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8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業池的一些心得六"七(源自liuethan小劉哥技術心得發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26 22: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來繼續整理文章.........以下分享給各位
有些地方,可能我無法代為回答,但是有問題,站上很多高手,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六~鉛的位置與線的鬆緊
整個釣組中於母線以上的受重點,包括三X環,鉛(及因為上下太空豆,所以可移動),浮標上的鉛.每個地方都有其用處!
1.浮標上的鉛:可使浮標站立快,騾子下沉時如果有頓力訊號,可以更早發現訊號,如果拉竿就沒差.
另一個功能則是,更換浮標方便,不需重新校正.

2.母線上的鉛:基本上可以移動上下,沒有固定位置的道理,這裡決定是三角形的"斜度",鉛越靠近三X環則三角形所構成的面,
越斜,越貼底,反之鉛移的越高,三角形所構成的面,越挺,越不貼底.
"解釋"所以說固定鉛,絲腳在水面下角度比較斜  ,   反之,活動鉛絲腳在水面下角度就比較直

3.三叉環:一般越小越輕越好,如果太大,不須要加什麼鉛,則三角形的"斜度"機乎固定,道理同上.

4.收線的鬆緊也會造成三角形的"斜度"的差距.包括拋餌時有無順利拋開長短腳,這都很重要.
" 解釋 "  如果拋出騾子後,漸漸收線,則三角形的"斜度"會漸漸縮小,這也可解決長腳過拜的問題  (小弟的解釋不見得對)

5.以上有重量比例的問題要考慮進去!

因此三角型的斜度,就會決定成魚層及訊號的過率,同理因鉛往上推,就是訊號會偏多,空槍機會多,但是對不正吃的魚,就是想辦法打它,透過子線的長短及鉛的高低,來決定三角形的大小及斜度,增加中魚或然率!

七~如何巴到魚
相信釣職業池時遇到有很多訊號,但是不正吃的比例都還蠻高的,這時就大家看法就不同了,
有人堅持要釣正吃,而有人就是存心要用巴的!
1.如果魚在中層:
這時你正常釣組做釣,訊號再漂亮你也摸不太到魚,主要是魚都撞母線,除非你揚竿幅度夠大才有機會摸到魚,
但是,此時已經無力,拉沒多久就掉了,這時候就將短子線加長或者縮短8字環到浮標距離,用意是讓魚碰到子線,而不是母線,
這樣中魚機會就會比較高,記得,線換粗一點最好3號以上,竿子也要夠硬9號以上比較好搏魚,如果勾子磨過那是最好,雖然慘忍一點,但是磨過的勾子連魚鱗都可以穿過去,但是注意,很多池子是禁止的,真要用,請低調點!

2.如果還是巴不到(池子很深,或魚比我們想像還高):
這時不是什麼數到三或數到五再揚竿,那沒根據,建議你母線多點滯線,且讓母線浮在水面上,我們就等魚撞到走線,這時在揚竿,
" 解釋 " 因為子線已經貼著魚體,跟著走了  (小弟的解釋不見得對)

3.釣池邊:一樣的訊號,旁池邊打到機率大,且比較牢! (有一個方法參考!釣岸邊可將力魯鎖死一點,可減少些脫鉤機會)

4.魚再底層:浮標來"魯"的第一下就開槍,反正不吃,訊號大約順滑0.5-1目(每個人標長不等),魚探餌的第一下就打,
否則等再久都沒用,當然這就是看當天釣友,訊號差又少,沒幾個人釣正吃,就用這種方法,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5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