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600|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教前輩這兩種是什麼魚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5-4 01:3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條我知道是石斑,但有正確的魚種名(學名)嗎?
(4/23於粉鳥林漁港釣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第二隻魚,有點像大目側仔?? 但又不太像!!??
從利嘴與側邊魚鰭來看! (從第三張照片--大目側仔幼魚來比較)
(4/30於朝陽漁港釣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大目側仔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真抱歉,要向前輩請教這兩種是什麼魚了!! 先向各位前輩,說聲謝謝!!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11-5-4 09:13:14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張圖事石搬的醫種第二跟第三張圖屬於大目七仔(台語)台灣淺水沿岸沙礁混合區有很多這種魚我在高雄港吉近海時常釣到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11-5-4 09:16:01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張圖是石斑的一種第二跟第三張圖屬於大目七仔(台語)台灣淺水沿岸沙礁混合區有很多這種魚我在高雄港吉近海時常釣到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11-5-4 10:32:24 | 只看該作者
哇!怎麼都這麼漂亮啊~~~可以當寵物飼養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11-5-4 12:37:04 | 只看該作者


Epinephelus coeruleopunctatus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Bloch, 1790)棲息深度 2 - 30公尺
中文名藍點石斑魚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瑩點石斑魚  
模式種產地no locality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td=1,1,229]白點石斑、石斑、過魚、白目仔、觀音鱠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東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  
最大體長76 cm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同種異名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Epinephelus caerulopunctatus, Epinephelus hoevenii, Epinephelus summana, Holocentrus coeruleopunctatus, Serranus alboguttatus, Serranus dermochirus, Serranus flavoguttatus, Serranus hoevenii, Serranus kunhardtii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典藏標本ASIZP0056200. ASIZP0056201. ASIZP0056202. ASIZP0058125. ASIZP0058243. BPBMI23268. FRIP00850. FRIP20352. FRIP21524. FRIP22345. NMMBP00011. NMMBP00790. NMMBP05453. NMMSTP00362. NMNSF00416. NMNSF00683. NTOUP200711-037. NTOUP200712-091. NTOUP200801-021. NTUM02048. NTUM02333. NTUM04304. NTUM04305. NTUM08223. NTUM08256. NTUM08257. NTUM08276. NTUM08277. NTUM08278. NTUM08279. NTUM08358. NTUM08359. NTUM08360. NTUM08361. NTUM08362. NTUM08363. NTUM08388. ...列出全部37筆...
英文俗名Ocellated rock-cod; Snowy grouper; Rock cod; Whitespotted grouper; White-spotted rockcod; White-spotted grouper; Whitespotted rockcod; Garrup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4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3-5列。鰓耙數8-10+13-17,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不甚明顯之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1-61;縱列鱗數86-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側及各鰭暗黑色而具有大小略同之白點,隨著體型成長,體漸呈灰褐色,白點會漸漸擴大而模糊,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斑點;背鰭、尾鰭和臀鰭有一非常窄的白色邊。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珊瑚礁繁盛之水域、潟湖區、水道或外礁斜坡區,深度在2-65公尺深處。一般生活在洞穴內或洞穴外圍,幼魚則常可發現於潮池區。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至非洲東岸,但不含紅海,東至斐濟,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台灣各地有產,尤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漁業利用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林沛立     程式設計:林永昌     網站經理:林欣樺

找了一下!號像只有這隻比較像!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11-5-4 13:01:31 | 只看該作者
ㄏㄏ我也是的一次看到這種石斑耶  可以當觀賞魚來養嚕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11-5-4 13:20:49 | 只看該作者
藍點石斑魚(標本編號FRIP22345)學名:Epinephelus coeruleopunctatus中文俗名:石斑(tsioh-pan)英文俗名:Whitespotted grouper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後設資料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於 2011-5-4 13:26:02 | 只看該作者
成魚!你釣的是幼魚!
SERRANIDAE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NSMT-P 65909, 9.7 cm SL

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Bloch, 1790)
White-spotted grouper

D XI, 15 - 17; A III, 8; P1 17 - 19; LLp 51 - 61; GR 7 - 10 + 14 - 17. Body moderately elongate, the depth 3.0 - 3.4 in SL; head pointed, the dorsal profile nearly straight; preopercle rounded, finely serrate; opercular spines inconspicuous. Caudal fin rounded; pectoral fins large and fleshy, the fin length 1.5 - 2.1 in head. Scales on body of adults in a broad ctenoid zone along side of body, cycloid elsewhere; a patch of small scales on maxilla. Color: adults brownish gray, the body, posterior head, and dorsal fin with scattered large whitish spots and numerous pale spots; dorsal, caudal and pectoral fins with a very narrow white margin; a series of indistinct dark blotches at base of dorsal fin and one on caudal peduncle; prominent black streak on maxillary groove. Juveniles dark gray to black, covered with prominent pupil-size white spots and smaller white dots. Size: maximum length about 60 cm. Distribution: Indo-West Pacific: South Africa to Gilbert Islands and Fiji. It is not known from the Red Sea, but it does occur in the Persian Gulf. Remarks: closely related to, and often confused with, three other white-spotted species: E. ongus, E. summana, and E. corallicola. Occurs in rocky or coral-rich areas of deep lagoons, channels and outer reef slopes; usually in or near caves; depth range 2 - 65 m. Juveniles are found in tide pools.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1-5-4 21:11:4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各位前輩耶!!
更感謝robi225大大,真有你的!!

小弟以星點石斑去找,看來看去也不像!!
原來是藍點石斑啊!! 感恩!!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於 2011-5-4 22:43:02 | 只看該作者


好漂亮的石斑哦~~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於 2011-5-5 23:20:05 | 只看該作者
藍點石斑幼魚
巨齒天竺鯛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1-5-7 01:07:06 | 只看該作者
雲飄渺大大,謝謝您為我解答第二條魚的真實身份!
我去查了一下,沒錯!! 感恩!!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14-3-16 23:38:24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5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