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長形,側扁。口小;唇稍厚,內側具縐褶;上下頜前方各有一對向前伸出門狀齒,扁平而有切截緣。體被大或中大鱗,頭部眼前無鱗,胸部鱗片不較體側為大;側線連續。D. IX, 12; A. III, 12;L.l. 27; G.R. 18-21;胸鰭圓形;腹鰭第I棘或延長;幼魚尾鰭圓型,成魚稍圓至截型。體色隨魚齡及性別而異;幼魚體黃綠至淡黃褐色,頭、體側、背鰭及臀鰭散布大小不一之黑色斑馭;雌魚體橄欖褐,每一鱗片具一鑲黑邊之藍點,尾鰭亦具細藍點,體腹偏紅,頭、胸部具許多鑲黑邊之藍線,背鰭及臀鰭鰭膜偏紅且具 2-3列短藍紋,鰭緣藍色;雄魚藍綠色,每一鱗片具一垂直紋,頭腹面稍藍,上下唇藍色,眼眶間隔具一藍寬帶,胸鰭上方之體側具一寬黃綠色垂直帶,各鰭藍色,背鰭中央具列紅褐帶,臀鰭具二列細紅褐帶,尾鰭上下緣具寬褐邊。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岸邊的珊瑚礁淺海域,尤其是珊瑚礁較繁茂的區域,深度可達30公尺。白天在珊瑚礁區覓食活動,晚上則鑽沙而眠;獨居或成對生活。幼魚常擬態為一片落葉於潮水中漂游,藉此躺避掠食者。具性轉變的行為,屬於先雌後雄型。幼魚以小型甲殼類和多毛類為食,成魚以較大型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多毛類等為食。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南非到依斯特島,北至日本琉球與台灣,南至澳洲海域等。台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 漁業利用 | 中小型之隆頭魚,可食用,在台灣南部、北部、東部或各個離島的礁岸,偶而可釣獲,但在漁市場中並不常見。一般用作為觀賞用魚。 | 釣獲地點:台中港~
釣獲人:高潮橋也~
釣法:長標拖底釣~
餌:南極蝦
釣竿:磯竿2號
母線:4號
子線:2號
另有詳細記錄於海釣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