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釣被魚鉤刺到 48歲糖尿病患手術10次保住手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3-31 14:3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aki 於 2022-3-31 14:49 編輯

海釣被魚鉤刺到 48歲糖尿病患手術10次保住手臂
2019-09-05 11:34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醫師陳彥瑋說明,48歲餐廳老闆左手魚際肌不慎被魚鉤刺到,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經歷十次清創、重建手術,住院二個月,保住手臂。記者趙容萱/攝影

48歲餐廳老闆罹糖尿病10年服藥控制,今年五月海釣處理釣餌時,左手魚際肌不慎被魚鉤刺到,回家後,左前臂產生出血性水泡及嚴重疼痛,血壓很低,呈現休克,到醫院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立即手術,每三天清創,三周後才獲控制,再以20公分、30公分擴背肌皮瓣重建手術,後因手背感染,清創二周,再以腹股溝皮瓣重建,經清創手術十次,經住院二個月,目前可以搬東西,接受復健中,約可回復八成。


台中榮總重建整型外科醫師陳彥瑋說,台中榮總每年約有十例因感染海洋弧菌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就診,尤其病例集中在天氣較熱的夏季,約七成。海洋弧菌寄生於蚵仔、生蠔、蝦蟹、海水魚類,常發生在台灣的中南部,相當兇猛,是國內造成壞死性筋膜炎的常見致病菌之一。他建議,處理甲殼類、魚類等海鮮要特別注意。



陳彥瑋指出,感染海洋弧菌有2途徑,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特別是未煮熟的海鮮,如生蠔、生魚片、甲殼類等,第二種為皮膚傷口的接觸,如被未煮熟的魚蝦或螃蟹等海鮮甚至是漁具刺傷、傷口接觸到海水等,釣客釣魚時不小心割傷皮膚,赤腳在沙灘上散步被刺傷都是常見途徑。


陳彥瑋說明,海洋弧菌的感染好發於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長期使用類固醇以及癌症病患,沿海地區的民眾,罹患慢性肝炎的比例偏高,且多從事漁業或養殖業,為高危險群,高危險族群若感染,病情常快速惡化,甚至在數小時內發生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及敗血症,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導,一旦病情惡化到引發菌血症及敗血症,死亡率高達40 至60%,因此面對海洋弧菌的感染,絕不可以掉以輕心,有懷疑就應盡早就醫治療。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3 04: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