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
分享我的經驗給你.
我開槍的時機有兩種:
1.頓點-----抓正吃的.
2.整支浮標滑下去------抓頭部.
在漫長的做釣,就等這兩種訊號,結果中頭部,心中便有莫名的成就感;
如果空槍或鉤到,難免有些失落感!
其他訊號,如搖的,跳的,瞇的.....千萬別亂開槍,因為有時候再等下去,會出現頓點或滑下去,
但是一亂開槍,有時就鉤到魚或嚇倒魚,那頓點或滑下去的訊號就不會出現了!就喪失了一個頭部的機會,時間也浪費掉了!
魚很浪,還要分有沒有索餌意願!
如果有,還有機會中頭部;
如果沒有,中頭部的機會就大大減低了!為了少輸,還是要去勤找魚,(通常我也會開始戳魚,亂開槍了!)
舉一個實際例子,北埔阿彩夜間池!
今年4到5月,在那應該有釣了20節左右.
這個魚池特性,應該是屬於魚很浪,但是還有索餌意願!
一開始去,覺得魚這麼浪,應該不會吃,就開始戳魚!
搖的,跳的....甚至有訊號就打,用3號碳纖線,
老時說,戳的還蠻爽的,因為還蠻常中魚,而且鉤的又沒有限制(有限鉤子不能磨,要不然會更好把魚戳起來)
721的池子,常常靠鉤的配上一或兩頭過關!
之後發現,10點過後,正吃的機會大增,而開始用1.5號子線.
用1.5號,鉤的幾忽沒機會拉上來,所以是決心要釣頭部!
鉛片移到浮標下1尺左右(這是兩段式,在那算犯規,在我贏了好幾節後,老闆終於說我犯規,不能這樣釣,可是我看別人也都有這樣釣,怎麼沒被限制呢?甚至有人還磨鉤子,之後我就沒去釣了!)
這個池深,大概7.75尺,
我的母線5.5尺(八字環到浮標2目)
子線4和7.5尺
一分標,標尾1.8mm,空鉤調7目(訊號多時,少則調5目)
這樣的子線(長腳對折比短腳短,叫縮(台語);如果比短腳長,叫拜(台語)),配合把鉛移高,我覺可以打比較高!
老闆說我犯規之前,我已經兩頭(才開始20分鐘),
之後把鉛移下來,浮標就一直嚕不下去,在最後5分鐘才又中一勾!
可見這影響實在太大了!
我覺得是魚在嚕餌時,感受到浮標的浮力有差別!
鉛移上去,魚在嚕餌時感受到浮標的浮力較小,戒心也會較小,所以魚還願意把浮標拉下去!
鉛在下面,魚就不願意把浮標拉下去了!
如果硬要鉛在下面,我應該再把母線拉深或長腳改成拜,這樣魚嚕餌時,感受到的浮力會變小,魚比較有意願把浮標拉下去!
就以上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