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voltage 於 2009-3-25 21:59 發表
感謝無鱗大的告知.下一次我會試試布線及尼龍線.看看是那一種線比較容易受損!
petter大.我的點在鳳山溪的某一處密點.比較少人知道.因為要走20分鐘左右...... =.="
若是有需要可以相約一下.讓小弟好好的見習一番!不 ...
~~~~~~~~~~~~~~~~~~~~~~~~~~~~~~~~~~~~~~~~~~~~~~~~~~~
我用聲光、物理學、及生態&個人經驗值來分享你的大哉問~~~~
A.魚訊-------杆頭點10~20度左右(振幅)~~當天我用瑩光棒加玲當~~~一點一秒(振頻)照片中有福壽不用我多介紹
不他咬一定有聲~~那一點一秒20度振幅的咬力,一點玲聲都沒有!!!以我對生態的了解及跟上百隻鱔魚
對戰的經驗,那不是咬而是含著!!!
B.揚杆-------主文中提到點二下含住後杆抽出壓直進四圈線(幾圈不是重點要看你的杆子長短及力魯大小)我想表達的是
我的動做己從架杆改成""直感釣法""的戰鬥位子~~~
C.力學及生態------以我釣鱔經驗它是含住然後進吃~~OK我對鰻生態不了解但我用這個論點接下去我杆承水平握在手時
沒釣過魚的都可以憾受魚在拉吧(哈哈)就是那種輕輕下沈的憾覺,精采的來了我的水平杆往後一巴
那個角度超過90度一上,力學上我要讓勾子狠狠的勾勞他~~另外你想想這種巴法的力道再強的尾巴
也給你一次托出來~~~~托出來後鰻進入死往翻滾的階段你就順順的收回來嘍~~~~~
後記-------至於 布線因為有不同見解那我就不得罪其他人了~~~本想PO出來的(加強版布線)反正各有優劣但我有我的論點
而且以心態而言一個地方有鰻難到就沒有綠色的怪物嗎??我也想跟綠怪一較高下~~~只是當天沒來咬....即然
有想搞綠怪那麼我的釣組也相對的有自信了..........
另外我這星期要回宜蘭........如你真肯分享你的點......留個短訊息給我下星期氣後不錯我的戰友也願意跟我出征那麼大家認
識認識交流一下嘍(PS我的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專家)哈哈哈哈我只會用文字打嘴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