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三十三種魚病及治療方法:+ E( s) `3 _* i
最近看了《觀賞魚疾病及防治》([英]內維爾.卡林頓博士)一書,此書只是一本小冊子,但書中論述相當專業,看後受益良多,尤其是對新魚、餌料入缸前的檢疫、消毒有了新的認識。現把書中〈常見的寄生蟲和疾病〉一節內容傳上,供各位參考。由於現今觀賞魚治療藥物的商品化已有相當程度,所以書中只是詳細論述了疾病病因及症狀,而涉及的具體治療藥劑不多。還有可惜的是書中的病變示範圖譜無法貼上。
9 s C F3 e/ _! L4 g. U觀賞魚常見疾病及治療 ) f5 R z4 T S
: P/ ~6 l- x7 O. L/ i1 U* }
一、錨頭蟲。(錨頭鳋)
$ H" \: C3 ^- {2 h: D5 ^(一)、感染的跡象。 雌錨頭蟲,它們是寄生蟲,當它們粘在魚體上時,根據它們蠕蟲關的外觀很容易被辨認出來。春季在身體自由端有兩個大約3毫米的卵囊形成時,它們最大長度達到大約20毫米。
1 |8 Y) Z9 k& X; e) D. B(二)、感染詳述。 儘管錨頭蟲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們根本不是蟲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橈足類的甲殼動物。和大多數甲殼動物一樣,它們的成熟要經過幾個幼蟲期。春季從卵孵化出來的第一幼蟲自由游動,直到它們發現一個合適的寄主並使自己貼在鰓上。一旦貼上,它們就進入不游動期。一次卵化出的幼蟲裡的雄性使雌性受精並停止寄生狀態。然後交配過的雄性又使自己貼在寄主魚身上並發育成蠕蟲狀態的寄生蟲。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後它們可能死亡或繼續產幾次卵。寄生蟲死亡時,留在魚皮膚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魚類不能痊癒。( U0 p' v& P" X) ]. D$ D$ E7 {3 k, J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錨頭蟲深深地刺穿到魚身體組織裡之後,使自己牢牢地貼在魚身上。人們可以逐個地把成年的蟲子摘下來,但是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且對魚有潛在的危害。使用3%的鹽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蟲子從一條條魚身上除掉。現在有水族箱處理劑能殺死成蟲。也池塘裡,重複使用抗原生動物處理劑能殺死幼蟲。使用敵百蟲也可以殺死成蟲。 # U$ h+ v) x6 |7 w
0 [8 `% G9 S S$ N二、黑斑病。(皮居新穴吸蟲,也被認為是皮居莖雙穴吸蟲和其他品種)
9 t5 L) }. H0 D(一)、感染的跡象。 黑色或褐色的小斑點,達2毫米寬,出現在身上和鰭上,有時也出現在眼睛上和嘴上。
, W- a/ g; T: Z3 c(二)、感染詳述。 斑點是含有幼蟲期的腸吸蟲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蟲,胞囊裡有很重的色素。幼蟲期也被稱為皮居船形吸蟲。成年期的蟲子生活在水鳥的腸內,水鳥是吃了藏匿著幼蟲的魚而受到侵擾的。在水鳥的內臟裡,包裹著每一個幼蟲的膜散開,蟲子在幾周之後發育成熟。成蟲產的卵在鳥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發育成片自由游動的幼蟲,幼蟲寄生於水螺身上。幾周之後,寄生蟲離開水螺並開始了寄一開合適的魚類寄主的又一個週期。當寄生蟲達到大約1毫米寬時,每個蟲子身體上生出一層黑膜,在皮膚下形成獨特的斑點。輕微的黑斑病傳染對魚沒有什麼傷害,因為生活週期,環境條件複雜,是不會使黑斑病從一條魚上傳染到另一條魚身上的。
0 u! d: {$ q6 p5 p' N/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能殺死寄生蟲,但是黑斑點一旦形成,就會留下痕跡。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蟲的生長週期,通過確保水鳥不靠近池塘或水族箱,並且沒有被寄生蟲寄生的螺出現的方法。
! g8 |. v7 Y" L) q: ^0 l
1 V$ J$ [5 X/ w# F" E/ r* Y三、血鞭毛蟲—昏睡病(隱鞭蟲,現在也包括錐槳蟲和錐體蟲)
* ?- }9 a+ `& ]5 R+ _- i" ?(一)、感染的跡象。 傳染上隱鞭蟲的魚無精打彩並且游動不正常,魚變得消瘦,眼睛凹陷,魚鰓發白(說明缺少紅血球)。受到嚴重侵害的魚死亡。錐體蟲看來是相對不致病的,並且不會產生如此嚴重的症狀。% X9 D' F# y7 Y) z R& k+ y% r
(二)、感染詳述。 隱鞭蟲和錐體蟲都是具有茸毛狀鞭毛的單細胞生物體(原生動物),因此得學名「鞭毛蟲」,它們作為寄生蟲生活在血液裡。有危害的隱鞭毛蟲有兩根鞭毛,而完全沒有危害的錐體蟲只有一根鞭毛。要在血液塗片上看到這種寄生蟲,需要用到少300倍的顯微鏡。兩種寄生蟲都是經第二寄主—水蛭傳播的。鞭毛蟲無害地生活在水蛭的腸內,水蛭叮咬時將其傳到魚身上。8 P( h: s+ m e+ N5 R' V* ~+ T* T" g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還沒有發現能有效防治觀賞魚身上血鞭毛蟲的化學處理劑。由於只有受水蛭侵襲的魚受傳染,因此只需要取出受傳染的魚並且除掉水蛭。但是在水族箱裡這樣做相當容易,而在受到傳染的池塘裡解決這個問題要困難的多。
# S% X/ K. q2 n5 B6 @7 e
4 L& e0 E6 c4 a4 l$ X5 c四、斜管蟲(斜管蟲)
- `. s2 y0 r6 A3 ?, p(一)、感染的跡象。 受侵害的魚在硬物體上摩擦,合攏鰭。皮膚上覆蓋著發白的藍色不透明體,尤其是在關部和背鰭之間。如果鰓部受到侵害,呼吸的頻率顯著加快。在感染的晚期,皮膚表面腫脹然後脫落。
0 c4 I8 ?6 r/ p5 C }$ K; N& _(二)、感染詳述。 斜管蟲是纖毛蟲,一種單細胞的、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生物體,不均勻地覆蓋著茸毛,茸毛推動蟲體在水中前進。使用中等倍數顯微鏡能看到斜管蟲,但是必須迅速採到標本,因為斜管蟲在魚死後兩小時之內就離開了魚體。這種寄生蟲首先侵襲受了傷的魚,但是在擁擠的環境條件裡傳染到健康的魚。斜管蟲病使魚變得非常弱,嚴重的病例能對鰓造成長久的損傷。斜管蟲靠細胞分裂繁殖。
