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痛殺四方的的兄弟們!今天繼續來分享整理好的小劉哥文章!!
有些地方,可能我無法代為回答,但是有問題,站上很多高手,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四~三支做釣竿子
到職業池作釣時,憑良心說,人多的場會比較好玩,人多的場魚量夠,且活動力夠.
因此如果會到處去玩的人建議可以準備三支竿子!
1. 4-5號竿 (軟竿細線)
適合以正吃及中小體型或是戰鬥池用,通長捲線器搭配1500-2500型,母線不超過3號,子線不過2.5號,
但人多時麻煩,或博大魚時要拉很久,竿子輕久釣輕鬆.且玩起來比較斯文.
2. 7-9號竿 (較多人使用)
這算是主力,大中小都吃,適用範圍最大,通長捲線器搭配2000-3000型,母線3-4號,子線2-4號,
如果子線小於等於1.5號,除非你捲線器控制的很好,揚竿小心,否則容易斷線.這算是投資報酬率較高之竿子.
3. 炮管
適合新開放且人爆多之池子,大家粗魯,以打魚為主極少數正吃之釣法,通長捲線器搭配3000-4000型,
母線4-6號,子線4號以上,雖說有點殘忍,但是樂趣也大,整節就是以硬竿子,亂打一通,重魚就是硬拉.
你竿子粗我比你更粗,你線初我比你更粗的心態在釣魚,但是真的很重.且使用機會偏低.
以上各有各的樂趣及技巧.體會過就知道好玩知所在! (這引起我在購買竿子的慾望了)
五~長短腳的比例
這一點一定令許多剛接觸烏鰡的朋友們趕到興趣! 大家一起思考看看!
到職業池作釣時,子線長短腳的比例一直是新手所常討論的且迷惑的
一般以3-6尺 (3-6.5) (3.5-7) (3.5-7.5) (4-8) (4-8.5) (5-9) (5-10)尺 .....等等進行微調
影響長短腳調整有些因素~
1.池子的深度(5.5-8.5):通常池子越深,短腳越長,理由是決定三角形的大小,如果於池中,釣一個過"拜"長短腳比例過大,
則長腳訊號,無法出來,除非烏溜吃"拖走",否則整節就等於以一門勾子在釣,
深淺池中,通常池深短腳就長,池淺短腳就短,至於比例則取決於釣的"拖或度"(浮標之高度),理論上釣的"度",
長腳可稍長一點,釣的拖,長腳可稍短一點.
" 這邊所謂三角形,是說三叉轉圜接上子線後,長短絲腳在水面下分開的角度 " (希望我解釋的對)
2.釣況:以當天的釣況判斷,長腳吞勾,則小修短,長腳無中魚,則小修短,或調浮標.容易脫勾,加長浮標深度,提高滯線
這邊還包括魚的高度,老一輩的常說,揚竿打不到魚就將浮標調拖一點,試想魚離池底1尺吸你的螺子,
或貼底吸你的螺子,浮標一樣有動作,揚竿的結果就會有差
如果魚比較高,只會撞線,你要如何調整,才能魚訊號出來時增加打中頭部的豁然率
"解釋" 長腳吞勾,則小修短~因為釣拖了,吃很久你才揚竿,當然吞鉤
長腳無中魚,則小修短~應該可能是那個範圍裡,比較沒魚,所以要修該一下長度,縮進來一點
3.季節:很多高手都說明過了,冬夏會有些微的差異.
當然還有很多因素,但是只要以一個"三角形的大小"的出發點去思考,長腳的滯線程度,鉛的位置,就會慢慢清楚.
解釋 " 這邊所謂三角形,是說三叉轉圜接上子線後,長短絲腳在水面下分開的角度 " (希望我解釋的對)
題外圖片!!秀上一張小弟去海釣場做釣的漁獲,沒有多少啦!鱸魚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