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ki_wei20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跟各位前輩分享山鰱缸

[複製鏈接]
21#
發表於 2009-5-19 01:41:13 | 只看該作者


山上大大不好意思佔用到您的板面問我的問題! 如果有得罪的地方還請您多多包涵

[ 本帖最後由 溪釣榮 於 2009-5-19 01:44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22#
發表於 2009-5-19 01:53: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溪釣榮 於 2009-5-19 01:35 發表


感謝江仔大大您的回復
我的魚缸是四尺缸長120寬60高75
採用上部過濾加揚水馬達
底部有放粗的底沙加溪邊撿的石頭
換水大概一個禮拜一次我是使用上坪溪的溪水養殖
飼料是在水族館買的上面有寫適合台灣溪魚裡面有紅綠 ...

看到您的缸子了  看起來沒有褐藻 等其他藻類  表示您的磷酸鹽跟硝酸鹽應該都不會太高
換水量建議您如果一星期才換一次的話 換水量不要太大 盡量控制在三分之ㄧ到四分之ㄧ
可以的話  三天換四分之ㄧ  換水量跟頻度跟魚缸中的魚隻密度有關
原則就是盡量降低水質的劇烈震盪 但是又可以將有機廢棄物藉由換水換掉
您也可以準備虹吸管換水時將底砂中的廢棄物吸出

霞免脫麟  以我以往的經驗 該魚較喜歡低溫的水質環境  一下子轉換環境
容易讓魚隻緊迫 造成脫膜等問題 導致魚隻摩擦石頭讓鱗片脫落
這樣非常危險  您必須注意近期傷口處是否有發炎感染的現象
我猜想 您應該是抓魚回來時沒有經過對水的程序 將魚直接丟入魚缸中

還有野外非常多原生的寄生蟲 體內 體外的都有   必須先經過檢疫過程將蟲殺死
再放入我們要養的主缸  會比較好    一般檢疫完成的魚 體力跟抵抗力都特別好
不容易發生脫麟 或是其他感染的問題
搭配良好的管理方式 應該都可以將溪魚養的很好
歡迎有問題再發問   這邊的高手很多  呵呵
分享到Facebook
23#
發表於 2009-5-19 02:46: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江仔 於 2009-5-19 01:53 發表

看到您的缸子了  看起來沒有褐藻 等其他藻類  表示您的磷酸鹽跟硝酸鹽應該都不會太高
換水量建議您如果一星期才換一次的話 換水量不要太大 盡量控制在三分之ㄧ到四分之ㄧ
可以的話  三天換四分之ㄧ  換水量跟頻度 ...



嗯~後續繼續觀察中以後我會多注意的!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分享到Facebook
24#
 樓主| 發表於 2009-5-19 06:3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溪釣榮 於 2009/5/19 01:41 發表
山上大大不好意思佔用到您的板面問我的問題! 如果有得罪的地方還請您多多包涵

阿榮大.怎麼這麼說.有疑問當然要問個清楚阿

還有你讓江仔老大哥  還有rlo711大大  都無私的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釣友喲(讓小弟又學到)

感謝狂熱大大指教
分享到Facebook
25#
發表於 2009-5-19 21:12: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i_wei206 於 2009-5-19 06:32 發表

阿榮大.怎麼這麼說.有疑問當然要問個清楚阿

還有你讓江仔老大哥  還有rlo711大大  都無私的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釣友喲(讓小弟又學到)

感謝狂熱大大指教 ...


江仔大才是高手

就跟江仔大說的一樣
其實魚隻出毛病最好不要急著下藥
先確認水質的情況跟魚隻是否有緊迫的情況
水質不好或魚隻緊迫過度時下藥反而危險

事前魚隻的檢疫也是
溪邊撿回來的石頭記得也要消毒過才能放在缸裡
否則也是危機潛藏的地方
分享到Facebook
26#
發表於 2009-5-20 11:52:48 | 只看該作者
果然隻隻肥壯,在主人細心照顧下,隻隻都是潛力股。
分享到Facebook
27#
發表於 2009-5-20 20:57: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i_wei206 於 2009-5-17 20:41 發表
最近因為申請書遲遲還未批下來

只好來練一練拍照. 拍得不是很好請見諒

請多多指教

孩子大的山鰱仔好大隻喔.
每隻都肥肥胖胖的很漂亮.

江仔大是高手中的高手.
照著江仔大建言做就沒錯了
果然江還是老的辣.
分享到Facebook
28#
發表於 2009-5-20 22:58: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i_wei206 於 2009-5-19 06:32 發表

阿榮大.怎麼這麼說.有疑問當然要問個清楚阿

還有你讓江仔老大哥  還有rlo711大大  都無私的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釣友喲(讓小弟又學到)

感謝狂熱大大指教 ...

山上的孩子大:不好意思.我沒有幫到你們,
            難得江仔老版大.願意跟大家分享.討論.
            珍惜之...
            大家加油
分享到Facebook
29#
發表於 2009-5-22 02:30:18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江仔大大及rl0711大大的養魚技術指導
小弟用治療細菌用藥配合少量換水治療三天
霞免的病情已穫得改善並逐漸復原當中
再次感謝各位大大無私的指導 :kuei07:
等魚隻完全恢復後再和各位大大分享我的魚缸呦~謝謝
分享到Facebook
30#
發表於 2009-5-22 18:11: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溪釣榮 於 2009-5-22 02:30 發表
感謝江仔大大及rl0711大大的養魚技術指導
小弟用治療細菌用藥配合少量換水治療三天
霞免的病情已穫得改善並逐漸復原當中
再次感謝各位大大無私的指導 :kuei07:
等魚隻完全恢復後再和各 ...

