殺死. 所以, 當必須要大量投藥治療的情況下, 魚體內的益菌也會被殺光, 甚至肝腎也受到傷害. 當停止藥物治療後, 益菌少的情況下, 壞菌就會快速繁殖.(益菌的繁殖速度慢, 在合適的環境下, 一天分裂兩次; 相對於壞菌, 在合適的狀況下, 10-15分鐘分裂一次. 菌相有互相抑制的狀況, 把益菌想成是身體的軍隊, 可以有效的防治壞菌的侵略, 保護自己的地盤) 所以, 當狂熱將這些魚檢疫完畢後, 魚隻相對也是狀況不佳.(狂熱缸子裡的菌相經過無數藥物的鍛鍊, 當然也有益菌對藥物產生抗藥性. 在投藥時益菌也是被藥物抑制住, 當停藥後, 益菌自然可以繼續生存. 我們魚缸的益菌不是被鍛練過的, 碰到藥物當然會死掉. 狂熱的益菌在呼吸玻璃裡, 不會在魚體裡, 也不會到處活動被你帶回去. 帶狂熱缸子裡的呼吸玻璃回去也沒用, 因為缸子水質並不一樣, 且攜帶過程沒有養分送進呼吸玻璃, 益菌帶回家也死光光了) 魚隻狀況不佳, 體內益菌少, 帶回缸子便容易受壞菌侵犯, 也仍易受到其他魚隻攻擊, 被攻擊後產生的傷口, 又是壞菌侵犯的入口, 所以魚隻狀況會愈來越差, 最後死亡. 因此, 並不是檢疫完畢的魚就不會有狀況, 特別是那些開箱後, 大量死亡的魚隻, 檢疫過程長, 使用大量藥物的魚隻.相反地,那些開箱後, 沒有大量死亡的或者檢疫時沒有大量死亡的魚隻, 用藥治療相對少的情況下, 體內益菌存活也會比較多, 而這些益菌進入你的魚缸, 自然也會有益處. 這也是我要表達的數大便是美. 魚隻存活數量大, 檢疫用藥少, 體內益菌多, 對缸子的菌相會更有幫助.
   也許有人會問, 不要下那麼多藥就好啦. 病菌產生症狀, 症狀沒改善, 病菌便存在, 要把病菌讓你帶回家, 這是狂熱的禁忌.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推薦
 樓主| 發表於 2020-1-21 01:05:26 | 只看該作者
j0917632478 發表於 2020-1-16 22:55
感慨 真正能懂這些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不要說不認識的人 我就認識不少有養過魚的朋友 看到我的魚缸 就開始長 ...

  許多人養魚學到的只是認知, 並非知識. 知識必須要經過不斷的修正, 來達到合乎自然的要求. 現在學到的知識, 在未來說不定又會被推翻, 就是要這樣精益求精的進步. 而不是原地踏步, 認為自己已經對於養魚很專精了, 而不再繼續學習. 現在的環境反而是充斥著錯誤的觀念, 一錯再錯. 當到了一個不同的環境時, 願意將錯誤的觀念拋棄, 接納新觀念的人又有多少呢?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於 2020-1-16 22:55:29 | 只看該作者
感慨 真正能懂這些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不要說不認識的人 我就認識不少有養過魚的朋友 看到我的魚缸 就開始長篇大論的講說該怎樣該怎樣 魚才會漂亮 我這樣不行啦 之類的    有時被問起魚的價格 我說了後 被罵神經病 一個月就死掉的東西 花那麼多錢做什麼? 我又回說 我的魚很少死掉的 很多都養兩年以上了  當然.....繼續被當神經病
因為很多人的魚缸就是死魚>抓魚>又死魚>又抓魚 無限循環 覺得那是魚的壽命 根本不知道魚其實可以活很久(人工近親繁殖N代除外)
好希望能多一點人能看懂這些觀念 不要再繼續讓賣魚只是一個商業行為而已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20-1-20 16:59:02 | 只看該作者
j0917632478 發表於 2020-1-16 22:55
感慨 真正能懂這些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不要說不認識的人 我就認識不少有養過魚的朋友 看到我的魚缸 就開始長 ...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但是能驚醒的是能醒過來的人,
醒不過來的人,繼續讓他昏睡吧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3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