3 o0 b% {: ~8 u(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如果魚比較強壯,對淡水魚類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3%的鹽水浸泡,讓魚呆在裡面直到它們蜷縮起來,然後迅速地把它們放回到它們自己的水族箱裡。作為一種替代並且刺激性小治療方法,是將魚放入1%的鹽水中待10-15分鐘,然後把魚放回乾淨的水裡,治療熱帶魚溫度最好在28-30度。或者可以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如果寄生蟲留在沒有魚的、溫度在30度的水族箱裡大約5天,它們就會死亡。但是還必須治療魚體上的寄生蟲。 3 d# e* {3 ]& P w' a
4 ~; W( V# J8 f& `
五、雲眼。/ T9 o0 y6 x" k5 a
(一)、感染的跡象。 魚的一隻或兩隻眼睛變成有雲霧覆蓋狀並且呈現發白色的外觀。魚可能顯示出緊張的跡象,並且魚體的顏色不正常,或者它們的行為舉止和正常的魚一樣。
& n& g; {7 K7 |) G: e(二)、感染詳述。 引起雲眼有多種原因。如卵甲藻病和隱核早蟲病,以及魚結核病的跡象。但是,非特種細菌傳染常常是引發雲眼的原因。( G% _* n3 j1 n2 R$ D( d! k' z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確定出現問題可能是原因並盡快治療,以防危害到神經系統。如果是寄生蟲傳染(例如卵甲藻病),使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發病的根源是細菌,那麼使用含有抗細菌復合物的處理劑如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進行治療。保持良好的環境,尤其是採用乾淨的水,能使雲眼的發病率降到最低,因為髒水能成為引發因素,因此要往水裡加少量的食鹽有助預防。 9 O# S/ J* ?1 }$ D" C* h. h
! }9 ]% s) `) A. L9 A8 X六、柱狀病—棉絨病。(柱狀屈撓桿菌,以前認為是柱狀軟骨球菌)被錯誤地稱做口真菌病9 E; w6 {# s/ n9 d* V1 w- H& C
(一)、感染的跡象。 皮膚上形成發灰的白色的膜,尤其是在頭部區域。但是也在鰭、鰓上和身體上形成。常常伴有白色的細絲出現。隨著病 情的發展,身體可能形成潰瘍,鰭破損,嘴唇和頭的前部可能被侵噬掉。* y) z' D- \& t( e
(二)、感染詳述。 這是由一種細菌—柱狀屈撓桿菌引起的嚴重的接觸傳染病。傳染通過水傳播,並能通過網和其他水族箱設備傳輸。細菌進入魚體後,尤其是通過傷口和小的破損處進入魚體後,快速繁殖產生特有的症狀。 |, j! n. k7 f, U& i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柱狀病致病力非常強,必須盡快治療嘴周圍受侵害的魚在24小時之內可能死亡。抗菌素復合劑有效,使用由苯氧基乙醇、呋喃那斯、氯化苯甲烴胺(新潔爾滅)等配製的專用處理劑。避免此病 的最好辦法是讓魚生活在乾淨健康的環境中,可以在水裡加少量的食鹽。 . m n" c( m4 k
* t; u N- Q5 y3 E/ t8 q七、引起鰓感染的橈足類(鳋和魚虱)9 a0 T/ F# @5 L) R) o4 y
(一)、感染的跡象。 感染的跡像在早期很難被發現。寄生蟲真正附著在魚體上時,受侵害的魚變得消瘦並且呼吸困難。抬起死去的或麻醉的魚的鰓蓋能顯露出在鰓褶裡安家的寄生蟲。# y; P; _/ C+ Y( v' |* F+ H
(二)、感染詳述。 寄生的橈足類採用很多種不同的寄生方式,其中錨頭蟲的寄生方式尤其不同。寄生於鰓部的橈足類的身體類似劍水蚤,劍水蚤被用作魚餌料。但它的觸角與劍水蚤的殂狀不同,並且能捲纏而抓住,每一觸角的末端有一個用於刺穿受害者的鰓部絲狀體的大鉤子。只有雌性的橈足類是寄生的,纖細的身體的後端帶著突出的卵囊。寄生的橈足類的生活週期遵循一般的獨立生存的方式,即卵孵化以後進入幾個叫做無節幼蟲的幼蟲期,然後進入幾個所謂的橈足期才發育成成蟲。所有的幼蟲期都是獨立生存的。西氏鳋是非常典型的橈足類,成年雌性被雄性受精(雄性僅生活14天以後死亡),然後作為寄生蟲在寄主身上安 家。卵囊在春季發育,第一代無節幼蟲初夏時產出,隨後在初秋時有更大量的後代產出。這此橈足類可能隨活的或未經照射的以極低的溫度冷藏的餌料一起,或或隨新引入的魚一起被帶入水族箱。3 E P4 F& t( E5 V8 ~$ r4 X* b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從鰓膜上驅逐橈足類非常困難。新型抗甲殼綱寄生蟲處理劑或敵百蟲應該有效。間隔適當的時間使用幾種處理劑以確保橈足類完全被消滅。受損傷的魚鰓可能長出真菌形成第二次感染,可使用治真菌方法治療。 & M4 i: k- m: A; I' I9 n c3 A
; r- V' ]5 Z5 G( d# t
八、珊瑚礁魚類疾病。
# F7 t. q% l7 v) F8 t* W(一)、感染跡象。 (此病主要見於海水魚)魚可能在硬物體上摩擦,仔細檢查,可能發現魚皮膚上的霧狀物。鰓可能發炎,受侵害的魚顯示出典型的急速的鰓部運動。" y6 j3 K6 {, n
(二)、感染詳述。 病原是腰鞭毛蟲的單細胞生物體。對它做仔細檢查需要用300倍顯微鏡。它在早期傾向於侵入鰓的上皮而不是魚的身體。寄生蟲成熟時落到底部並形成胞囊。胞囊破裂放出自由游動的腰孢子,腰孢子在貼到合適的寄主魚身上之前能生活72小時。溫度在20-25度時,這種疾病在熱帶海水魚中最容易流行。
3 K8 T% _9 C. ?8 x(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含有各種銅化合物的專用的治療藥物非常有效,特別是在沒有吸收銅的珊瑚床過濾媒介的情況下。遺憾的是,銅對無脊椎動物有特殊的毒性。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作為替代物,但是要認真核對說明書,因為大多數處理劑對無脊椎動物有害,如海葵,珊瑚和甲殼動物。 5 z. g+ j: D8 W7 z/ S) N0 r$ P
- g( u# a) B$ C4 p" W: g) y, A九、口絲蟲。(魚波豆蟲)
! E1 R! L+ o9 d+ u(一)、受侵害的魚類常常游動很笨拙,鰭折起來。它們試圖在硬物體上擦拭自己。更仔細地檢查,有可能看到身體上覆蓋著一層米色的膜,大多數受侵害的區域變紅。# p, {8 Z6 w: v2 t* M1 @1 o2 J
