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9732|回復: 1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龍魚掉眼的觀察心得報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8-16 12:24: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龍魚掉眼是很多飼養龍魚的愛好者,常遇到或看到的老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 ,產生的說法看法和方法....真的很多很多....
小弟個人也是龍魚愛好者之ㄧ,多年前曾服務於某水族貿易商,
也曾同時管理飼養百條龍魚,在此將個人一些觀察心得提供給有興趣的魚友參考.

(一)何謂"掉眼"........
看過龍魚手術眼睛的人都知道,眼球上方的眼窩內,都是脂肪,也就是油...
脂肪增生過多將眼球往外推擠,造成眼球向下掉的現象.真的是不大美觀.這現象俗稱"掉眼".
脂肪增生過多的掉眼有單邊和雙邊二種.

(二)掉眼的原因和改善......
既然已經知道脂肪增生過多會產生掉眼現象,那麼脂肪當然是元兇之ㄧ啦.
我們就來談談脂肪的形成吧.
脂肪來自於熱量的累積,也就是多餘的熱量.
其實就跟人一樣的道理,吃太多運動不夠,自然就胖了長脂肪了.

所以...
龍魚過度餵食或營養過高會增加脂肪形成和掉眼.請降低餵食的量或不要餵太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
魚缸太小,造成運動量不足,多餘的熱量會累積形成脂肪,
請換大一些的魚缸或增加沉水馬達沖水,可造成水流和提高龍魚運動量,消耗熱量.

魚缸夠大,但是過度餵食和運動量不足,容易造成雙邊掉眼.同樣請降低餵食和增加水流吧.

魚缸太小容易造成單邊掉眼,因為活動空間不足,所以龍魚會在缸裡整天順時鐘或整天逆時鍾遊動,
這個情形會造成二眼視距視角不均,日積月累的物理慣性,造成單邊眼球下垂.
請換大魚缸或是不定時左右交替馬達沖水,改變牠遊動的方向和繞同一邊圈圈游動的習慣,可改善二眼視距視角平衡.

先天基因容易掉眼的個體,無解....不管誰來養都一樣掉眼.
(人也有先天基因型的肥胖,聽說光喝水就會胖了不是嗎^^)
先天基因型的掉眼龍,即使魚缸夠大,餵食很適度,還是很容易掉眼.
這種龍...通常十幾公分大時...就已有單邊或雙邊輕微掉眼現象.購買時請仔細觀察吧.

如果小龍的時候,眼睛很平整漂亮,長大後卻掉眼,通常是跟魚缸大小餵食習慣和水流運動量失去平衡有關.
紅龍類和金龍類來比較的話,天生基因上是紅龍較容易長脂肪和掉眼的.
所以市面上較常看見掉眼的紅龍,掉眼的金龍較少一些些.

當然也有天生麗質決不掉眼的龍(也是天生基因),但畢竟是少數....
不管誰來養,胡亂餵和小魚缸飼養,一樣不掉眼.人也是有怎麼吃都不會胖的不是嗎...只能說恭喜福氣啦^^
我們只探討大多數個體,先天基因極佳或極差的少數個體不在此列.

(三)一堆防止和治療掉眼的方法
應該很多人看過這些方法吧.....
基本上小弟個人認為這些方法都不大對或沒道理.(若您剛好也用這些方法,請見諒!)

水面上放一顆球,據說可引起龍魚注意而向上看,改善掉眼......
其實是沒效的,龍魚不會笨到沒事一直看那個球的.也許應該放顆籃球較明顯吧.,(開玩笑的)
將魚缸全部用紙或布或亂七八糟的東西貼起來,讓龍魚不會往外看往下看....
效果真的很有限,尤其對已經掉眼的龍,無效.

將水中燈壓到缸底或是直接拿掉,小弟的觀察是沒明顯防治掉眼的功效.

避免餵小魚或朱文錦......
聽說因為龍魚會往下看他們造成掉眼,那麼請問...其他和龍魚混養的魚,
例如魟魚...龍魚不會看他們嗎?是否所有混養缸的龍都明顯掉眼呢?

