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搞不清楚同為石首魚科的黃魚、鮸魚、春子(假黃魚),最簡單的方式是看胸鰭及背鰭顏色。7 s { @% @% M. M+ T
4 s, U8 i/ J, }* X | | | | | 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中央上孔為直列縫型,外側上孔圓形;頦孔4或6個,中央4孔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前2孔細小。 | 吻上孔3個,孔如針尖般細小;頦孔4個,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前2孔較後2孔大。 | 吻上孔5個,中央3孔圓形,左右各有一外側上孔;頦孔為似5孔型呈弧形排列,中央頦孔隔成2孔。 | | | | | | 附枝31-33對,不延伸至頭部,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則無。 | | | | | | | | | | | | | | | | 體側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為金黃色,發光顆粒為橙黃色。 | | 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帶澄黃色,體側每一鱗片皆具褐斑,呈向前下方傾斜的條紋。 | | | | | | | | | | | 背鰭棘部褐色,末緣深褐色,軟條下半部褐色,上半部黑褐色,鰭中央有列深褐色點線。 | 背鰭基部黑褐色,軟條部淺褐色,末緣深褐色,每一軟條基部前緣皆有一深褐色點。 | | | | | 0 ^6 K, X9 h+ s
資料參考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灣魚類資料庫 $ z; l2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