(二)、魚波豆蟲是一種顯微鏡下可見的原生動物鞭毛蟲,通常有兩根鞭毛。要清楚地看到它需要用300們顯微鏡。這種生物體把自己貼在魚身上,破壞魚的皮膚細膜,似乎僅在魚某些方面弱的時候,尤其是在魚很擁擠的時候侵襲魚類。在池塘裡, 開開春時特別有可能侵襲魚類,這時候由於水中的廢物過量,或者因為餌料不充足,或者因為剛剛從冬眠中出來,魚可能很虛弱。貼在寄主身上時,這種寄生蟲通過簡單的細胞分裂進行無性繁殖,分裂之前長出另外兩根鞭毛。離開魚體的寄生蟲通常一個小時之內死亡,因此傳染僅在有充足寄主的擁擠的環境裡流行。但是有些胞囊生成後可能潛伏一段時間才釋放出新一批的寄生蟲。感染發生時,如不做治療幾天之內魚就可能死亡。 w/ c7 |4 X2 C/ y) R" q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加熱是最簡單的治療方法。魚波豆蟲在25度時感到不舒服,在30度時死亡。如果有可能在不傷害到魚的情況下,可以把水溫升到30度,保持幾個小時,以除掉寄生蟲。但是,如果魚嬌嫩的鰓膜受嚴重的感染,這樣做可能有危險。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把魚放入3%的鹽水中浸泡,直到魚蜷縮起來(然後迅速地把魚放回到它們自已的水族箱裡);用1%的鹽水洗浴20分鐘;或者使用一種新型抗寄生蟲制劑。治療之後,把魚轉移到一隻乾淨的、消過毒的、裝有新鮮的成熟水的容器裡,確保魚不過度擁擠。
: ]! w7 \8 b( E& g: U
, o* A: @7 S# O: i5 [! V) k十、隱核蟲—海水白點病。(刺激隱核蟲)
& r' O n: r: @% p(一)、感染的跡象。 此病見於海水魚。剛剛感染之後,魚用力地在石頭上擦拭睚己的身體,鰭向身體合攏。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上出現直徑大約2毫米的發灰的白色小結節,但是有時候這些小結節被發炎的斑塊所遮蓋。如果鰓部感染,呼吸變得急促。
0 e- j4 r1 _% i1 N5 E(二)、感染詳述。 隱核蟲與引起白點病 或白斑點的小瓜蟲有密切的關係。它是纖毛原生動物(即帶有很多推動自身前進的小茸毛的單細胞生物體),它刺穿魚皮膚的外層和嘴部區域,引起極度的刺激,結果導致魚體出現發炎的紅斑塊,可能出現細菌、真菌和其他寄生蟲造成的第二次感染。成熟時,隱核蟲離開魚體,並分裂形成更多的生物體,這些生物體再寄生於己經受侵害的魚類,並且侵襲水族箱裡健康的魚類。
, J. ^& B: z) ]$ J7 \7 m7 B3 h# ]-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這種寄生蟲對處理劑有相當的抵抗性。含銅的治療藥物有效,但是使用時要當心,尤其是如果水族箱裡有無脊椎動物。作為替代物新型抗寄生蟲藥物應該有效,但是要仔細查閱說明書,因為大多數處理劑對無脊椎動物有傷害。有些人類的抗瘧疾藥物已經被成功地應用於治療此病。 ' x( ]. }: P* L3 W
6 k. j9 Z( T* k0 h5 o# ^
十一、水腫—腹水。(氣單胞菌和其他各種細菌)% G4 g& F i; O; d$ p
(一)、感染的跡象。 魚的肚子變得腫脹,有時伴有潰瘍。眼睛突出或者凹陷。鱗片時常豎起,形成「松果」狀外觀。, `( v1 G7 t2 C' D6 T2 U! p
(二)、感染詳述。 各種各樣的細菌,尤其是氣單胞菌,引起水腫。病毒也能與這種疾病聯合繫起來。由於對心臟和血管造成了傷害,因此在魚的腹部有帶血點的流體形成,有時在眼睛後面形成。可能出現潰瘍,受侵害的魚通常很快死亡。( B0 n. g# S/ U2 o0 A$ p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疾病是由於有害的環境條件促成的。治療方法不確定,但是含有抗菌素的溶液洗浴能成功;配製含有惡喹酸的餌料也值得一試;新型抗體內細菌的專用處理劑也已經試用成功;給魚洗鹽水浴作為輔助治療也值得償試。
7 }3 M& x$ R C: Y% k# Y( u# e0 s# {. n8 e* f
十二、假霓虹燈魚病。1 v7 e6 ~% e% M# o$ }; J; D1 n
(一)、感染的跡象。 背鰭下肌肉裡一片擴散開的蒼白的區域。與霓虹燈魚病類似,但是分散開的斑塊顏色更蒼白。' y1 z4 h0 o/ z& J8 [; Y
(二)、感染詳述。關於這種疾病知道的很少,只知道它是由細菌傳染而引起的。觀察此病的症狀,對於水產養殖者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區分開是孢子蟲引起的霓虹燈魚病還是上面描述的細菌傳染。有些原生動物皮膚疾病,如斜管蟲,也侵害鲃脂鯉科魚類,出現非常類似的症狀。
' O- b* F% t. Y(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保持水族箱潔淨是首要的。已有關於使用抗菌素和含呋喃那斯的藥物治療成功的報道。 ( m* s2 n& ~. U; Q9 I$ |
$ W, y8 I2 C0 ~
十三、霓虹燈魚病。(匹裡蟲)2 `6 n) Y( `. w, P `* K k
(一)、感染的跡象。 與感染其他很多疾病一樣,魚無規律的游動行為是感染的初期跡象之一,隨後魚體可能變得消瘦。但是最典型的症狀是背鰭下肌肉裡一片擴散開的蒼折的區域。
% K5 T4 v6 P9 h9 B(二)、感染詳述。 引起疾病的生物體是孢子蟲(一種通過向水中釋放成百萬的孢子進行繁殖的單細胞動物)。孢子隨餌料被吃掉後進入健康魚類的 腸內,在腸內或肌肉內孢子轉變成阿米巴型細胞,擴散到整個身體,形成成組的球形胞囊,尤其是在肌肉裡。胞囊逐漸佔據肌肉纖維的位置,皮膚受到損傷時,或者魚死亡時,胞囊被釋放出來。因此感染此病的魚能一次又一次地傳染其他魚類並傳染它們自己。- c. M0 h9 x: p9 ?3 ?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沒有發現肯定能治癒這種疾病的方法。有報告說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和以有機銀化合物為基礎的處理劑有效,但是嚴重感染的魚不可能被救活。用泥炭處理水並使用硅藻過濾器做強有力的過濾,值得一試。首先要做的事是把有患病跡象魚轉移走,然後拆下水族箱的附屬物,對水族箱進行徹底的消毒,這是唯一有效的為辦法。 ) Q6 [0 a3 t( A9 ~% N( X