缸底要舖砂,龍魚才不會一直看自己的倒影造成掉眼....
當然是錯的,人站在缸子外,透過玻璃和水觀看缸底....缸底就像鏡子一樣是沒錯,
但是龍魚是在缸子裡,牠往下看缸底只是看到魚缸下的保麗龍或是橡皮墊罷了,何來倒影?
同理...龍魚在水中看魚缸側面時,只會看到缸外景物,不是像照鏡子看到自己.

龍魚的眼睛手術......或者該說是去除上眼窩的脂肪手術....
小弟親手割過近五十條掉眼龍,可能是我技術差吧,沒看過任何一條掉眼好轉過.
親眼看過印尼原產地很有名大龍魚場的專業師傅,割了三十幾條龍,都是在我眼前動刀,
我一樣沒看過任何一條掉眼龍好轉,...其他別人花錢割過的...太多了...
所以,個人認為龍魚的眼睛手術是無效的,只是暫時把一些脂肪挖出來,看爽的而已.
還曾經看過有人寫說...手術後要每天幫龍魚按摩眼睛幫助平整恢復...
請問龍魚會乖乖不動讓您按摩眼睛嗎?...^^
以上一些小心得...供有興趣的大大們參考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8-16 12:47:2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大分享
大大有很多觀念感覺都很不錯
另有一些意見也想跟大大分享一下

一般魚類眼睛突出甚至掉落
有時也可能是一些細黴菌或寄生蟲惹的禍
所以我也很贊同大大所言不要餵小魚或朱文錦
因為很容易帶原一些疾病
同時也盡量不要餵食活餌

只餵活餌也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
很容易造成魚隻只是看起來較肥大
缺乏多樣化的營養對魚並非好事
選擇好點的飼料讓魚類的營養需求達到平衡
相信不管是什麼魚都一樣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8-16 13:05:21 | 只看該作者
很棒的觀察力, 很詳細的解說.

                                     八里米諾客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4#
 樓主| 發表於 2009-8-16 14:4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的帖子

謝謝大大的鼓勵^^
您所言甚是,活餌很容易有細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問題,
但是龍魚對這方面的抗受力很不錯,所以應不用太緊張.
較常見的感染是魚蝨和錨蟲,市面上也有不少藥物很有效.
短雕,異形...等....對活餌的細菌和寄生蟲感染,較敏感和容易受害,
真的要儘量避免用活餌或冷凍餌.
好的優質飼料很不錯,只可惜龍魚天性使然,不愛吃乾飼料...呵
養任何魚的原理和基本面是相通的,只是有時候因為太愛了也太有興趣,
研究太深入了...
變成鑽牛角尖而不自知(我自己也曾經這樣^^)
曾和一些魚友聊過一些話題....讓大大們笑笑吧...例如.....
我說....您自己有多久沒吃過驅蟲藥了,大概都是國小時學校吃過吧?我自己三十幾年沒吃過了....^^
那麼請問為何沒事要常常給您的魚吃驅蟲藥呢?
若您已結婚生小朋友,請問您會常常教小朋友沒事吃各種藥或是泡各種藥來預防疾病嗎?
我想....沒人會這樣做吧^^
可是養魚....很多人就是這麼做的.
人要預防疾病,要從健康正確飲食和運動睡眠作息,空氣品質,居住環境改善,冬天保暖,夏天避暑...等..著手,不是靠吃藥.
,一般藥物無法預防什麼東東.
養魚跟養人是一樣道理,改善水質和魚缸環境,正確餵食和換水管理,優質適當的飼料,
才是預防之道.
魚的成長期隨年齡增長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變化,各階段營養需求也不同...
我曾對朋友玩笑話的說....
拿成人奶粉給嬰兒長期吃,會營養不足,或出現疾病和成長障礙.....
拿嬰兒奶粉給老人長期吃,會營養過剩造成負擔,一堆老人病會發生...
養魚也一樣...是吧^^
閒聊...供參考.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8-16 15:31: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ing9122 於 2009-8-16 14:48 發表
謝謝大大的鼓勵^^
您所言甚是,活餌很容易有細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問題,
但是龍魚對這方面的抗受力很不錯,所以應不用太緊張.
較常見的感染是魚蝨和錨蟲,市面上也有不少藥物很有效.
短雕,異形...等....對活餌的細菌和寄生 ...


