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八十四公分,重八公斤的苦花?有沒有搞錯?」聽到這個消息的釣友,十個人中有十一個會有這樣的反應。
的確,若非親眼看到,沒有人會相信這種生長在高山激流中,近年難得有超過四十公分以上大魚出現的溪魚,竟然可以長到這麼大。 這尾超級大苦花,是喜愛溪釣和養魚的台北縣中和釣友侯燦煌,八年多前在三峽橫溪中釣獲的一尾小苦花,在家中水櫃中養了多年,可能這尾魚本來就命長,加上環境安適,飼養又得宜,而成了今天的這般模樣。 據侯燦煌指出,這尾苦花原本只有十來公分長,是民國八十三年夏天在三峽橫溪駱駝潭附近釣獲;當時他迷上養魚,在家中定製了一只九百公升的半圓形水櫃,置於室外,先後放了近百尾溪哥、小苦花、石斑、紅貓、闊嘴、土鯽之類的溪魚,但其他的苦花、石斑等養了不久即死亡,只有這尾存活了下來;起初,這尾苦花和其他淡水魚一樣,吃普通的魚飼料,當飼養了兩年多長到二、三十公分長時,他無意中發現竟然偏愛吃蟑螂,每回捉到活蟑螂扔到水櫃中時,潛伏在水底的苦花會衝到水面搶食,但後來長到七十公分以後,不曉得是年齡太大還是身形太過臃腫動作不靈活,蟑螂入水後往往被其他魚搶走,他於是改以錦鯉飼料飼養,不曉得是不是錦鯉飼料吃多了,體型也胖得像錦鯉一般。 侯燦煌說,事實上野生的淡水魚相當難伺候,除了一天廿四小時都要以電動泵浦打氣,維持水中高溶氧外,夏天天氣太熱,水溫也要注意維持,一個不小心,一整池的魚會全部掛掉;但奇怪的是,八年多以來曾經遇到六次颱風停電,其他魚都奄奄一息的時候,只有這尾苦花卻始終都靜伏在水底,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這回若不是家人用錯了除水藻的藥劑,這尾魚應該還會更長壽。 昨天清晨魚死了之後,他聽從友人建議,將這尾罕見的巨無霸苦花捐贈給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作學術研究,所長邵廣昭見後也十分興奮。邵廣昭指出,通常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苦花,由於受限於棲息環境和食物來源的緣故,不可能長這麼大,過去的文獻紀錄是四十五公分,這次出現的這尾大魚,証明了這種魚的確可以長到這麼大,也算是一項新的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