! q, B2 X$ A6 v- B2 [! }十四、爛鰭病/病尾病(嗜水氣單胞菌)" C( o& D' P' h8 Z) |
(一)、感染的跡象。 最初,鰭的邊緣出現輕微的不透明的外觀。然後膜一片片地脫落,暴露出鰭刺,鰭刺開始依次裂開。當裂縫到達身體時,受侵害的魚通常都會死亡。6 |. u# K! `3 C+ e/ Y
(二)、感染詳述。 引起爛鰭病的細菌可能經常出現,特別是嗜水氣單胞菌,螢光假單胞菌和鰻弧菌,它們只在惡劣的環境裡侵害不健康的魚。這些細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狀,如斑點、區域發炎和潰瘍。細菌傳染引起的損傷使受侵害的魚容易受到來自其他病原體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的侵害。
. ~! v/ [2 `( m. t' D6 N(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對於如此多的疾病,除非環境條件很滿意,任何化學藥物治療都不是完全有效的。有幾種以苯氧基乙醇、聚-氯-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為基礎的專用處理劑,假如治療不被耽誤的話,它們可能有效。殺菌的化學藥物如氯化苯甲烴胺(新潔爾滅),也能使用。對於冷水魚類的治療,水溫至少應該升高到16度。 3 \! @' @% p a; U# V
- X# b c3 F. `( M! A& f
十五、魚真菌病—水黴菌(水黴菌和棉黴菌)
$ {1 N+ T0 J4 h! V3 G, q(一)、感染的跡象。 感染的明顯跡像是棉絨狀的贅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時是發灰的黑色到綠色。真菌通常從軀幹開始,但是也可能起源於有某個損傷的部位,它能擴散而侵害鰭、嘴、眼睛和鰓。
% k9 A N( T# k2 s, j% U6 d2 ]3 I$ f(二)、感染詳述。 真菌是生長在死去的有機物質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體,或菌絲體,由非常纖細的絲狀物或外菌絲組成,外菌絲刺穿死去的或腐爛的組織駝過它們的細胞壁直接吸收營養。因此,儘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現,但是健康的魚能抗感染。孢子從某些外菌絲膨脹的頂端釋放出來,靠兩根鞭毛自由游動,直到它們習落到合適的組織上,並開始長成另一個真菌團。真菌僅侵襲已經受傷的魚,或某方面弱的魚。如果侵襲看起來像是自發出現的,有可能是因其他原因而受損害的組織的第二次感染,,例如被皮膚吸蟲損害。在這些病例裡,真菌和初次感染都需要治療,如果不治療真菌能死掉。受損害的或未受精的卵尤其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襲,而產生的同一團卵裡健康的卵可以正常孵化。把帶有真菌贅生物的卵轉移走,以保護健康的卵在它們的發育中免受牽制,常常是明智的做法。
- _. I b4 c8 v: M5 Y/ i(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在水族箱裡,通過檢驗水是否處於良好狀況,水是否處於適合的溫度,並且水是否不太偏鹼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預防可能發生的傳染。很多處理劑被推薦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嚴重的不利因素。鹽水浴是淡水魚類疾病傳統的治療方法,但是會引起不適當的刺激,需要經常變換方法,而且單獨使用不是特別有效。亞甲基藍對輕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規定的用量會使水染上顏色,給持續檢查病情的發展造成困難。可以把也孔雀綠塗在感染的區域上。有幾種新型專用處理劑,這些處理劑通常對抗真菌有效。
9 D/ \3 E6 ~2 v( c/ T在池塘裡,真菌通常出現在春季,當魚最弱的時候,或產卵之後變得受損傷的時候。在潮濕或寒冷天氣開始之前,投喂平衡好並且有營養的餌料給魚「催肥」,並且保證水的PH在6.5-7.8之間,這樣有可能減少真菌傳染的機會。已有供池塘使用的專用真菌處理劑。但是根據環境條件,最好把受傳染的魚轉移到能保持更穩定條件的合適的容器裡治療;冷熱懸殊會降低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促使進一步傳染。例如做老式的洗浴,一定要小心地把魚轉移到一個大容器裡,容器裡盛滿經過除氯處理的水或陳水,理想的做法是向水裡充氧。要不惜任何代價避免對魚造成不適當的刺激。轉移魚的時候,用棉絨擦掉魚體上的真菌贅生物。
3 L ^" j5 D" B( h9 {+ \/ Q& `
8 K: P: ]6 z4 z: w/ E5 g4 t十六、魚水蛭。6 c! M) d6 \4 X* N2 F# V% d0 y
(一)感染的跡象。 受侵害的魚非常不安,在硬物體上摩擦,試圖除掉寄生蟲。仔細檢查,顯露出蠕蟲狀的水蛭,到少達到30毫米長,粘在魚身上。2 e" M1 j& K. A3 s* x
(二)、感染詳述。 大約有300種水蛭,主要出自淡水。它們是蠕蟲狀的生物,在它們分節的身體的每一端各有一個吸盤。魚水蛭或者採用伸曲動作移動,伸展和收縮身體,交替使用吸盤作為附著點;或者採用同樣的伸曲動作游動。一個吸盤上藏有一張嘴,嘴能造成創傷,通過傷口,水蛭從寄主身上吸食大量的血液。水蛭的唾液裡有一種抗凝劑,使血液無阻礙地從傷品處流出。水蛭是雌雄同體,即每一隻水蛭既有雄性器官又有雌性器官,儘管看起來是兩隻水蛭在一起交配。在水生植物上,水蛭在大約4毫米長的卵袋裡產卵,這是它們被帶入水族箱裡或池塘裡最可能的方式。水蛭不但可使魚體虛弱外,還是血鞭毛蟲的攜帶者,如錐體蟲,水蛭造成的傷口是第二次感染的起因,如真菌和細菌性敗血病。
1 Z1 e; L p7 C! B(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3%的鹽溶液通常可有效地除掉水蛭。把浸泡時沒有掉下去水蛭拉下來。但是為避免對魚造成不適當的傷害,用鹽水治療之前不要拔除水蛭。有些水族箱抗甲殼綱寄生蟲處理劑能有效除掉水蛭。為清潔池塘,可以試著在水中的一隻玻璃罐裡懸掛一塊生肉,以吸引水蛭。然而,這是很費用的做法。有時可以使用敵百蟲(0.25毫克-0.4毫克/升,連續洗浴7-10天)。 ' m4 g* Y3 i. d: Z- `
% b; l8 M0 Y7 `; r
十七、魚虱。