大大能有這些感想已經很了不起了
我也相信大型魚確實對一些疾病的抵抗力會比小型魚還強
對於整個環境變化的承受度也比較強

但也就像大大所言
養魚的觀念很多都是相通的
事實上野生的短鯛也是需要訓餌
也不見得很容易就能接受飼料
越大型的魚對於飢餓的忍耐度也越高
因而訓餌的難度也會高些
但我也看過專門用在龍魚的飼料
不代表龍魚無法訓餌成功

而老實說
如果是要採不定時驅蟲
個人也認為這樣的做法其實不如一次就驅乾淨的好
否則後續容易產生抗藥性
一些疾病就難以根治
反而容易成為魚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沒事就給魚吃驅蟲藥不一定是好事
否則產生抗藥性才是最棘手的問題
不如一次就驅蟲驅到底 不再餵活餌
這才是讓魚好養的根本之道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8-16 15:53:22 | 只看該作者
換個角度想
人吃太多生食事實上也是會出問題
古人陳登就是生魚片吃太多了
名醫華陀也救不了
好幾次都吐出一大堆紅蟲寄生蟲

為什麼生魚片都不吃淡水魚
也是因為淡水魚含有太多的寄生蟲問題
如果來源不好的海水魚其實也是有吃出問題的案例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8-16 16:22:30 | 只看該作者
唉!真可惜! 我已經不養魚了,不然,綜合兩位個中高手, 獨到的見解, 一定能養出一缸好魚.

                                       八里米諾客
分享到Facebook
8#
 樓主| 發表於 2009-8-16 20:2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的帖子

以前我朋友第一次將龍紋短雕引進台灣時,也是有聽他說過您提及的類似馴化飼養的事宜.
大大果然是經驗豐富的愛好者,見解心得獨到有理,小弟剛加入此網站不久,初次發帖...感謝您的熱情回應和捧場,很開心愉快.
分享到Facebook
9#
 樓主| 發表於 2009-8-16 20:24:4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大捧場,小弟僅是個人興趣和小心得分享,見笑了....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9-8-16 22:38:34 | 只看該作者


初期的藥浴或驅蟲是必要的
而不是定期的藥浴   固定的藥用久了會有抗藥性
對於剛購入的魚隻 一定都有原生體內蟲或是細菌性的感染.
對於這樣的魚隻實施藥浴 只是要把這些未來會引發疾病的病源體殺死.
做事前的預防,因為我們所飼養的水族箱 水質條件沒辦法模擬的跟大自然的原生環境一樣.
無法提供大自然原有的微量元素 還有特殊環境所產生的物質.
如果魚不健康又處在水質條件不洽當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
跟人一樣 每天給你吸廢氣 再強壯的人也會生病.


但等到魚醫治好了 我也不會無聊亂下藥   
就像小朋友小時候要打疫苗的意思一樣  都只是預防.

您對龍魚有相當的了解  也了解掉眼的原因就是因為脂肪囤積
您說用加強水流 或是增加活動空間 也只是外在條件的改善.
如果再加上餵食習慣的改變  包括餵食的次數跟量  還有減少活餌餵食的次數
我相信幫助更大. 龍魚生性愛吃活餌沒錯  但是依然可以靠人工訓餌馴化餵食飼料
版上某位大大 可以把狗頭 龍魚 等肉食性魚類 成功馴餌成功  其體色也不輸活餌餵食.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9-8-16 23:44:36 | 只看該作者
阿 原來如此ㄚ 下一條龍魚我會養的更好的.....先找一咖八尺缸再説吧!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12#
 樓主| 發表於 2009-8-17 06:25: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江仔 於 2009-8-16 22:38 發表
初期的藥浴或驅蟲是必要的
而不是定期的藥浴   固定的藥用久了會有抗藥性
對於剛購入的魚隻 一定都有原生體內蟲或是細菌性的感染.
對於這樣的魚隻實施藥浴 只是要把這些未來會引發疾病的病源體殺死.
做事前的預防,因 ...