建議ㄚ榮大小小撇步.
換水時加入優質水穩.能有效建立魚的黏膜來保護魚隻.抵抗病源體的入侵
分享到Facebook
31#
發表於 2009-5-22 22:22: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溪釣榮 於 2009-5-22 02:30 發表
感謝江仔大大及rl0711大大的養魚技術指導
小弟用治療細菌用藥配合少量換水治療三天
霞免的病情已穫得改善並逐漸復原當中
再次感謝各位大大無私的指導 :kuei07:
等魚隻完全恢復後再和各 ...


魚隻有恢復狀況就好
另外建議用藥的使用上盡量拉長時間
細菌的消滅其實很不容易
暫時因為下藥獲得控制
但可能還是會存在

下藥時間太短細菌就容易產生抗藥性
下次再發病就難處理了
所以下藥盡量不要只下個兩三天
分享到Facebook
32#
發表於 2009-5-23 01:52: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l0711 於 2009-5-22 22:22 發表


魚隻有恢復狀況就好
另外建議用藥的使用上盡量拉長時間
細菌的消滅其實很不容易
暫時因為下藥獲得控制
但可能還是會存在

下藥時間太短細菌就容易產生抗藥性
下次再發病就難處理了
所以下藥盡量不要只下個兩三天 ...



rl0711大大說的是 目前還是有在持續的治療當中
分享到Facebook
33#
 樓主| 發表於 2009-5-23 15:13: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l0711 於 2009/5/18 21:36 發表


沒記錯的話脫鱗跟細菌感染有關
治療上甲基藍沒什麼幫助
殺菌不成還可能傷害硝化系統

另粗鹽也不太適合做治療
魚隻脫鱗情況已經少了一層防護
再使用粗鹽將導致體表黏膜也被刮掉
若粗鹽的劑量沒有成功的處理掉細菌
...

大大阿  小弟請教一下  您說的這一罐  SERA的治細菌生蟲劑  他是治魚身的身上會掉鱗片

還有什麼功用嗎 因為小弟的山鰱 不知道是打架 還是得病 有一兩尾 身上會有擦傷 因會小弟本來想說

放個粗鹽因該就可以啦  可是過了一個禮拜  還是沒好轉  所以我今天換水時 我就把牠撈到我的3尺檢疫缸

阿 還有尾鰭會有看到一個紅點   假如大大有看到這篇文章是否可回復小弟  再次感謝
分享到Facebook
34#
發表於 2009-5-23 21:57:02 | 只看該作者
與其說是治掉鱗片
不如說是治療細菌感染以及防止細菌感染

人類的傷口也是一樣
受傷一旦有細菌感染就很難好
甚至會化膿 皮膚也無法癒合
同樣魚類也是

魚類多少會因為打架產生些物理性傷口
但健康的魚隻會自己復原
假設傷口遲遲無法恢復
就可能得考慮是否缸中有細菌做虐

除了打架產生的傷口
寄生蟲產生的傷口也同此理
寄生蟲的存在不一定會直接對魚產生威脅
但因為寄生蟲造成的細菌黴菌感染卻隨時可能要魚命
因而下細菌性用藥除了針對傷口的細菌感染做處理
同時也是預防魚隻被細菌侵蝕

SERA的這罐治細菌生蟲劑
除了細菌方面的治療外
其實名字上也標明了對部分寄生蟲有用
魚缸裡其實魚隻會突然爛嘴爛鰭
除了魚體本身的衰弱抵抗力不足
也有因寄生蟲的吸附造成傷口或是讓魚體衰弱的情況
疾病的治療有時不能只從單方面去看

希望傷口可以快快好
人類都會對傷口先做好消毒
再透過人體自身的細胞復原工作恢復
魚也是如此
傷口沒有細菌的干擾
才會快速回復

另尾鰭的紅點
比較容易的可能就是細菌感染或是體外寄生蟲存在
大致是如此

另外關於這罐藥
狂熱的另一篇產品介紹的文章有更詳細的討論
治細菌.寄生蟲劑 德國sera
建議可以去看一下會說明的更清楚



[ 本帖最後由 rl0711 於 2009-5-23 22:01 編輯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35#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15:2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4# 的帖子

這位大大謝謝你 我有去看狂熱大 發的文  感謝你的熱心
分享到Facebook
36#
發表於 2009-5-24 18:46:02 | 只看該作者
一般溪魚 PH適應力都很高PH5~9都沒問題
重點是在於氨摩尼亞 跟亞硝酸  建立良好硝化系統 (耗氧菌)     
硝酸鹽 其次-->厭氧菌養成 跟 固定換水都可以解決

野外擁有很多原生蟲寄生在魚隻體內 檢疫的工作才是溪魚養殖的王道阿
而檢疫就要看個人功力啦  不再贅述  不然會沒完沒了

希望您可以養出鮭魚嘴的馬口  上下顎都合不起來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6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