# U% t# m1 ^5 N& |/ J/ T8 T+ |(一)、感染的跡象。 魚虱是盤狀寄生蟲,直徑在8-12毫米之間,有各種顏色,從淺綠色到褐色都有。可以看到它們貼在魚體上和鰭上。
0 B2 c) P0 @$ R/ U. P. x! m# b(二)、這種寄生的甲殼動物有八條羽毛狀的腿,它們用腿游動以尋找寄主魚。小尾巴用來掌握方向並且含有繁殖器官和呼吸器官。在蟲體的腹面,兩個有力的吸盤能使魚虱牢牢地粘在寄主魚鱗片上。兩個吸盤之間是一根毒針,毒針能把抗凝劑注射到魚體裡,並且用和毒針聯在一起的喙從皮膚下吸食血液和肌體組織。世界範圍內大約有200種魚虱。最常見的是葉形鲺、白鮭鲺和日本鲺。魚虱通常在促夏產卵,產在石頭上或其他因固體的表面上。大約一個月以後幼蟲孵化出來並且自由游動,直到它們找到寄主魚。吃飽時,幼蟲隨意地從一條魚身上遷移到另一條魚身上,有時好幾天不吃東西。孵化出來五、六個星期以後,它們就能繁殖。現懷疑魚虱可能傳播疾病,如水腫。) G3 z- u) @; G, L4 J9 |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可以用鑷子除掉魚虱。如果有必要,用漆刷蘸濃鹽水輕擦,或者用鹽水浸泡,有助於除掉它們。替代的方法是在水裡加入新型水族箱抗甲殼綱處理劑。敵百蟲有效,但要依照規定使用。
6 V( u0 x& C8 L5 C+ _1 m. e9 j* D. l; Z" Q+ y; k7 {
十八、魚痘疱病/鯉痘疱病—皮膚乳頭狀瘤) P+ [7 B8 M. a$ ?& C
(一)、感染的跡象。 發生這種疾病時魚體出現小的、乳白色斑點,表面滑膩,可能有黑色素沉積的條紋,在皮膚上突起1-2毫米,並且逐漸增大。斑點可能合併起來,使大面積的皮膚受到侵害。贅生物相當硬實,並且隨著它們的老化,外觀可能呈現發紅的灰色。
7 F$ ^* a* J) F z" x(二)、感染詳述。 認為魚痘疱病主要是由一種特殊病毒引起的。
, [& n! [ s3 O* L1 f& E# f(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目前還沒有有效對付魚痘疱病的化學處理劑。如果讓受侵害的魚生活在乾淨、健康的環境裡,那麼8-12周以後症狀應該消失。症狀也可能再次出現,但是真正健康的魚身上幾乎不可能復發。在春季,把原來未感染疾病的魚引入到已經發生病情的池塘裡,這些魚可能患病。 2 m4 P$ d0 ~0 h4 s: n
$ Q( B# {- v5 |
十九、魚結核病。(分支桿菌和諾卡氏菌)" i) }# k! _3 _ _! Y
(一)感染的跡象。 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跡象。受侵害的魚表現出失去胃口,變得不安並且失去它們應有的顏色。後來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可能變得消瘦,形成燈泡狀眼睛,皮膚有缺損。還可能發生脊椎變形。有些魚常常是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跡象就突然死亡。
/ e+ ~7 V! ?& T6 U; d r! z3 I(二)、感染詳述。 引起結核病的細菌,分支桿菌和其他品種,經常在魚身上出現,但是除非環境條件不利,它們不一定對魚造成傷害。這種細菌能傳染人類,所以要當心,通過虹吸管吸水時不要吞下水族箱裡的水,維修保養水族箱以後要徹底洗手。
) a% v" ~/ m/ S)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在發病初期,使用抗結核病藥物被證實是有效的,但是一旦病情發展,似乎就不起作用了。由於細菌在25度時生長最快,所以升高水溫不是推薦的治療方法。但是讓魚生活在乾淨的環境裡,它們天然的抵抗力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隨時拿走生病的和快要死的魚,否則會出現同類相食的現象,這肯定是疾病在水族箱裡傳播的一種方式。 / Y* ?# J1 |$ H5 Q
* x# Y( A# y8 I$ |" x# }( z) K% A( \. J二十、鰓吸蟲。(指環蟲和其他品種)& j! R% V9 S/ f3 x
(一)、感染的跡象。 健康的成年魚類經常寄生著少量的鰓吸蟲而沒有任何生病的反應,並且肉眼很難發現它們。用好的放大鏡,在較強的光線下,仔細察看能發現成魚和魚苗身上的吸蟲;否則需要用顯微鏡證實您的懷疑。嚴重感染的魚顯出典型的症狀:呼吸頻率加快,鰓裂開。新孵化的魚苗,大約在孵化以後的第7天,在鰓的周圍能看到發白色的團塊。$ ~9 o$ f! r# r6 S, i) R0 c( l
(二)感染詳述。指環蟲及其相關品種都屬於單殖吸蟲—小的、蠕蟲狀的生物體,達1毫米長,完全在一個寄主身上發育。寄生蟲靠一隻附屬的吸盤把它們自己牢牢固定在鰓上,吸盤周邊帶向只鉤子,中心有2~4只抓鉤,依品種而不同。所有的品種都靠存貯有抵抗力的卵進行繁殖,卵孵化成自由游動的幼蟲,幼蟲寄生於新的寄主。卵能越冬,在第二年春季造成傳染。健康的魚類一般能控制住一次感染。如果魚的狀況不好,感染可能變得很嚴重,寄生蟲就會傳播到身體的主要部分。
G5 n% [; ^8 C) k$ z& n2 E6 \, Q( x(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治療成魚,或者用3%鹽水浸泡;或者用新型抗寄生蟲治療藥物。如果幼魚受到傳染,嘗試在水裡加入15-50毫克/升的福爾馬林,或者使用經銷商推薦的合適的抗寄生蟲處理劑。 ) r0 B/ b, s$ y5 A6 g V. g0 ^$ Z8 w- |
8 e9 o4 i5 _" G! \
二十一、六前鞭蟲/頭穿孔。(六前鞭蟲,以前的八鞭毛蟲和Spironucleus sp)9 o9 F! z, s; t! S" B# a
(一)、感染的跡象。 受侵害的魚首先失去胃口,然後它們的顏色加深,並且開始游動不平穩。龍其是七彩神仙,有時進其他魚類,頭部出現小洞,寄生蟲像發白色的物質一樣從洞裡伸出來。在新鮮的排泄物中也能發現寄生蟲。隨著病情的發展,魚變得消瘦,並且由於肉被腐噬而使小洞變大。5 p; P j# H: ]3 f: u