大大說的沒錯,小弟粉贊同!
魚缸的環境是有限的,不可能弄得跟原產地一模一樣.
所以初期的藥浴或驅蟲是必要的^^
進入正常管理之後,作好基本面的工作即可.
野外的動物包含魚類,幾乎都是帶菌帶蟲的,但是他們活得很好,而且很肥和強壯....
因為野生動物和菌和蟲之間是相安無事的,是平衡的.也可說是共存的.
但是當我們把動物或魚類,關進有限的籠子或缸子,人為的破壞平衡,菌和蟲就會作怪了.

大大您提到重點了,真正能"預防疾病"的東西(藥物類),叫做"疫苗",不管是死毒株或是活毒株...
施打後一段時間在體內產生抗體,進而對抗其相對應的病毒細菌.防止感染生病.
其他藥物是治療用,也就是有病或有狀況才用....不是用來預防疾病,更不是沒事就給牠吃吃和泡泡.
越是低等和構造簡單的生物,如單細胞細菌和原始寄生蟲原生蟲類,產生抗藥性是很快的.
沒事亂用藥,只獲得自己心安,沒其他好處.
將一些肉食動物經馴化改變牠的飲食,當然是可行的,需要技巧和耐心,小弟試過也成功過.
不過小弟認為回歸牠的天性最好.
其實龍魚改吃飼料後,顏色應該不差才是,因為市售飼料都含有揚色成分.
也有人是餵一堆好飼料給朱文錦吃飽飽,再把珠文錦給龍吃,龍等於間接吃到飼料.
不過,...龍魚吸收過多人工揚色劑和營養劑,顏色會變得較不自然,鱗片顏色也較無層次感.不該紅的地方也紅了^^
那感覺就像是打針揚色(應該說是染色)的紫鸚鵡一樣,連肚子都紅了...呵
感謝大大撥空交流^^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9-8-17 06:45:01 | 只看該作者
市面上確實很多飼料是屬於揚色飼料
但那種揚色劑確實問題多多
在技術比較好的德國飼料
卻是讓魚自然發色
比較不會有那種不自然的問題
那是透過均衡的營養吸收
也比較不會有吸收過多的油脂跟蛋白問題

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訓練的
貓也是肉食性動物
但是很多飼養貓的人選擇好的貓食乾飼料也是比例較適當的
還是需要一些纖維來促進腸道蠕動
只餵食生肉跟罐頭反而容易營養不均
加上貓習慣性會舔毛舔進肚子
更容易造成腸道打結
沒有植物纖維很容易就會出問題

有時候國外飼料是國外學者花很多時間跟心力研究
那種營養學的實驗恐怕比實際飼料的成本不知高出多少倍
這也是價格的所在
也不容易被模仿
很多飼料甚至是低溫高壓製成
避免營養成分跑掉
盡量保存食物的營養並添加一些魚類需求的元素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9-8-17 18:43:00 | 只看該作者
很專業的討論
分享到Facebook
15#
 樓主| 發表於 2009-8-18 08:3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的帖子

謝謝大大的鼓勵...很棒的網站,有很多有心的前輩先進付出和交流..感恩!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9-8-18 18:13: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ing9122 於 2009-8-18 08:39 發表
謝謝大大的鼓勵...很棒的網站,有很多有心的前輩先進付出和交流..感恩!
水族往上提升~~~是我們大家的夢!
只要是有幫助.正面的探討,都是值得被重視的!
有心最重要!
歡迎大大的加入!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9-8-26 19:33:32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專業的討論   收益良多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10-5-24 21:32:50 | 只看該作者
我的經驗是空間不要太窄,也不要是長方型的,最好是正方型的,餵活餌時他會去追,才不會過胖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5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