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569|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說中的土龍(轉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12-27 19:3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但看過真面目的人
應該不多..所以貼上來
給大家看看



有一種魚是假土龍
俗稱「戳 仔」 ◆埋掩於皮下的細鱗
◆具尾鰭、背鰭、臀鰭在尾端相連而形
成尾鰭。和土龍之不同點,如「戳 仔」有魚腮,而土龍是完全靠肺呼吸,体形上也有許多差異,如眼較大,嘴尖、尾尖,身有黃色,体形較短,骨多刺多,不易燉食,效果沒土龍佳,因此價格差很多----

土龍的介紹
《學名》Anguilla marmorata 鰻鱺科 《俗名》花鰻、烏耳鰻、土龍、紅土龍、溪滑 《特徵》通常為70~120公分。體長呈圓柱型而粗壯,尾部側扁,頭部圓鈍無觸鬚。體被細小圓麟。體表光滑多黏液。背鰭與臀鰭均和尾部相連,胸鰭為長橢圓型,無腹鰭,尾鰭圓鈍。身體背部灰褐或灰黃色,腹部顏色較淡,體側及鰭上有不規則暗褐塊狀斑紋及大小均勻的灰黑色斑點。性兇猛,攝食魚、蝦、蟹、水生昆蟲等。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bkp860/album?.dir=/d080scd&.src=ph土龍的生長環境 《棲地》生活在溪流下游出海口的深潭中,環境為半淡水兩棲類生物,通常位於泥岸海潮間隙6公里以上的泥岸,在出河口的紅樹林中及牡蠣養殖場之中最能發現行縱及棲息的洞穴。 《生活史類型》降海洄游型魚類。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6-12-27 12:36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6-12-27 21:22:04 | 只看該作者
呵...原來是長這個樣子, 說真的還未曾見過活體呢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6-12-27 22:56:20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看到~感覺會咬人是嗎?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6-12-28 00:00:39 | 只看該作者
嗯~這的確是土龍耶......不過在出海口才有可能會出沒哩!!
不過每年的數量是一直在下降......不知以後是否會成歷史呢!!
不過真的好大一隻~目前價值可是不斐喔!!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6-12-28 11:10:4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補唷..不過數量倒是越來越少了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6-12-31 16:26:0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讚喔~謝謝大大的資料,聽長輩說以前都先找洞,用菸燻洞口,如有發現再拿叉子插它。
分享到Facebook
7#
 樓主| 發表於 2006-12-31 16:59:1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forever 於 2006/12/09 09:26 發表
這個讚喔~謝謝大大的資料,聽長輩說以前都先找洞,用菸燻洞口,如有發現再拿叉子插它。



以前我是跟朋友去捉過
但方法好似不太相同
我也不知怎講..
分享到Facebook
8#
 樓主| 發表於 2007-3-3 01:30:32 | 只看該作者
[quote]原帖由 大冒險家 於 2006/12/09 09:59 發表


學名 Mystriophis porphyreus[/td][td=1,7]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命名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6)
中文名紫匙鰻
科中文名蛇鰻科
科名 Ophichthyidae
中文俗名土龍、蛇鰻 
英文俗名Giant snake eel 
型態特徵身體細長呈圓筒狀。吻短,前端鈍圓。眼睛位於口裂中央的前端,肛門前之側線孔數在64個左右。主上顎骨有兩列齒。無尾鰭。體背面呈紫褐色,腹部顏色較淡。最大體長可達120公分。
棲所生態生長於砂泥底之淺海處,肉食性,產量稀少。生活史與生態習性並不十分清楚。
地理分布產於日本南部。
漁業利用紫匙鰻產量極低,肉質亦不佳,並不適於食用,一般用於食補或浸藥酒用。
學名 Ophichthus apicalis[/td][td=1,7]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命名者(Bennett, 1830)
中文名尖吻蛇鰻
科中文名蛇鰻科
科名 Ophichthyidae
中文俗名土龍、頂蛇鰻 
英文俗名Bluntnose snake-eel 
型態特徵體呈鰻型,全長為體高之28-40倍,頭長之9-11倍。背鰭之起點位於胸鰭前後。上下頷齒一列,鋤骨齒前方兩列,後方一列。體呈灰黑色,腹部淡灰色,全身無顯著花紋。最大體長可達150公分左右。
棲所生態棲息於近河口之沙泥沿岸淺水域,喜於夜間活動,會掘穴而居。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產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溫熱帶水域。
漁業利用產量稀少且肉質不佳,但在台灣被當作食補與藥補的材料,俗稱為土龍,多用於墩食或浸泡藥酒。

參考資料 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importpic.asp?id=ZA58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7-3-3 02:2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大冒險家 的帖子

土龍這種鰻電視曾介紹過好幾次~

但真的會很補嗎?~小弟一直很懷疑?

是所浸泡的藥材補~還是土龍本身很補~?

看電視說有一種和土龍很像~會咬人~有黑心商抓來魚目混珠~

叫什麼忘了~
分享到Facebook
10#
 樓主| 發表於 2007-3-3 02:35:10 | 只看該作者


小潘兄沒注意看文唷
上面小弟有說明了

不過講真的補不補.這問題我想見仁見智吧
我就認為多運動才是強身的不二法門.您覺得呢


有一種魚是假土龍
俗稱「戳 仔」 ◆埋掩於皮下的細鱗
◆具尾鰭、背鰭、臀鰭在尾端相連而形
成尾鰭。和土龍之不同點,如「戳 仔」有魚腮,而土龍是完全靠肺呼吸,体形上也有許多差異,如眼較大,嘴尖、尾尖,身有黃色,体形較短,骨多刺多,不易燉食,傳說效果沒土龍佳,因此價格差很多----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3-2 19:37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7-3-3 02:4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大冒險家 的帖子

看到了~歹謝~~

誰叫你今晚把十八般武藝(知識)一次掏那麼多出來~

害我看到眼花潦亂~~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7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