(二)、感染詳述。 六前鞭蟲在顯微鏡下可見,有八根鞭毛的單細胞寄生蟲;Spironucleus sp比六前鞭蟲的形狀更圓而不如它細長。兩種寄生蟲的生活方式類似。有關寄生蟲的繁殖週期人們知道的很少。但是在擁擠的環境條件下,寄生蟲可能隨餌料一起被帶入而傳播。它們在腸內繁殖,通過血液傳播到身體的所有內存臟器官。受到傷害的魚可能變得消瘦,並且沒有顯示出任何的表面損傷而死亡。這種情況在年幼的麗魚科魚類和絲足鱸中尤其普遍。魚類身上的傷口非常快地受真菌和細菌引起的第二次感染。, L( `) d9 c* ~1 O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有專門用於治療六前鞭蟲的處理劑,但是某些新型抗寄生蟲復合劑也有效。這種疾病對通過餌料和水施用的甲硝達唑和二甲硝咪唑有反應(必須是獸醫配方)。要取得成功就要保證及早治療,並且利用合適的抗真菌和抗細菌的藥物解決第二次感染的問題。 4 H) h% U: v- Y5 @5 {
7 H I3 g/ m5 D1 ?3 E" y
二十二、白點病(多子小瓜蟲)
( Y" W0 T0 G: H, Y j$ j4 F; e2 Y(一)、感染的跡象。 傳染上此病的魚試圖把鰭合攏並且在硬物上摩擦。寄生蟲在鰭上和身體上以白色的、針頭大小的斑點顯露出來。不應該把白點病與處於繁殖期的雄性魚類胸鰭上和鰓盤上出現的類似的白色小結節相混淆,尤其是金魚。
0 i* z) G- I! B5 s* S. e, S(二)、感染詳述。 多子小瓜蟲是單細胞鞭毛寄生蟲,成熟時直徑達0.2~1毫米,具有典型的彎曲的細胞核,通過很多的纖毛不停地旋轉。魚受到能高度運動的自由游動期的寄生蟲的侵襲。幼年寄生蟲或纖毛幼蟲僅達0.05毫米長,通過拍打纖毛推動自己在水中前進。在釋放出來的兩天之內它們必須找到合適的寄主,否則將死亡。一旦它們到魚身上,它們就迅速地刺穿外層皮膚,生活在皮膚和皮下組織之間,以體液和皮膚細胞為食。它們停留在皮膚裡,生長3周,生長依溫度而定;實際上它們在10度以下停止生長,在熱帶溫度下生長最快。寄生蟲成熟時通過皮膚鑽出來,落到水族箱底部,粘在固體的表面上。在這裡它們變成包裹在凝膠狀的囊裡,或被稱為胞囊,並開始在裡面分裂。15~20個小時之內,多達上千個自由游動的纖毛幼蟲被釋放到水裡,在水族箱裡又開始循環。顯然,寄生蟲能把它們自己粘在魚的身上,並且潛伏著直到魚「失去顏色」或在某些情況下變虛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預料不到的疫情有時會突然復發。
, Q! _. B! V+ x3 d" j- i#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有非常有效的、專用的白點病處理劑。處理劑通常含有孔雀綠,與其他化學藥物混合以提高療效。攻擊自由游動期的寄生蟲最容易,但是有些處理劑聲稱只對魚體上的寄生蟲有效。進一步治療的方法是打擊從卵囊裡釋放出來48小時之內尋找寄主的自由游動的寄生蟲。這項技術包括每12小時把魚從一個容器轉到另一個容器。要做到真正有效,需要有七個不同的容器。這種方法可以變換一種方式,使用帶有強有力的水流和非常有效的過濾器的過濾—消毒系統,例如硅藻過濾器。這種方法能防止成熟的寄生蟲一旦離開受侵害的魚的身體,就固定下來形成卵囊。
, f( y4 o: J6 R0 g8 n* \# r% j2 i% F/ Y
二十三、魚孢蟲。
& H) K) ^6 U5 E S8 j, d8 |1 i(一)感染的跡象。 魚顯的消瘦,但是腹部腫脹。尤其在疾病的晚期,皮膚上出現小的白色的結節的時候,出現皮膚缺損。受傳染的魚游動不正常。. l# I6 B ^$ m" s& @6 w' v
(二)、感染詳述。 魚孢蟲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疾病,通過身體傳播,並且嚴重損害內臟器官。生長週期相當複雜,傳染從被攝入的孢子開始可能是在被捉來作餌料的橈足類動物身上的孢子,或者是停留在開放的傷口上的孢子。實驗室裡培養的真菌在3~20度時生長活躍,10度最適合生長。- g0 ^ M# l6 t& g4 [& n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如果魚孢蟲進入晚期,那麼治療不可能成功。但是救活剛常駐傳染的魚是可能的。浸在苯氧基乙醇裡的餌料可以成功地治療此病;作用力強的替代物是兩性黴素,一種實際上不溶解的抗生素,以每公斤餌料100毫克的比例與餌料混合,每天喂體重的百分之一。已經有人嘗試過把溫度升高到38度,但不能被確認為是經過驗證的治療方法。如果不得不毀掉魚,要保證對水族箱和所有設備進行徹底的消毒才能再次使用。 4 }: g }3 @# f) q! X2 S9 S
" {% @( `5 f. Y: a) _0 N5 ]
二十四、發炎—細菌性敗血病(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其他細菌)
4 A* z8 F7 f0 C' C; d# T- U(一)、感染的跡象。 身體的一部分或整個身體的皮膚上或皮膚下發紅。起初魚的行為舉止正常,但是很快魚體就變得異常,最終會死亡。$ |% m: a8 ~' I1 q) r& s
(二)、感染詳述。當水中的廢物積累到很高程度的時候,可能使健康的魚抑制細菌傳染的天然防禦力被破壞。魚體上出現分隔開的紅色斑塊,不做治療,紅斑有可能蔓延並且受感染的魚迅速死亡。: s- S0 e" ?! Z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保持乾淨的環境是必要的,這可以影響早期的治療效果。輔助使用抗體內細菌的處理劑或抗生素,能及時治癒晚期的病例。
\5 Q% O( m$ \$ o
* ^+ W5 p7 y- T# R% ~二十五、內寄生蟲。) P& P6 Y) w0 n( m+ o" K6 W
(一)、感染的跡象。 感染的最初跡象之一是生長緩慢。某些品種的魚可能變得消瘦,貼近心臟的部位凹陷,但是腹部膨脹。由於感染絛蟲,腹部最終脹破。魚可以忍受輕微的感染,而養魚者甚至意識不到出了問題。9 ^% l) B! K6 O6 {5 v' Z @
