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217|回復: 1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梧棲港打母光小搞一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3-8 14:2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趁著好天氣ㄑ梧棲港打ㄍ母光~~想說拉爽爽就好~~
誰知練餌一下~~挖哩勒~~~又搞ㄌ一下ㄌ~~
魚體大概40CM重量差不多2斤~~
真是解ㄌ這禮拜ㄉ魚毒ㄌ~~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3-8 14:39:40 | 只看該作者
水喔!!水喔!!好久沒在港內看到這麼大雕ㄋ!!!恭喜大大拉爽爽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3-8 15:21:57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太棒了阿~~
好大隻的黑鯛阿~~
感謝大大的分享喔。。。。。。。。。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3-8 15:53:18 | 只看該作者
漂亮的魚體
除了拉爽爽
還可以吃爽爽
感謝分享喔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3-8 16:1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真不公平...我進北堤搞不到..你在港內卻搞到黑雕....好天爺ㄚ...不公平...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3-8 17:24:55 | 只看該作者
真大隻~恭喜拉爽爽~!!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3-8 18:28:59 | 只看該作者
大大恭喜你滿大隻的
謝謝你的分享圖片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9-3-8 18:31:3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小試分享釣況~~~  這種大物我好久沒拉到了,真是羨慕!
分享到Facebook
9#
 樓主| 發表於 2009-3-8 20:13:28 | 只看該作者
挨阿~~我會不好意思勒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9-3-8 20:18:38 | 只看該作者


我也有喔......不過是這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迷你石狗公..........哈!哈!哈!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9-3-8 20:21:16 | 只看該作者
哈,風螺的拉力如何啊~~~~~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9-3-8 20:21:53 | 只看該作者
哈,咪咪石狗公咧,好Cut哦~~~~~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9-3-9 01:54:54 | 只看該作者
肥肥的歐 !!!!!!!

讚啦!!!!!!!!!

在你們後面搞接力賽   

讓我搞到了啦!!!!!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9-3-9 13:10:0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s1199 於 2009-3-8 20:18 發表
我也有喔......不過是這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迷你石狗公..........哈!哈!哈!


這個應該是......
學名
Epinephelus coioides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Hamilton, 1822)棲息深度 0 - 160 公尺
中文名點帶石斑魚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鮨科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食用魚類 是  大陸名 點帶石斑魚  
模式種產地Large Gangetic estuaries, India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td=1,1,229]石斑、過魚、紅花、紅點虎麻、紅斑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西部、南部 [url=http://fishdb.sinica.edu.tw/chi/fishdistri_both.php?gen=Epinephelus&spe=coioides&ointType2=Y]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url]
最大體長100 cm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同種異名Bola coioides, Epinephelus coiodes,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Epinephelus nebulosus, Epinephelus salmoides, Epinephelus suillus, Epinephelus tauvina, Homalogrystes guntheri, Serranus nebulosus, Serranus salmonoides, Serranus suillus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Kishimoto, H. etc.1983  Randall, J. E. and G. R. Allen1987  
典藏標本ASIZP0055630. ASIZP0056196. ASIZP0056216. ASIZP0062886. ASIZP0066964. ASIZP0067575. ASIZP0069719. ASIZP0802353. ASIZP0803259. ASIZP0912353. ASIZP0913259. NMMBP02754. NMMBP04392. NMMBP04394. NMMBP04504. NMMBP04506. NMNSF01016. NTMP0258. NTUM01636. NTUM08335. NTUM08336. NTUM08337. NTUM08684.  
英文俗名Orange-spotted grouper; Orangespotted rockcod; Estuary cod; Green grouper; Estuary grouper; Estuary rock cod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7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突。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3列。鰓耙數8-10+14-17,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8-65;縱列鱗數100-118。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背側黃褐色,腹側淡白;頭部、體側及奇鰭散佈許多橘褐色或紅褐色小點;體側另具5條不顯著、不規則、斜的及腹側分叉的暗橫帶,第一條在背鰭硬棘前緣,最後一條在尾柄上。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水質較混濁的沿岸礁區,亦常被發現於汽水域,幼魚則經常出現於砂泥底之河口域、沼澤區或潟湖。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至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台灣西部及南部海域最多。
漁業利用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實驗性之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林沛立     程式設計:林永昌     網站經理:林欣樺
分享到Facebook
15#
 樓主| 發表於 2009-3-9 18:41:21 | 只看該作者
狼ㄍ~~專業ㄉ喔~~連資料都給他抖出來ㄌ~~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9-3-9 19:12:08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9-3-9 23:27:04 | 只看該作者
大大,這是加水站那是吧?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3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