(二)感染詳述。 可能遇到以下類型的寄生蟲:刺頭蟲—這種寄生蟲(體長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吸附在魚的腸內,經常損害腸內壁,並且使魚易受其他傳染病和寄生蟲的影響。它們通過一串小鉤子將自己掛在腸內壁上,通過它們整個身體表面吸食食物。成蟲產的卵被魚排泄出來並孵化出幼蟲,幼蟲生活在橈足類動物身上。由於它們是很多魚類最喜歡的餌料,特別是麗魚科魚類,因為幼蟲就被帶到腸內,在那裡它們長成成。一定要丟棄帶紅斑點的鉤蝦,這些紅斑點是刺頭蟲的幼蟲。絛蟲—絛蟲是典型的扁平的緞帶狀體形,有些品種可達幾米長。它們用吸盤或者用鉤子,或者兩者並用,使自己貼在寄主魚的腸內或腹內。某些絛蟲在幼蟲時寄生在一種魚的腹內,被吃掉以後,在成蟲時寄生在比較大的魚的腸內。大多數絛蟲的生活週期包括產卵(有時在廢棄的體節內),卵排出寄主體外進入越來越複雜的幼蟲期。橈足類動物劍水蚤和顫蚓都是潛在的絛蟲幼蟲攜帶者。用這些活餌料餵魚總是有風險的,因為它們通常是從有魚生活的水裡收集來的。有些品種的絛蟲在水鳥或哺乳動物體內達到成蟲期,僅寄生於作為生知週期中的中間寄主的魚類中。不同品種的絛蟲有所不同。總體上,它們在水族箱魚類裡是難以受歡迎的。線蟲—線蟲是無節蟲,長度從不足1毫米到9米不等。在各種寄生的線蟲的生知週期裡,魚可以是最終寄主也可以是中間寄主。如果魚體內藏匿成蟲,那麼通常在腸內發現它們。幼蟲期通常是以在=肌肉裡或內臟器官裡形成囊狀的結節出現,結節達1毫米寬。很多寄生的線蟲侵害野生魚類,在水族箱裡僅能遇到少數幾種線蟲,它們中值得注意的是毛細線蟲和駝形線蟲。行毛形線蟲寄生於兵鯰科魚類和麗魚科魚類中,如大神仙魚和七彩神仙。成蟲1~20毫米長,依品種而不同,生活在腸內。它產出大量的卵,卵隨排泄物排出,在顯微鏡下可以辨認出來。駝形線蟲是一種鮮紅色的線僅幾毫米,寄生於水族箱魚類的直腸內,尤其是花鳉科魚類如孔雀魚和楔孔花鳉魚。它用頭上的微小的「頜」夾緊腸內壁,從寄主身上吸食血液和組織液。有時候能看到成串的鮮紅蟲子從休息著的魚的肛門處伸出來,這種情況在雌性孔雀魚身上尤為明顯。在顯微鏡下對排泄物的塗片進行檢查可以看到駝形線蟲產出成千上萬條微小的活幼蟲。魚的脊椎明顯彎曲,示意著它已受到駝形線蟲感染。腸吸蟲—鰓吸蟲和皮膚吸蟲都是吸蟲,如指環蟲和三代蟲,是魚類的外部寄生蟲(所謂的體外寄生蟲),在它們的生活週期中只有一個寄主。生活在魚類體內的吸蟲(所謂的體內寄生蟲),通常有複雜的生活週期,包括幾個寄主,如水鳥和螺,魚可能是成蟲的寄主,或者是多個幼蟲期之中的一個幼蟲期的寄主。例如血液吸蟲、血居吸蟲,作為成蟲生活在自由游動的魯鯉科魚類的鰓部血管裡,但是很少生活在水族箱魚類裡。卵寄宿在毛細血管裡,對身體的任何器官都能造成很大的傷害。水螺扮演的是生活週期中的中間寄主。另一方面,復口吸蟲在水鳥的腸內長成成蟲,但是生活週期中的一個幼蟲期—後囊蚴,在魚的眼睛裡形成蟲白內障。大多數輕度吸蟲感染不會對魚造成不幸。3 r7 O& i0 u5 c$ p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嚴重的體內寄生蟲感染很難治癒。某獸醫的藥品值得一試。如吡喹銅和左旋驅蟲淨10毫克/升,使用12~24小時,先使用試驗劑量,個別品種的魚可能顯示過敏。對大多數的病例,預防遠比治療更恰當,尤其是對那些中間寄主很容易轉移的寄生蟲。
2 g% c1 Y/ y, m! h3 V7 U二十六、淋巴囊腫—花椰菜病或木莓病。
# [# K8 @& c8 z' W, |/ [, M(一)、感染的跡象。 小的白色的結節出現在皮膚上,尤其是在鰭上。隨著結節的長大,它們發展成花椰菜型腫瘤,達2毫米寬。) k/ y5 Z% q+ r g+ b
(二)、感染詳述。 淋巴囊腫由病毒傳染引起,能從一條魚傳到另一條魚。有時候疾病限定在少數幾個個體,有時能毀滅整個群落。在早期,腫瘤可能被誤認為是白點病,但是幾周以後,花椰菜型外觀變得很明顯。受傳染的魚變得消瘦,最終死亡,有時它們也可能自然痊癒。
2 y1 w' x" P9 t1 E, G4 U' c(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如所有的病毒一樣,治療方法傾向不確定;對治療的前景意見不一。推薦的方法是先修剪受傳染的鰭,然後塗利凡諾或去炎松丙酮化合物。使用含有福爾馬林和孔雀綠的混合液洗浴 能成功治療感染,但是看起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淋巴囊腫發展緩慢,治療過程可能是緩慢的,明智的做法是人道地處置受侵害的魚,並且把健康的魚轉移出水族箱至少兩個月,同時,對原水族箱進行徹底的消毒。
+ k1 x: e* `6 }& }4 a5 K4 L/ s b) [2 L i. m
二十七、結節病(碘泡蟲和類似的孢子蟲)
6 j6 A+ ~# S I(一)、感染的跡象。 受傳染的魚在鰓上和皮膚上顯示了米粒狀的胞囊,從針頭大小的斑點到豌豆大小或更大的癤。有些品種的碘泡蟲形成內胞囊,與它相關的孢子蟲可能打亂它們所寄生的魚類的平衡機制。例如腦粘體蟲,引起鱒魚的所謂「旋轉病」。
5 M p9 U Q" H- x8 x' O(二)、感染詳述。 孢子蟲是單細胞動物,學名「孢子動物」,孢子蟲產出數量巨大的孢子作為繁殖方式,從一條魚上傳輸到另一條魚身上。孢子蟲的生活週期隨品種不同而有不同,但是大多數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孢子被魚攝入,在腸道系統裡變成阿米巴型生物體,它們尋找途徑進入血液和淋巴系統。生物體繁殖並刺穿所有的內臟器官,最終在腸內和皮膚上形成胞囊,最終在腸內和皮膚上形成胞囊。當外部胞囊裂開或魚死亡時,成百萬的孢子被釋放到水裡,由此開始新的傳染週期。
4 `5 _6 o6 V8 g+ q" c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化學藥物治療似乎對任何階段的疾病都沒有效果。最好的辦法是銷毀嚴重感染的魚,並且對水族箱或池塘進行徹底的消毒。把患有癤子病的雙須缺鰭鯰放入乾淨的、有橡樹葉子的弱酸性水裡,據說能快速有效地治癒此病,這樣做沒有道理但也許有效,也許用類似的方法改變環境可能產生效果。
J6 X2 }2 T1 \0 k* H) p$ Y+ d8 P3 S) O+ y- @' L1 D6 M/ n2 }
二十八、眼球突出—突眼症。
/ g: C9 `: C( P/ W [2 F8 w3 {& K(一)感染的跡象。 魚的一隻或兩隻眼睛不正常地突出。(說明:有此魚類,尤其是金魚,其突出的眼球是生來就有的。)
" n: }* M% h0 `$ q" _(二)、感染詳述。 疾病的發展和傳染性非常多地取決於病因,病因常常很難確定。腫脹的眼球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魚結核病、白點病、水腫、蟲白內障(各種吸蟲引起,如復口吸蟲)和細菌感染。& w9 ^. Q% b% S; J: z
(三)、使用抗寄生蟲和抗細菌處理可能有效。
$ g/ I, [0 Z m4 v# h9 n
7 @+ W) X' [9 p- {# ?" ^" @7 X g1 w二十九、皮膚吸蟲。(三代蟲)! `# i6 U; C+ _+ {' N% V
(一)、感染的跡象。 嚴重感染時,魚會在硬物體上摩擦,皮膚了現不透明體並可能發炎。不太嚴重的感染可能不會顯示出任何容易被發現的症狀。# }1 M2 H& i+ v4 i* V" i
(二)、感染詳述。 皮膚吸蟲是長度達0.8毫米的吸蟲。它們通過中心帶有兩抓鉤的吸盤把自己貼在魚的皮膚上(偶爾貼在鰓上),以皮細胞為食。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能清晰地看見皮膚碎屑上的吸蟲。三代蟲是單殖吸蟲,即整個生活週期都在一個寄主身上。成蟲產出活的幼蟲,這是寄生生活變幻莫測的現象,甚至幼蟲又有了更年幼的幼蟲在它的體內發育,這條蟲子又有另一條蟲子在體內等等。5 Z0 g O2 j" V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魚在3%鹽溶液中浸泡能擺脫掉寄生蟲。替代的方法是使用一種新式抗寄生蟲治療藥物。魚生活在有良好過濾條件的乾淨環境裡,有可能把傳染減到最小。三代蟲不會產出有抵抗力的卵,如指環蟲中所闡述的。
* {, p: E4 Y7 x2 k& o/ p3 O& P
" u' b/ m3 y+ @3 h; r4 {) W2 `三十、魚鰾病。
z; y/ v( e9 @4 e(一)、發病的跡象。 魚不能控制它們在水裡的位置,有時只有盡最大的努力才能從水底升起來;有時不能離開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如果毛病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麼問題可能是魚鰾的機能失常。
) _7 U4 H) m9 [# Z% j! z7 r(二)、推薦的治療方法。 對於這種狀況,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由於此病是冷水誘發的,把溫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鹽水浴常常能緩解病症。投餵水蚤或蟲子改善消化有助於治療。
: M( J# A1 H1 C; }2 R! d
% Y( j7 V( d3 Y! X2 ~三十一、腫瘤。
+ v6 L F. Z8 N) o: q6 l7 d) d(一)、發病的跡象內部腫瘤只有在魚伸展身體時才能被覺察到。外部腫瘤在受侵害的魚身上顯示為突出的腫塊。3 X3 s: F }: w3 p, c1 c7 q
(二)、症狀詳述。 腫瘤可能是良性的並限於一定的區域,或者可能是癌性的。大多數腫瘤是不能治癒的。有時發生的甲狀腺異常生長偶爾是能治癒的。. ]% ]3 w& ^5 g' c, m! O1 {9 g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甲狀腺腫瘤需要專家的鑒定。在5毫克/升碘化鉀溶液裡進行長時間的洗浴可以治癒此病,但是除非魚有特殊的意義,通常對魚進行人道的處置是恰當的辦法。 $ A3 S; ^- U2 {# I+ E f0 P! q
}. T# f; v) P# @, i* a/ C" T3 G A
三十二、潰瘍病。(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其他)3 F" j5 c6 G) n" m
(一)、感染的跡象。 身體上出現淺的、;裸露的瘡,通常顏色發紅,有時也在鰭上出現。紅瘡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顯的是水黴菌。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上受損害的區域擴大並且連在一起。
$ f9 ], e5 s& J3 G, }: b& m(二)、感染詳述。 潰瘍主要由氣單細胞菌和假單胞菌引起的。屬高接觸傳染性的疾病,能過魚、鳥、網等傳播。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是臨床上受侵害的,有此魚可能是疾病的攜帶者。錦鯉身上通常含有不同種類的細菌,感染可能是單純是表皮上的。金魚身上經常出現慢性敗血症,導致水腫和死亡。
. {+ m5 w' s) C- M/ P6 N(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治療不複雜的潰瘍感染相對容易,可使用專門配製的含有惡喹酸的餌料,或者使用新型專用的抗潰瘍處理劑。治療可能受到原生動物或者皮膚吸蟲造成的第二次感染的影響,第二次感染也應該治療。食鹽是有用的輔助處理劑。所有的設備都應該徹底消毒,保證絕對的乾淨。 : {) x ?) Q: v$ R+ ~ b
; x m2 D9 `" O0 x三十三、絨狀病(胡椒病)8 T. J! I! F$ b7 ?' S
(一)、感染此病後,魚在硬物體摩擦自己的身體,而且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由於受到傳染,在皮膚上可以看到從黃褐色到發灰色的霧狀物。霧狀物最初是由分隔開的小點組成的,而且這些小點也能變成炎症。未受到治療的魚變得消瘦。用放大鏡能看到一個個寄生蟲。$ s- s2 T/ l, F" Z/ h
(二)、感染詳述。 此病涉及的主要寄生蟲Oodinium pillularis是一種顯微鏡下可見的單細胞腰鞭毛蟲,類似於在海水魚中引起珊瑚礁魚類疾病的O. ocellatum。單個生物體呈梨狀,在寄生期,用根狀贅生物把自己貼在魚的外層皮膚上。細胞成熟時從魚身上脫落下來,在水話箱底面上發展成胞囊。在胞囊保護壁裡面,每個音單細胞重複分裂,4天之內形成64個細胞,分裂速度依溫度而定。當胞囊破裂張開時,這些細胞被釋放出來,並且在幾分鐘之內發展成自由游動的帶鞭毛的腰孢子。腰孢子尋找新的寄主並貼在寄主的皮膚上,以此繼續循環傳染。如果腰孢子在24小時之內沒能把自己貼在魚身上,它們就會死亡。與很多病原體一樣,寄生蟲可以保持「低形象」,直到環境條件惡化。例如卵囊最初形成時可以不分裂並且潛伏著達幾個月,但是能成活。通常傳染的惟一顯示是水族箱裡偶然發生的無法解釋的死亡。
1 n. h+ t0 A9 Z4 Z$ S(三)推薦的治療方法。 可以得到的各種專用治療藥物都有效,其中大多數含有硫酸銅,但是要根據製造商所推薦的方法慎重而準確地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也值得一試。這兩種類型的治療藥物都能在寄生週期中自由游動的腰孢子期最有效地打擊寄生蟲。遺憾的是,首先顯示出症狀的幼魚是最難治癒的,因為它們對用於水族箱的化學藥物非常敏感。 / S% q ~- `! V$ g1 `
5 Z4 I" B' A1 [7 G6 K7 C7 _3 v轉貼來源:獨山子在線7 C6 G+ g" a; U3 d8 F
1 f; y2 {; L8 c! w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9-6 17:26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